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思维桎梏,不断升华自己

紫易觉悟兴时态 2024-05-13 01:42:15

《打破思维桎梏,不断升华自己》

生活是一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

一成不变的人生,只会食之无味,而人生的精彩在于苦辣酸甜,百味交杂。

人始终要保持自己的精神力量,再大的风雨吹不跑,再险的困境打不倒。

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尽情体验人生的种种滋味,不失为一种智慧。

人生的目的就是获得幸福。

人最大的财富不在于天赋和金钱,而在于日积月累的健康思维和习惯。

因为只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帮我们抵抗岁月侵蚀,永葆活力姿态。

一、规避“弱者思维”

真正拉开人与人之间距离的,不是学历,也不是背景,而是一个人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不仅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也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

拥有强者思维的人,即使山穷水尽,也能扭转乾坤;

而拥有弱者思维的人,即使机会降临,也会失之交臂。

很多时候,没钱、生病,都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困在弱者思维里,止步不前。

要想成为生活中的佼佼者,就从摆脱这3种“弱者思维”开始吧。

1.鸵鸟思维

当鸵鸟遇到危险的时候,就会把头埋在沙子里,以为自己看不到了,危险就不存在了。

或许,在我们看来,鸵鸟的这种行为,很傻也很可笑。

但其实,生活中很多人也像鸵鸟一样,遇到困难时,都会本能地选择逃避。

比如,工作中遇到麻烦时,就会想着跳槽,以为这样可以改变现状,结果换了工作以后,麻烦依旧如影随形;

生活受挫时,以为换个环境,一切就会变得顺利,可是兜兜转转,挫折还是会在下一个路口出现……

要知道,人生中所有的问题,从来都不会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

不解决问题,问题就永远存在,逃得了一时,逃不了一世。

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也不会让自己好起来。

如果想让事情得到解决,也只有面对现实这个唯一的办法。

就算有一天你真的逃避到了某个地方,生活也会对你虽远必诛!

人生就像一场探险,如果不主动迎接风雨的挑战,就要被动地接受风雨的暴击。

与其消极地逃避问题,不如以死磕的方式直面问题。

把问题具体化,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在困难中砥砺前行,在痛苦中奋力成长。

不要瞻前顾后,也不要畏首畏尾,更不要做那只把头埋进沙里的鸵鸟。

生活本就有无数种可能,只要一直向前走,就会过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2.羊群思维

电影《阿甘正传》里有这样一幕:

阿甘失恋后,为了排解心中的惆怅,便决定去跑步,结果很多人也跟着他一起跑。

后来,阿甘跑累了,停了下来要回家时,众人都感到很茫然,甚至有人还脱口问了一句:“那我们该怎么办?”

自始至终,他们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跑步。

这就是典型的“羊群思维”。

羊群本身就是一个散乱的组织,一旦任何一头羊有明显的异动,其他的羊也会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

“羊群思维”基于一种从众心理,简单地讲就是跟风随大流,别人做什么,自己也跟着做什么。

或许,跟在别人后面走,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但人生也会因此失去更多的可能性。

要想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要从“羊群”中跳出来,敢于走别人从未走过的路。

这个世界从来都不乏努力拼搏之人,但命运却往往青睐于那些不走寻常路之人。

因为他们能在群体中时时刻刻保持清醒,有自己的判断,更有自己的思想。

生命只有一次,与其随波逐流泯然众人,不如聆听内心觅得自我。

努力去做独一无二的自己吧,如此,人生才有脱颖而出的机会。

3.青娃思维

《坐井观天》的故事,我们都不陌生。

一只从小就生活在井底的青蛙,抬头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空,无论身边的人怎么跟它说,它都坚信外面的世界就只有井口那么大。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井底之蛙”。

区别在于,有的人井口大一些,有的人井口小一些;

有的人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所以终其一生都在努力,从一个井不断地跳到拥有更大口径的井;

而有的人不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以为自己看到的就是全世界。

有人曾把人的认知水平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点、线、面、体。

对于个人而言,我们就是一个“点”;

我们所从事的业务,就是一条“线”;

我们所属的领域,就是一个“面”;

而在这个“面”之上,就是“体”,也就是我们所生存的整个社会环境。

相对于“体”,“点”只是非常渺小的一个元素。

生活在井底的人,如果不能跳出井口,往往就只能看到那个“点”或者那条“线”。

唯有跳出井口,摆脱“青蛙思维”,承认自己的无知,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知识和眼界,打破自身的局限性,才有机会走向更大的世界。

解锁生活中很多困局的钥匙,就在思维。

思维一变,就如同推倒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后面的行为会跟着变化,最终产生戏剧化的结果。

可以说,一旦思维方式改变了,人生就可能发生质的变化。

所以,要想做生活的强者,就要努力打破思维的桎梏,不断升华自己。

相信,只要你的内在一直成长,总有一天,你会破土而出。

二、正确释放“攻击性”

为什么我总是无法坚持自己的想法,无法做自己呢?

