北京现代增资80亿元深耕中国市场,本土化战略再升级,加速新能源车型全球布局

骆哲讲车 2025-04-23 17:01:00

北京现代这次,是玩真的吗?

都2025年了,新能源汽车市场卷成啥样了,各家恨不得把十八般武艺都亮出来,北京现代却慢悠悠地喊出“新合资时代”,还砸了80亿进去,这葫芦里到底卖的啥药?

说白了,这年头谁也不敢轻易说自己能稳赢。

北京现代常任副总经理李双双倒是拍着胸脯保证:“北京现代绝不会退出中国市场!”这话听着提气,但底气从哪来?

你品,你细品。

现代汽车和北汽集团这两棵大树,确实够粗。

现代汽车那边,连续三年全球销量前三,纯电、混动、氢能源,啥都玩得转。

北汽集团呢,连续12年世界500强,也是国内最早搞新能源的。

光有爹妈还不够,还得自己争气。

这80亿增资,就是个信号。

产品研发、品牌建设、渠道升级,哪个都得砸钱。

而且,这钱还不是乱砸,得砸出个“新合资模式”。

这“新”在哪?

首先是组织架构。

成立中国战略事业部,说白了就是把决策权更多地交给中国人,更懂中国市场。

其次是技术合作。

跟宁德时代、博泰、毫末这些国内大佬合作,学人家的长处。

这宁德时代,跟宝马、奔驰都眉来眼去,北京现代想必也是想取取经,看看能不能搞出点定制化的电池方案。

还有那博泰车联网技术,在其他合资品牌里也挺受欢迎,北京现代估计也想搭上这趟智能座舱的快车。

至于毫末智行,自动驾驶这块,谁也不想落后,能抱上大腿总是好的。

再者就是新品体系。

未来四年,每年2-3款新能源车,轿车、SUV、MPV,纯电、混动、增程,全面开花。

提到这儿,就不得不说说ELEXIO这款纯电平台SUV。

这车可不简单,磨了五年才出来。

要知道,现在新能源汽车的更新速度,那叫一个快。

恨不得一年一换代,两年就换个壳。

但北京现代偏偏要“慢”,这又是为啥?

官方的解释是,造车不能简单升级和技术堆砌,得长时间技术准备、稳扎稳打。

你还别说,这话听着挺有道理。

现在有些车企,为了抢市场,恨不得把所有配置都堆上去,结果品质没保证,品牌也透支了。

北京现代的“慢”就能保证品质吗?

这还真不好说。

现在市场竞争这么激烈,你不跑快点,可能连汤都喝不上。

话说回来,北汽集团也在调整新能源战略。

2024年,北汽集团董事长姜德义强调要“以用户为中心,深化改革创新”。

这意思很明显,就是要更贴近市场,更懂用户。

这对于北京现代来说,也是个利好消息。

而且,现代汽车在全球市场,IONIQ(艾尼氪)系列卖得挺火。

IONIQ 5、IONIQ 6,都拿了不少奖,也积累了不少口碑。

这经验,北京现代完全可以借鉴。

北京现代也不是没对手。

大众、通用这些老牌合资品牌,也在加速电动化转型。

大众砸了不少钱,通用也推出了不少新车。

这些竞争对手,可都不是吃素的。

北京现代要突围,就得拿出点真东西。

得让消费者看到,你的产品和服务,比别人更好,更值得信赖。

北京现代的“新合资时代”,能不能成功,关键还得看两点。

一是能不能把本土化战略真正落地,别光喊口号,得做出实际行动。

二是能不能充分利用股东和合作伙伴的优势,把现代汽车的技术、北汽集团的资源、宁德时代的电池、博泰的车联网、毫末的自动驾驶,都整合起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这句话听着挺豪迈。

但要实现这个目标,北京现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25年是新能源品牌元年,ELEXIO能不能一炮而红,就看它的本事了。

北京现代这次,要是能把“慢”功夫做到极致,说不定真能走出一条新路。

但要是只是嘴上说说,那恐怕就只能在历史的车轮下,留下一个淡淡的背影了。

一切,交给时间吧。

0 阅读:34
猜你喜欢

骆哲讲车

简介:分享汽车知识,传递正能量,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