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日
战国时期的赵国公子成是这样描述“中国”的:“臣闻中国者,盖聪明徇智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异敏技能之所试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义行也”。上古时期的中国文化发达、文明仁义的基础,是当时物资丰富。
几千前的商丘,是礼仪之邦,是丰腴之地。商汤是商朝的第一位天子,也是商朝的开国君主,他的治理被认为是商朝最初的繁荣时期。商朝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涉及到多个部落的融合和统一。夏朝出现诸侯国,商部落民族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其后裔盘庚迁殷(今安阳)后,“殷商”并称。
商族早在王亥时就是赶着牛羊到处交换粮食和其他生活用品的有名的“商人”。商王朝建立以后,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不断扩大,手工业生产门类的增多,大规模手工作坊逐渐增加,生产品日益增多,促使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起来。
商族人有会做生意的传统,从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发展到以贝、玉作货币的商业活动,都是以商族为主。从甲骨文和考古发掘资料来看,商代商业非常发达。所以说名副其实的“商”朝:商业发达,街市繁华,“商人”始祖。商朝成立后,以亳都(商丘古城)为都,从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经历17代31个国王迁都八次。享国六百多年。商汤吸取夏朝灭亡的教训,广施仁政,深得民心,商朝政权得到了初步巩固.商朝的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商业迅速发展起来.出现了黍、稷、稻、麦等粮食作物和桑、麻、瓜果等经济作物,纺织业得到了发展比如丝绸棉布等,还有青铜器生产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各种物品包括精美的青铜器不仅在中国国内得到广泛的流传和应用,也出口到周边国家和地区。
经济发展加快,私有制度进一步完成。商朝人多穿齐膝短衣,扎着裤脚。材料有麻.葛.绸子等。贵族男子常戴帽子,妇女多梳顶心髻,大姑娘梳辫子,小孩梳两个小丫角儿。男女贵族多佩玉。从这点可以看出,商朝时期的物质丰富和经济繁荣。商业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繁荣,也促进了文化和技术的交流和发展。
西周初期,周公旦辅佐周成王平定三监之乱,遵循“兴灭继绝”的传统,封商纣王的兄长微子启于商朝的旧都商丘,建立宋国,特准其用天子礼乐奉商朝宗祀。共传三十四君,享国八百二十九年。商朝建立后
宋国经济发达,宋国人善于经商,在继承与发展殷商文化,特别是商业文化方面,功不可没。宋国商业文化繁荣昌盛,首先表现于城市的发展。
宋国是华夏圣贤文化的源头,处于中国传统文化核心地位的儒家、墨家、道家和名家四大思想之发源地,被誉为“礼仪之邦”,孔子、墨子、庄子和惠子四位圣人皆出自于宋国,商丘由此被誉为“中国圣人文化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