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向美军冲锋时,不能大声喊“杀”?志愿军吃过亏后再也不敢了

强强看历史故事 2024-11-06 09:36:33

为何向美军冲锋时,不能大声喊"杀"?志愿军吃过亏后再也不敢了

在朝鲜战场上,有这样一个令人难以理解的现象:志愿军战士们在向美军发起冲锋时,总是悄无声息,与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高喊着"杀"字冲锋的场面形成鲜明对比。这种战术上的转变,背后竟然藏着一个血的教训。1950年秋,在长津湖战役中,一支志愿军部队因为一声响亮的"杀"字,酿成了难以想象的后果。这个教训让志愿军指挥员深刻认识到:在现代战争中,传统的战术需要与时俱进。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经历,让志愿军放弃了这个延续多年的冲锋传统?为什么在面对美军时,保持静默反而成为制胜的关键?

一、惨痛教训的由来

1950年11月27日,长津湖战役打响的第一天,志愿军第九兵团在零下30多度的极寒天气中,向美军阵地发起进攻。当时,第27军80师239团的一个连队在黑夜中摸近美军阵地。按照以往的作战经验,连长一声令下,战士们齐声高喊"杀"字发起冲锋。

这一声"杀"字喊出的瞬间,美军阵地突然亮如白昼。原来,美军早已在阵地周围布设了声控照明弹,只要有较大的声响,照明弹就会自动升空。随后,美军的M2重机枪、81毫米迫击炮立即开火,将暴露在雪地上的志愿军战士们笼罩在密集的火力网中。

这场战斗中,这个连队伤亡惨重。其中一个排的12名战士,在冲锋时全部暴露在美军的火力下,仅有3人幸存。这次教训让志愿军指挥员意识到,在现代化装备面前,传统的冲锋方式已经不再适用。

美军不仅装备了声控照明弹,还配备了声波定位仪。这种设备能够通过声波传播确定敌人的具体方位,为火炮提供精确的打击坐标。1950年12月初,在长津湖东线,志愿军第20军59师176团在向美军1师阵地进攻时,再次因为喊杀声暴露了位置。美军的105毫米榴弹炮在声波定位仪的引导下,对志愿军发起了精确打击。

这些惨痛的教训迫使志愿军迅速改变战术。第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立即下令:在夜间进攻时,必须保持绝对安静,改用手势指挥。各部队还专门组织了手势训练,规定了十几种战场常用手势。

在长津湖战役后期,志愿军第27军在向美军陆战1师发起进攻时,采用了完全不同的战术。战士们在夜间悄无声息地接近美军阵地,利用厚厚的积雪吸收脚步声,甚至将棉衣裹在枪托上以减少金属碰撞声。这种改进后的战术收到了明显效果,成功地突破了美军的火力封锁线。

就在这场战役中,美军陆战1师指挥官史密斯少将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中国军队像幽灵一样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我们阵地前,等我们发现时,他们已经突破了我军的防线。这种作战方式让我们防不胜防。"

二、现代战争的特点转变

美军在朝鲜战场上展现出的精确打击能力,与二战时期有了质的飞跃。1951年初,美军在朝鲜战场部署了最新型的AN/MPQ-2雷达瞄准具,这种设备能在夜间或恶劣天气条件下为火炮提供精确制导。在金量战役中,美军第25师利用这种设备,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击中了1000米外的志愿军阵地。

除了先进的火控系统,美军还装备了AN/TVS-1夜视仪。这种设备能将夜晚的微弱光线放大数千倍,使美军狙击手在黑暗中也能准确识别200米外的目标。1951年4月,在临津江战役中,美军狙击手利用夜视设备,成功狙杀了多名试图喊话冲锋的志愿军指挥员。

面对美军的技术优势,志愿军逐步发展出以夜战和潜伏为主的作战方式。在1951年二次战役中,志愿军第39军116师首创了"零点进攻"战术。他们选择在午夜12点至凌晨2点之间发起进攻,这个时间段是美军士兵最为疲惫,警惕性最低的时候。

潜伏战术的运用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志愿军战士会在白天就埋伏在距离美军阵地不到100米的地方,一动不动地等待十几个小时。他们采用特制的棉衣,将整个身体埋在积雪中,只露出一个呼吸孔。美军的热成像设备在探测这些"雪人"时往往会失效。

1951年5月,在明德山战役中,志愿军第15军展示了这种战术的威力。第44师的三个营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在美军阵地前沿匍匐前进了不到400米。当夜幕降临时,这些早已潜伏到位的部队突然发起攻击,美军第2师完全没有防备,丢失了多个重要阵地。

