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咸用的七律,开篇直抒胸臆,颔联贡献了一个成语,结尾用典无痕

墨有云水心语 2024-10-26 05:44:41

城市里灯火辉煌,车水马龙,还经常会遇见很多精彩有趣的事情,更能接触到一些新奇古怪的人物。这一切看似热闹非凡,令人遐想,但是其实生活在闹市也有数不尽的烦恼,其中的滋味只有人到中年才能体会。

厌倦了都市的喧嚣,古代的文人墨客们就会向往山居的清幽,更希望借此摆脱心中的愁闷。潺潺流水,令人惬意;鸟鸣婉转,让人舒心。置身于宛如仙境的山野,可与智者交流,能和渔樵为伍,一时间更会忘记俗世扰攘,更无丝毫机心。唐代一位才子就曾在诗中抒写了山居的感受,下面一起读诗:

山中

唐末 · 李咸用

一簇烟霞荣辱外,秋山留得傍檐楹。

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世上路岐何缭绕,水边蓑笠称平生。

寻思阮籍当时意,岂是途穷泣利名。

李咸用生活于唐懿宗朝代,曾经屡试不第,后来得到贵人举荐,担任过几个州县的小吏,晚年隐居山林。李咸用虽然在唐代诗坛并不著名,可是他的诗歌作品却对后世产生过一定影响,南宋的杨万里就曾深入研究他的作品,并从中获益良多。

唐朝末年动荡不安,很多才子根本没有机会在仕途中大展宏图,于是便借助诗文传达心中的抑郁和悲愁,作品的风格也就显得隐逸淡泊,更有一种逃避现实的凄凉之感。这首诗刻画山中景物,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对山居生活的热爱。

开篇直抒胸臆,“一簇烟霞荣辱外,秋山留得傍檐楹。”诗人年少时苦读圣贤之书,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渴望效仿先贤、青史留名。可是由于生不逢时、难遇明主,一生蹉跎、沉于下僚,心中充满了无尽的烦忧。

不过经历了无数次的挫折之后,诗人终于明白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不如隐居烟霞、忘记荣辱,深居秋山、筑屋开荒,从此做一位逍遥又自在的农夫,再也不必案牍劳神、奔波劳苦。烟霞,本指山中景物,引申为隐居之地;檐楹,本指屋檐下厅堂前部的梁柱,这里代指诗人在山中修建的房屋。

“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这两句具体刻画作者山居生活。出句贡献了一个成语,朝钟暮鼓后来演变为晨钟暮鼓,本指寺院里清晨和傍晚的钟鼓之声,这里是指俗世中的喧嚣和吵嚷。明月和孤云,则象征一种幽静、恬淡的生活处境。

得失之心,本来无可厚非,一个人拥有梦想才能成就大事。在意荣辱,也彰显出其内心对成功的强烈渴望。如果生在盛世、遇到贤君,潜力就能化作动力。可是诗人不幸活在唐末,仕途受阻,如果他还是一味地专注于功名,只能像罗隐那样留下千古遗憾。“不到耳、长挂情”表达出诗人有所选择,更说明他看得透彻。

颈联采用对比手法,“世上路岐何缭绕,水边蓑笠称平生。”人世间充满了艰辛和坎坷,经常感觉如履薄冰,即使加倍小心,可是只要稍不留神,就可能铸成大错,甚至贻误终生。林泉生活悠然闲适,每天可以睡到日上三竿,然后又能不受打搅地在水边垂钓。

“何缭绕”三字,抒写了作者曾经仕途沉浮、举步维艰的状况;“称平生”三字,表达出诗人而今超然物外、宠辱皆忘的境界。虽然作者似乎有点故作旷达,不过通过两种生活的对照,充分展现出诗人非常享受山居生活的快乐。

“寻思阮籍当时意,岂是途穷泣利名”,结尾用典无痕。阮籍是竹林七贤,传说有一次他因为坐车走到路的尽头而痛哭。李咸用认为阮籍当时并非像小儿女那样幼稚,而是由于他联想到身世之悲、前途渺茫,才会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

诗人觉得身处乱世,很多事情难以预料,更无法遂心,能够隐居山林、安身立命,实属一件幸事,又岂能在意功名富贵,余生若能平安健康就十分知足了。李咸用的七律,开篇直抒胸臆,颔联贡献了一个成语,结尾用典无痕。全文形象地刻画了一位超脱尘嚣、追求自由的晚唐才子形象,值得后世细细品味!

1 阅读:120

墨有云水心语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