很多人,不管是职场上,婚姻中,还是与人相处,一直有同样的问题:

明明可以拒绝,自己占理的事儿,他们会特别不好意思说“不”;

明明有自己的想法,但碍于他人的眼光,始终无法表达出来;

明明在某方面有突出能力,但不敢与人竞争,选择逃避。

他们无法表达和坚持自己的想法,不懂得为自己争取,无法做真实的自己.....

到底为什么呢?

心理学家乔登·彼得森给出一个惊人回答:

因为他们缺乏“攻击性”。

1.压抑攻击性,无法自我实现的本质原因

实际上,“为自己争取,努力自我实现”的动力与能力,就是攻击性。

心理意义上的“攻击性”,并非无限制地攻击和伤害他人,释放恶意与敌意,而是一种攻击性驱力。

它包含着进化取向,是一个人实现自己想法,竞争与超越的能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奋斗与成就的驱动力。

足够的攻击性,能支撑起一个人的自信与坚持,反映和锻造一个人的力量感。

攻击性得到尽情释放,一个人才能为追求理想和目标、做出毫无保留的努力。

所以,当你长期抑制攻击性后,你会很难走出舒适区,面对机会难以展现和发挥才能,面对竞争习惯性逃避,甚至削弱自己的能力以回避冲突,必要时甚至无法保护自己,从而影响人生的选择和走向。

无法自我实现的本质原因,源于我们压抑了那个与生俱来的心理财富——“攻击性”。

2.没有攻击性的人,不会有真正爱的能力

从小被压抑攻击性的人,会发生什么呢?

首先,他一定是不自信的。

顺从,是其一生之敌。

父母过度压制孩子的攻击性,不尊重孩子感受,会让他自我怀疑。

长大后,亲密关系中处于压抑的状态,在人际关系中不会维护自己。

成为我们通常说的“老好人”。

其次,他也会失去竞争的根本动力:为自己争取机会,过得更好。

如果一个人没有做自己的机会,他的攻击驱力得不到发挥和释放,激起了对父母、他人和世界的强烈的不满和恨的情感。

可能会转变为,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展露出明暗面,表现得自私、攻击、狭隘、嫉妒等等。

慢慢变得愤世嫉俗,一步步迷失自我。会越来越不喜欢自己,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可以成为谁。

最为重要的是,没有攻击性的人,不会有真正爱的能力。

回避攻击性的时候,也回避了爱。

无法接纳攻击性的时候,也放弃了亲密的机会。

至此,我们知道,“攻击性”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的存在了。

而已经抑制这份内在驱力许久的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学习如何正确释放和转化它为生命的动力。

3.一个具备“攻击性”的人,才能真正强大且平和

经过多年的尝试和探究发现,这三件事最为重要:

(1)提高心理阈值,接受自己被讨厌,在他人评价与讨厌中存活,重塑自我认知。

(2)不断地进行小的挑战,释放攻击性,转化攻击性驱力为个人突破能力。

(3)在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中重复练习,展现真实的自己,处理冲突。

当然,这一切的开头,首先是你不要害怕做自己。

要学会在他人的眼光里的存活,学习承受他人的“攻击性”。

不再那么在意别人想什么,说什么。

能承受攻击性的人,才能有控制地向外释放攻击性,反之亦然。

这样,你才能从一个时刻担心他人评价自己,不相信自己的人,成为真正的强大的个体,走出“自我设限”的沼泽。

为什么一个人必须变得“危险”呢?