战术思维的革新还体现在对地形地物的充分利用上。志愿军发现,美军的声波定位设备在复杂地形中效果大打折扣。于是,他们专门选择在山谷、岩石密集区发动进攻。声波在这些地方会产生多重反射,让美军的定位系统无法确定真实的声源位置。

在上甘岭战役前期,志愿军第15军的侦察兵发现了一个重要特点:美军的AN/MPQ-2雷达在雨天的工作效率会显著下降。这个发现促使志愿军将主要进攻时间安排在降雨的夜晚。他们还在进攻路线上铺设厚草和软土,用以消除脚步声,规定所有通信全部使用手势,彻底杜绝了任何可能暴露行踪的声响。

这种作战方式的改变,迫使美军不得不增加近距离警戒力量。但在漆黑的夜晚,美军士兵往往无法分辨眼前的黑影是敌人还是地形起伏。到了1951年下半年,美军不得不在每个连级阵地都配备了探照灯,但这反而为志愿军提供了更明显的目标指示。

三、战术的革新与改进

随着战事的推进,志愿军不断总结经验,发展出一套完整的无声战术体系。1951年夏季,志愿军总部专门编写了《夜战教范》,将无声战术正式纳入基层部队训练内容。这份教范详细规定了进攻时的每个细节,从武器包扎到походка方式,都有严格的标准。

在第五次战役中,志愿军第63军首次采用了"软化"处理武器的方法。他们用油布包裹枪械的金属部件,在枪托和刺刀接合处缠上布条,将手榴弹的引信盒用软橡胶包裹。这些改进确保了武器在携带和使用过程中不会发出金属碰撞声。

通信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志愿军建立了一套复杂的手势信号系统,包括进攻、撤退、集结等20多种基本动作。在夜间作战时,指挥员会在手上缠绕白布条,使手势在黑暗中也能被清楚识别。1951年7月,在磁性山战役中,志愿军第15军成功指挥了一次由三个营参与的大规模夜袭行动,全程没有发出任何声响。

队形变化是另一个重要创新。志愿军发现,传统的密集队形不仅容易暴露目标,而且一旦遭遇敌火,喊叫声会难以控制。于是,他们采用了"蚂蚁搬家"式的散兵线形态,每个班都保持5-10米的间距,既减少了暴露的可能性,也便于通过手势传递命令。

在1951年秋季的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第12军进一步完善了这种战术。他们创造性地运用"接力式"进攻方法:第一梯队悄无声息地接近敌方阵地,发起突袭后迅速撤离,第二梯队随即补上,保持对敌人的持续压力。这种战术避免了传统意义上的大规模冲锋,大大减少了战场噪音。

装备改进也在不断进行。志愿军工兵部队研制出特制的软底胶鞋,取代了原来发出声响的硬底军靴。他们还在枪械上加装了简易消音器,虽然射程和精度有所降低,但在近距离作战中效果显著。1952年初,在金化战役中,一个侦察排全副武装潜入美军阵地,距离哨兵仅有10米远都未被发现。

战场环境的利用也达到了新的水平。志愿军特意选择在下雪天行动,因为积雪能够吸收脚步声和装备碰撞声。他们还注意利用风向,在顺风方向发起进攻,这样不仅能掩盖微弱的声响,还能防止美军军犬嗅到人的气味。

1952年春节期间的白马山战役,充分展示了这些战术的综合运用。志愿军第31军在零下20度的严寒中,利用大雪天气,悄无声息地穿过美军的三道防线,突然出现在守军背后。整个行动持续了4个小时,直到发起总攻时,美军才发现自己的后方已经被完全包围。这次战役成为志愿军无声战术发展的典范,被收入军事院校的教材。

四、战术效果的显著体现

无声战术在1952年下半年的战役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三角山战役期间,志愿军第15军45师以极低的伤亡代价,连续突破了美军布设的三道警戒线。美军战后统计发现,他们的前沿哨所竟然在不知不觉中被志愿军渗透了整整4公里。

1952年10月的江界战役更是这种战术的经典战例。当时,志愿军第42军以整建制规模,在月黑风高的夜晚潜入美军阵地。美军第3师的雷达站监测到异常迹象时,志愿军主力已经完成了包围部署。整个渗透过程持续了6个小时,期间竟然没有惊动一个美军哨兵。

这种战术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军事上的胜利,还直接影响了美军的战场部署。到1952年底,美军不得不将三分之一的兵力用于加强夜间警戒,这严重削弱了他们的进攻能力。第8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在一份报告中承认:"中国军队的无声渗透战术,迫使我们不得不改变整个防御体系。"

