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1940年的希特勒,双手插兜,不知道什么叫对手。
德军在这一年横扫欧陆,先后灭掉了丹麦、卢森堡、荷兰、比利时、法国、挪威。
整个西欧,除了英国外,其他国家全部凉透。
接下来,只要再打赢与斯大林的晋级赛,迫降丘吉尔,他希某人便能称霸东半球,登上武林至尊的宝座。
然而不出意外的话,这里就该出意外了。
就在希特勒积蓄实力,准备实施与苏联来一场火星撞地球的世纪大战时,一个光头佬哭哭啼啼地找上了门。
来人也不是别人,正是希特勒的猪队友——墨索里尼。
1940年的墨索里尼,丢人丢大发了。
德国吊打法国时,墨索里尼眼红,出兵32万,入侵法国,本打算摘桃子。
结果桃子没摘着,反被法军狠狠吊打一番。
这年10月,由于眼红希特勒拿下罗马尼亚的普洛耶什蒂油田。(欧洲最大的油田)
墨索里尼出兵53万,入侵希腊。
结果,号称是帝国主义国家的意大利,竟然被小小的希腊反杀。
到了年末,墨索里尼的底裤更是直接让英国给扒了。
北非英军仅以1700人的伤亡,就全歼了13万北非意军。
眼看就要被英国赶出非洲大陆,墨索里尼也不敢拉大旗,扯虎皮了,老老实实求希特勒帮自己报仇雪耻。
被俘的意大利士兵
北非形势,希特勒一直都有关注。
他本来不想躺这个浑水,因为意大利人的战斗力实在太拉垮了。
就算是13万头猪在北非的沙漠上乱窜,凭英军那几万人,就是抓也要抓一个月。
这样的猪队友,换谁都扶不起。
但奈何意大利人有一门祖上传下来的手艺,那就是哪边风大就往哪边倒。
如果放任不管,万一意大利倒戈,调转枪口帮助英国,到了那时,德国就会陷入三线作战的窘境。
思来想去,希特勒决定出手,派出两个精锐师,交由隆美尔指挥,前往北非救火。
关于隆美尔的生平,想必就不用介绍了。
1941年2月12日,隆美尔飞抵的黎波里。
在随后的两年,这位优秀的德军将领,为自己赢得了“沙漠之狐”的美誉,成就了自己人生最辉煌的时刻。
该说不说,隆美尔的运气确实不错。
就在他上任不久前,英国光辉号航母在马耳他附近海域被德国的俯冲轰炸机重创,被迫拖到美国大修。
没有英国航母的骚扰,德军人员和装备得以穿越海上封锁线,安然抵达利比亚。
另外,由于意大利侵略希腊,丘吉尔为了确保希腊不被轴心国占领,又从埃及调走了数万英军增援希腊。
如此一来,北非英军的实力便被削弱了,无力趁德军立足未稳之际,发起主动进攻。
见英军按兵不动,希特勒指示隆美尔:死守既有防线,没有命令不许轻举妄动。
死守防线,听起来很安全,实际上很危险。
意大利人是什么战斗力,隆美尔一清二楚。
而德军此时运抵北非的部队,又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就现在这个情况,万一英军打过来,根本没法应对。
为了麻痹英军,隆美尔在的黎波里举行了一场“盛大”阅兵式。
他让仅有的20多辆坦克,围着检阅台来回转圈,并用木头和纸板套在汽车上,做了几百辆假坦克,然后让这些“坦克”在检阅部队之间穿梭。以此迷惑英军。
但假的终究是假的,英军的谍报机关是出了名的厉害。过不了几天就能查知真相。
隆美尔的作战思想一直都是进攻、进攻、再进攻!强调部队机动灵活、大胆穿插。
既然防守不保险,那唯有以攻代守。
3月31日,隆美尔不等后续部队集结,指挥先期运抵利比亚的1个装甲团、2个机枪营、2个侦察营、3个炮兵连和1个高射炮营,向英军发起进攻,并于当天攻占布雷加港。
随后几天,德军的推进如风卷残云。