因为软弱的人无法承受生命的悲剧。

生活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你无法从容面对,除非你有能力变得危险。

但“危险”不意味着残忍。具备这个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就要使用它。擅长剑术但剑不轻易出鞘的人将继承世界,这是一种更好的思考方式。

如果你软弱,你就无法成为好人,也不可能成为好人,因为成为好人是需要实力的。

一个能释放且能控制攻击性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平和的。

越会正确释放攻击性的人,越有生命力,越强大。

它让你意识到自我与群体之间界限的过程,意识到世界从不许诺你完满,意识到限制与冲突。

所以你要有能力保护自己,捍卫内心,实现自己。

走过这个阶段,才意味着成人。

你才能真正爱自己,爱他人。

三、认识和应对“社交微攻击”

在生活中,不知道你有没有遇过这类人:

他们从不明显地攻击别人,但说出的话,却隐隐让人感到尴尬和不舒服。

比如,能力羞辱:

“你这个方案做得不错啊,真看不出是你做的。”

外貌攻击:

“你这么黑,这种美白产品用了也是白搭,就别花冤枉钱了,黑点有啥不好?”

刻板印象:

“你们当老师的就是轻松,一天上不了几节课,还有那么多假期,多好。”

阴阳怪气:

“还是你这种外地人好,在大城市打几年工,就能回家买大房子,羡慕哦。”

其实,这些就是很典型的“社交微攻击”,看似平常,杀伤力却极大。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社交微攻击指的是:不明显但包含偏见、歧视或者刻板印象的话语或行为。社交微攻击可能是个体故意为之,也可能是无意识的冒犯。

遭到“社交微攻击”的我们,可能会感到心理不适,但又担心是自己想太多,从而不敢回击,深陷“反刍”和“内耗”之中。

那么,如何应对“社交微攻击”?

对于他人的恶意,善良的人总会先自我检讨,在内心不断质疑自己:

“难道我哪里得罪他了吗?”

“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恶意就是没有理由的,明明我们没有做错什么,有人就是要为难我们。

有些人的恨是没有原因的,他们平庸、没有天分、碌碌无为,于是你的优秀、你的天赋、你的善良和幸福都是原罪。

1.社交微攻击的特征

(1)微妙的、零成本的

社交微攻击通常不是直接、明显的恶意行为,而是一些微妙的言行举止,这种隐蔽性使得社交微攻击更容易被忽视或误解。

同时,这种微攻击也几乎是零成本的,即便伤害了别人,也不必为此付出什么代价。

(2)不安好心,抱有目的性

社交微攻击往往是带有目的性的,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无足轻重,背后却蕴含着深层次的动机和情绪。它可能是出于个人嫉妒、报复或自我陶醉等动机。

(3)出于偏见,形成刻板印象

社交微攻击有时会针对特定的个体或群体,具有一定的“偏好性”。这种偏好性可能源自个体的心理偏见、群体偏见或个人动机,导致其在社交中展现微攻击行为。

(4)无时无刻发生着

社交微攻击可能会频繁出现在个体的社交互动中,构成一种持续的恶意模式。频繁的微恶意行为会逐渐积累,对受害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交关系造成严重影响。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恶意,常常会持续很长时间,还不只是一件小事的为难,而是会频繁地让人感到不适。

在生活中,无论我们做得多好,都难免会遇到这样的人:

他总喜欢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只要成功让别人感到难受,他们就会有一种快感,于是他们处处寻找这样的机会,通过暗暗攻击别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但是,请你别放在心上。恶意并不可怕,因为诋毁本身就是一种仰望。

2.社交微攻击的产生原因

社交微攻击,本质是一种不易被人察觉的、细微的歧视行为。

有趣的是,社交微攻击其实具有“两面性”。一个人,可能既是社交微攻击的受害者,同时又是社交微攻击的加害者。

(1)隐性偏见

社交微攻击可能源自个体的隐性偏见,也称为“内隐偏见”。

指个体在潜意识中,对某些群体持有的负面态度和刻板印象。这种内隐偏见可能会在社交中表现为“微妙的歧视”。

同时,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会从家庭、教育和媒体中学习到一些刻板印象和偏见,这些信息和价值观在他们的思维中根深蒂固,并可能在社交中显露出来。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无论是当下互联网的风气还是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体现了一种“同质化”:

即大家在社交中总是倾向与自己相似的人建立关系,这种相似性可能来自于社会地位、三观、兴趣等等。

而这种“同质化”,使得大家越来越难以容忍他人与自己有不同之处。

(2)心理防御

社交微攻击也可能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这是因为人类在面对与自身不同的文化、价值观、社会背景和行为模式时,会产生一定的不安和焦虑。

为了减轻这种不适感,他们会使用一些不显眼、难以察觉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或反感,也就是社交微攻击的行为。

虽然,这种心理防御机制确实会帮助一些人减少负面情绪,并提高自己的自尊心和归属感。但是,这种行为无助于他们适应多样性社会和跨文化交往,还有可能会导致人际矛盾,让关系变得不和谐。