1953年初的老岭战役,成为无声战术发展的巅峰。志愿军第23军在零下30度的严寒中,采用"蛇形推进"方式,让整个师的兵力像一条无声的长蛇般滑入美军阵地。美军的声波探测器在当晚记录到的异常信号,比平时还要少。直到志愿军突然发起进攻,美军才意识到自己的阵地已经被完全渗透。

具体到战术细节,志愿军在这次战役中展现出了惊人的纪律性。他们规定士兵之间保持一米的间距,每人身上的装备都用软布包裹,就连手榴弹的引信也用胶带固定,以防止金属碰撞声。通信完全依靠预先约定的手势,就连受伤的战士也不能发出声音。

战役结束后,美军缴获的一份志愿军作战手册显示,他们为这种无声战术制定了严格的"十不准":不准说话、不准咳嗽、不准打喷嚏、不准金属互相碰撞、不准摔倒发出声响、不准踩断树枝、不准踢到石头、不准拉动枪栓、不准点火柴、不准使用口哨。违反任何一条都会受到严厉处分。

在1953年春季的金城战役中,这种战术的威力再次得到验证。志愿军第67军在雨夜中悄然接近美军阵地,利用雨声掩护脚步声,成功突入美军纵深达5公里的防御区。美军的夜视设备在雨幕中几乎失去作用,当他们发现异常时,阵地已经陷入重围。这次行动创下了志愿军单次渗透作战的最大深度记录。

这种战术的成功,迫使美军不得不在每个排级单位都配备热成像仪和红外探测器。但这些高科技设备在复杂地形和恶劣天气下往往失去效果。到战争后期,美军士兵形容志愿军是"会消失的军队",因为他们经常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出现在防线内部。

五、战术对后世的影响

志愿军的无声战术在战后对多国军事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1954年,法国远东远征军在奠边府战役中就借鉴了这一战术。他们观察到越南军队采用了类似志愿军的渗透方式,随即调整了防御部署,在前沿阵地增设了多重警戒网,但收效不大。

苏联军事学院在1955年专门成立了"夜战研究所",系统研究志愿军的作战经验。他们将无声战术的原则编入了《山地作战手册》,并在喀尔巴阡山脉的军事演习中进行实践。苏联专家特别重视志愿军在通信方面的创新,将手势信号系统扩充到了40多种。

1960年代,美军在越南战场上遭遇了类似的困境。越南军队学习了志愿军的战术,在夜间悄无声息地穿透美军防线。美军随即改进了热成像技术,研制出AN/PAS-7夜视仪,但依然无法有效侦测采用无声渗透的敌军。

这种战术对特种作战的发展影响尤为显著。1965年,英国特种空勤团在马来西亚丛林作战时,专门研究了志愿军的经验。他们改进了装备,在武器上使用橡胶包覆,研发出特制的丛林潜行靴。这些改进后来成为特种部队的标准配置。

1970年,以色列国防军在西奈半岛的作战中,也采用了类似的夜间渗透战术。他们的突击队借鉴志愿军的"蚂蚁搬家"战术,成功穿过埃及军队的雷达监控区。这次行动促使埃及军队不得不重新评估其防空系统的有效性。

战术训练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1975年,北约在德国举行的"秋季盾牌"演习中,首次将无声渗透作为重点训练科目。参演部队必须在不惊动电子探测设备的情况下,完成5公里的穿透任务。这种训练后来成为北约特种部队的必修课程。

装备发展也随之改变方向。1980年,美国陆军研制出一种新型的"潜行服",采用吸音材料制成,能够降低士兵活动时产生的声响。这种装备的设计理念直接来源于对志愿军战术的研究。

到了1985年,无声战术已经成为各国军事院校的必修课程。日本陆上自卫队专门设立了"夜间作战研究中心",详细分析志愿军的作战记录。他们在北海道进行的演习中,要求部队在完全无声的情况下完成战术动作。

1990年代,这种战术在城市反恐作战中获得新的应用。各国特种部队在处理人质事件时,都采用了无声接近的方法。他们使用的消音器、软底作战靴等装备,在设计理念上与志愿军时期如出一辙。

近年来,随着电子侦测手段的发展,无声战术也在不断演进。但其基本原则——即在不惊动敌人的情况下完成渗透——仍然是各国特种作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00年后的多次局部冲突中,这种战术仍然显示出强大的实战价值。

0 阅读: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