4月2日,德军攻占阿杰达比亚后,隆美尔兵分三路,一路沿海岸线直扑班加西;一路对梅基利实施平行攻击;一路沿本盖尼亚、塔基代尔,直取梅基利侧后方。
4月4日,德军占领班加西。
4月6日,德军占领德尔纳,并俘虏了英军两名中将。
4月8日,梅基利被攻破,英军1760人被俘,其中包括一个少将和一个准将。
4月10日,德军直逼图卜鲁克城下。
至此,隆美尔在不到两周时间内,就占领了除图卜鲁克外的整个昔兰尼加地区,一举扭转了北非战局。
有意思的是,德军进占如此顺利,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英国的情报机关太给力了。
当时,英国通过破译德军密码,知道了希特勒“死守原防线”的指示。
但英国人万万没想到,隆美尔来了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听希特勒的招呼。
因而,当德军突然袭击时,前线英军机械地根据情报部署,毫无准备,一触即溃。
这就是所谓的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吧。
4月6日,就在隆美尔在北非旗开得胜时,德军入侵希腊,大败英军。
这一次,英国人又遭遇了“敦刻尔克”大撤退。
1.2万人被俘,丢掉了所有重武器。幸运的是,大部分人员侥幸从海路逃脱。
双线溃败,导致英军对德军产生了恐惧心理。就像意大利人恐惧英军一样。
当然,英国人不是意大利人。
尽管恐惧,英军还是有底限的。
英军中东总司令韦维尔深知一退再退,后果难以估量,便下令死守图卜鲁克,决不许再后退一步。
图卜鲁克位于利比亚东北,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
英军镇守此地,可以像楔子一样,封锁海岸公路,威胁德军的给养运输队。
鉴于图卜鲁克的重要性,隆美尔下令强攻。
这其实是非常冒险的行为。
因为驻守图卜鲁克的英军有3万余人。
隆美尔此时尽管补充了一些兵力,但也不到3万人。
就这么点人,既要攻城,又要分出部分兵力监视埃及方向,一旦攻城不利,亦或是埃及方向的英军杀过来。麻烦就大了。
而最让人无语的是,图卜鲁克的防御工事还是意大利人留下来的。
别看意大利军队打仗不行,但搞建设是一把好手。
意军撤退前,在图卜鲁克修建了30英里长的环形工事和138个互相连接的战术据点。
这100多个据点的内部筑有反坦克炮掩体和机枪壕。外部用木头覆盖,再铺上一层薄沙作为掩盖,相当隐蔽。
不走到跟前,根本不知道这是据点。
英军特种空勤团士兵
4月11日,德军对图卜鲁克发起试探性攻击。
攻击过程中,德军起先突破了英军的防线薄弱处,但随后遭遇顽强抵抗,损失惨重。
4月12日,图卜鲁克附近扬起一波沙尘暴。
隆美尔心生一计,命令德军利用风暴作掩护,偷袭英军。
但人算不如天算,就在德军突袭前,风暴突然停了。
当时有人建议放弃计划,隆美尔想赌一把,命令强攻。结果在没有掩护的情况下,德军又被英军击退。
4月13日深夜,隆美尔利用夜色,再次对英军阵地发起攻击。
但在英军的反突袭下,参加攻击的500名德军,只有116人逃回。
三次进攻受挫,导致隆美尔在军中的威信骤然下降。
不少士兵指责隆美尔宁愿冒险,葬送大批优秀士兵,也不肯做好准备再发起进攻。
4月16日,意大利军队前来助战。
意大利人不来还好,来了反倒给对方涨士气。
英军见意军前来,个个就像打了鸡血一样,主动冲出战壕,仅用一个反冲锋,就俘虏了一千多意军。