(3)群体标签效应

同时,社交微攻击还可能是一种“群体标签效应”的体现。

例如,对于某些文化或种族群体,人们可能会有一些先入为主的看法或偏见,这些看法或偏见会在他们的行为或言语中表现出来。

无论是不是故意为之,这些隐形的、微小的恶意攻击,确实会给人带来伤害。

无论如何,希望你在自我保护的同时,也不要成为加害者。

3.社交微攻击的应对

(1)远离那些让你不开心的人

当感受到他人的恶意时,我们常会为加害者洗脱:

“或许他不是故意的”“他只是心直口快。”

生活中确实有些人会不小心说错话,但如果你感到不舒服,可以直接表达。如果对方还不以为意,继续伤害你,那这就是一种恶意。

这时,我们没必要强行为对方开脱,然后硬逼自己继续和对方搞好关系。保持明确的界限和距离,才能让自己“解脱”。

看不上你的人,永远看不上你,无论你做了什么都没用。

不要讨好冷漠,也不要辜负热情。远离那些让你不开心的人,去追寻自己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2)回应恶意,不要沉默

当频繁地接收到来自某个人的微攻击时,最好的方式不是沉默,而是挑明和反击。

当发现别人贬低你、对你阴阳怪气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接反击。

比如当同事对你说:“你这个方案做得不错啊,真看不出是你做的。”

你可以先表明自己的态度:

“确实是我做的,我觉得你这么说很不尊重人。”

然后把问题抛回对方身上:

“我很好奇,你平常都是这么没礼貌的吗?”

但如果你不想正面起冲突,也可以在私下发一条信息,和对方坦诚地沟通:

“你今天的说话方式让我感到很不舒服,而这已经不是你第一次这样对我了,请你以后不要这样了。”

如果对方不为所动,那么也给你提供了一个远离这段关系的理由。

如果我们感知到恶意,就要及时回应它,避免微恶意升级,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3)寻求支持,不要让自己孤立无援

社交微攻击会带来负面情感体验,如尴尬、痛苦、失望、沮丧等。如果这些情感得不到及时、恰当的处理,就会对个人的心理健康产生更多负面影响。

这时,你可以找一个理解和支持自己的人,无论是家人还是朋友,他们可以给你提供建议、鼓励、支持,帮助你面对困难,调节情绪。

最主要的,是我们要告诉自己:“这不是我的错。”

4.避免自己对他人进行微攻击

社交微攻击具有两面性,一个人可能既是受害者,又是加害者。

那么,我们要如何避免自己对他人进行微攻击呢?

你要学会表达愤怒,不要压抑自己的情绪。

心理学家托马斯·摩尔,在经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之后,总结出一条这样的建议:

你最好和会表达愤怒的人做朋友。

因为那些看似不会愤怒、不会明显攻击别人的人,一般都会用更隐秘的方式,去伤害别人。

通常情况下,它的杀伤力,比直接表达愤怒、直接攻击还大。

弗洛伊德说过:“未被表达的情绪永远不会消失,它们只是被掩埋了,有朝一日会以更丑陋的方式爆发出来。”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对别人难免会有一些微攻击,那是因为我们一直在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情绪。

这可能与你的成长经历有关,比如小时候你的家庭和环境不允许你表达情绪,不接纳你的情绪等等。

但你现在长大了,你有能力改变自己。你可以试着:

(1)直接表达情绪

快乐的时候,就尽情大笑吧,你笑起来的样子真的很好看;

难过的时候,哭也没关系的,成年人也有哭的权利;

愤怒的时候,发脾气也可以的,你有能力保护自己……

无论如何,真实的你,本就值得被爱,不需要伪装。

(2)学会宣泄情绪

你可以去做让你感到放松、解压的事情,合理宣泄情绪。

比如高歌一曲。心理学上有个“音乐疗法”,主要是通过听不同的乐曲把人们从不同的病理情绪中解脱出来,这可以排除我们的紧张、焦虑等情绪。

或者去运动,跑步、骑车、打拳、跳操等等。运动能带来更好的心情、更充沛的能量、更佳的记忆、更强的专注力。

因为人在运动的时候,身体会分泌出多种物质,血清素能缓解你的疲惫,内啡肽和多巴胺都能调节你的情绪、让你感到快乐。

丁俊贵

2024年5月12日

0 阅读:0

紫易觉悟兴时态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