打了败仗后,墨索里尼恶人先告状,说隆美尔孤军深入是极不理智的行为。
为此,希特勒派德国陆军副总参谋长保卢斯到北非调查情况。
保卢斯调查一番后,命令隆美尔停止进攻,待援兵到来后再做下一步行动。
之后的一个多月,德军和英军互有攻防,损失大体相当,算是打了个平手。
而意大利军队只是打酱油的,他们进攻时,磨磨蹭蹭。退出战斗却很迅速。
战至6月,英国国会的一些议员不乐意了。
质问英军中东总司令韦维尔:你什么时候才能把那只“沙漠之狐”赶回图卜鲁克以西去。
迫于压力,韦维尔制定了名为“战斧”的反击计划。
6月15日凌晨,经过精心准备后,英军发起反击。
德军的补给车队和机场首先遭到英军轰炸。
英军地面部队则兵分三路,直扑哈菲德山脉、卡普佐要塞和哈法亚隘口。
韦维尔的意图非常明确,只要能在这三点上打开任意一个缺口,英军就可以长驱直入,与图卜鲁克守军会合。
这场战役历时三天,双方人员损失都不大,英军伤亡969人,德军伤亡678人。
但英军损失了200辆坦克,而德军只损失25辆。
战斗期间,英军的“玛蒂尔达”2型坦克仗着皮糙肉厚,在战场上横冲直撞。
德军的重机枪子弹和37毫米反坦克炮弹像雨点般射向英军坦克,但丝毫不起作用。
“玛蒂尔达”坦克
危急关头,隆美尔想起了88毫米高射炮,何不用它来试一试呢?
这一尝试,不得了。
原本用来打飞机的高射炮,变成了现如今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反坦克神器。
“战斧行动”期间,英军损失的200辆坦克中,大约一半是因为各种故障而趴窝。其余90多辆则是被88毫米高射炮给击毁的。
据说当时有个被俘的英国军官不服气,强烈要求看看德国人到底是用什么玩意把最大厚度达78mm的“玛蒂尔达”打得这么惨。
结果当88毫米高射炮摆在面前时,英国军官大呼不满:你们不讲武德啊,竟然用打飞机的高射炮打坦克。
英军反击失利后,隆美尔指挥德军第5装甲师和第15装甲师发起进攻。
韦维尔出于保险考虑,命令部队撤退。这导致丘吉尔对他大为不满。
不久后,韦维尔被撤职,奥金莱克接任英军中东总司令。
奥金莱克
与之同时,隆美尔由于战绩辉煌,被提升为上将。由其指挥的非洲军,也顺便升格为非洲装甲兵团。
接下来的五个月,德军继续围困图卜鲁克。
在此期间,德军第21装甲师和第90轻装甲师增援北非。
这时的隆美尔,除了指挥德军的第5、第15、第21和第90师外,还被授权指挥意大利的4个步兵师、2个摩托化师和1个装甲师。
总共拥有坦克410辆,作战飞机340架。
相比刚来北非那会儿,现在的隆美尔简直是兵强马壮。
不过,他的对手奥金莱克在这五个月里,得多了更多的补充。英国从各地向埃及运送了10个坦克团和3个摩托化步兵师。
增兵后的英军,拥有700多架飞机,710辆中型坦克。
就整体而言,英军对比德意联军,有两倍的优势。
除去基本没什么用的意大利军,奥金莱克对比隆美尔,有四倍的优势。
见优势如此巨大,英国的议员们又开始抗议了:为什么还不反攻?等什么呢,图卜鲁克都已经被围七个月了。
奥金莱克本打算再苟一段时间,准备充分了反攻。但因为扛不住压力,便制定了名为“十字军”行动的反击计划。
1941年11月18日,英军发起“十字军远征”,10万英军将士和700多辆坦克向德军发起发起猛烈冲击。
这一回,隆美尔大意了。
开战之前,德国和意大利的情报部门曾多次提出警告,称英军正在向埃及增兵。接下来肯定有大动作。
但隆美尔却毫不在意。
他认为英军不敢来寻死,并认为驻守图卜鲁克的英军很快便会投降。
由于隆美尔的轻敌,英军此役占尽先机。
11月26日晚,英军新西兰第2师冲破德军包围,与图卜鲁克守军会合。
12月1日,奥金莱克调来印度第4师,与第7装甲师一起,从两翼包抄,切断了德军的补给线和后路。
隆美尔闻讯,果断放弃了对图卜鲁克长达八个月围困,指挥部队—路退到了贾扎拉。
12月中旬,在英军的追击下,隆美尔又放弃了贾扎拉防线,退至布雷加港。战线又基本上恢复到了1941年2月时的态势。
被击毁的德军坦克
这次大战,双方都付出惨重的代价。
德军死伤4000人,损失320辆坦克。
意大利军损失2万,其中大部分被俘。
英国2900人阵亡,7300人受伤,7500人失踪。损失340辆坦克,另有190辆坦克严重受损,需要维修。
虽然英军很大,但由于地中海航线被英国海军控制,隆美尔得不到支援。而英军却有源源不断的支援。
因此,战场主动权牢牢掌握在了奥金莱克手上。
但就在德意联军人心惶惶之际,太平洋战争爆发了。
1941年12月8日,日军两个师团在马来亚登陆。
随后一个月,驻守东南亚的英军被日军打出了心理阴影。望风而逃。
丘吉尔闻讯,将北非的部分飞机、坦克和两个整步兵师调往马来亚。
迫不得已,奥金莱克只好停止进攻。
趁着英军停下来休整,隆美尔策划了一场反击。
进攻前,隆美尔实施了一系列的欺骗措施。
他让人故意散布谣言,说自己打算继续向西逃窜。
为了迷惑英军,隆美尔还命令部下放火烧房子,做出坚壁清野的假象。
英军见德军阵地火光冲天,确信隆美尔打算撤退,便没有做防备。
1942年1月21日,利用英军麻痹大意,德军对班加西发起进攻。
驻守在这里的是印度第4师。
如果身边有英军,印度人打仗还是可以的。
但如果单独作战,那就糟糕了。
面对德军袭击,印度第4师落荒而逃,德军轻松重占班加西。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第4师的番号一直保留到现在。
不过在1961年的另一场战斗中,这支被印度人视作王牌的部队,又被吊打了。
拿下班加西后,德军趁势横扫昔兰尼加半岛,将战线又推至距离托布鲁克64公里处。
奥金莱克准备了四个月,又用一个月时间反击,好不容易把隆美尔赶到600公里外。
结果隆美尔只用几天时间就又杀了回来。
找回面子后,隆美尔这次没有冒进。
他知道,就凭手上的那100多辆坦克,贸然进攻,只会重蹈覆辙。
于是在1942年的春天,隆美尔不断地向希特勒和墨索里尼陈述非洲军团的困难,以及他的宏大计划。
在反复陈述下,400多辆坦克和300多架飞机终于运抵北非。
虽然此时隆美尔手上的重型装备数量还是不如英军,不过整个北非战役,德军就一直比英军少,现在已经算富裕的了。
1942年5月26日,隆美尔指挥德意联军10个师,约13万人、610辆坦克和600架飞机,发起“威尼斯行动”,向图卜鲁克发起突进。
在他的对面是英国的5个师又3个旅坚守的贾扎拉防线。
英军配备了1270辆坦克和604架飞机。
第一天的战斗,隆美尔本来想“声北击南”。
他让1个德国坦克营领着4个意大利步兵师从正面佯攻,牵制英军主力。
德军主力则由他亲自率领,打算趁英军不注意,以急行军,绕过贾扎拉防线最南翼的比尔哈凯姆,然后再调头向北,全速冲向海岸线,合围英军。
不过,英军识破了隆美尔的计划,顽强抵抗。
当晚,双方精疲力竭,各自撤退。战场上则到处是被击毁而燃烧的坦克。
5月27日和28日,英军转守为攻,一度切断了德军的后勤补给线,导致不少德军坦克因为油料耗尽而趴窝。
但英军冲了一阵子,又缩回去了,错失了战机。
北非战场的装甲车小队
5月29日,见形势危急,隆美尔决定亲自到前线指挥。
他首先将88毫米高射炮和非洲军团所有的反坦克炮集中起来,构筑了一个强大的反坦克陷阱,阻止英军继续进攻。
同时为了解决补给问题,隆美尔随后又亲自指挥后勤纵队,为装甲部队送去了燃料补给。
5月30日至6月1日,隆美尔集中所有的坦克和步兵,在英军防线上撕开了一个宽约10公里的缺口。
这场战斗打得非常激烈,隆美尔的两位主要助手,作战部长威斯特法尔和参谋长高斯,先后负重伤。
6月2日,隆美尔又挥师向南,包围比尔哈凯姆。
负责防守此地的是“自由法国”的第1旅。
在之后的10天里,4000名法军遭受了德军如同潮水般的进攻。
负责外线阻援的德军同样打退了英军的救援。
6月11日,德军冲进比尔哈凯姆,俘虏2700余名法军。
拿下比尔哈凯姆后,隆美尔不做休整,立即命令全军向北进发,抄英军后路。
11日夜,德军第15装甲师和第21装甲师先后与英军第2装甲旅、第4装甲旅和第22装甲旅展开坦克大战。
经过2天鏖战,德军击毁击伤英军260辆坦克。
见打不过德军,英军转身就跑。
撤退期间,奥金莱克故技重施,又留下3万人驻守图卜鲁克。企图拖住隆美尔。
不过,他这次失算了。
6月19日,德军再次将图卜鲁克包围。
这一次,隆美尔没有轻举妄动,他让德军装甲部队做出追击英军主力的假象,误导图卜鲁克城内的英军。认为此番围城,还和以前一样,只是围而不攻,从而放松了警惕。
但到了20日凌晨,隆美尔突然命令装甲部队掉头,闪电返回图卜鲁克。
英军猝不及防,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德军就打进了城内。
6月21日,驻守图卜鲁克的3.3万名英军被送进战俘营。
拿下图卜鲁克后,德军一路向东,推进至距离亚历山大港只有60公里的阿拉曼。
图卜鲁克失守前后,丘吉尔访问美国。
听到北非战败的消息,正在白宫与罗斯福讨论军事形势的丘吉尔欲哭无泪地说∶“这是我在战争时期遭受的最严重的打击,不仅军事上难以接受,而且严重损害了英军的声誉。”
相比之下,希特勒则是异常高兴。
一方面,德国非洲军团的物资非常稀缺,按理说不可能取得这么重大的胜利。
另一方面,德军当时在苏德战场遭遇了空前的困难,急需一场胜利鼓舞士气。
因此在1942年6月22日,即苏德战争爆发一周年之际,希特勒给隆美尔发来贺电,同时晋升他为德国陆军元帅。
这一刻,隆美尔的军事生涯达到了最辉煌的顶点。
对一个军人来说,晋升元帅是极大的荣誉。
不过,晋升也是有代价的。
为了振奋人心,希特勒命令隆美尔,不要等增援达到,立即向开罗推进。
可非洲军团此时已是强弩之末,在得到补充之前,无力给英军最后一击。
而在苏德战场,希特勒正筹划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国所有的战争物资和兵源,都被调往了斯大林格勒。此时此刻,无力增援北非战场。
元首希望继续进攻,把英军推下大海。
但现实却是无米下锅,隆美尔的好日子从此也快到头了。
丘吉尔在白宫,看成丘吉尔在自宫[笑着哭]
隆确实向开罗挺进了,但是没打穿带英的阿拉曼防线,而且后勤还被彻底拖垮了。
无以伦比的战术大师,败于兵源和后勤!丘胖承认二战中让其寝食难安的二件事:英军在北非的惨败和俾斯麦号进入北大西洋
沙漠之狐,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