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回平氐羌降仇池前赵尽收陇西灭陈安收张茂刘曜扫平西北

正史趣闻说 2023-09-29 20:47:04
1、 刘曜激怒氐羌 游子远智取陇右 公元319年四月,就在刘曜刚从平阳返回长安的时候,南阳王司马保在秦州治所上邽城自封 “晋王”,改年号为“建康”,任命文武百官,也建起了自己的割据政权。为了拉拢前凉君主张寔,司马保还下诏任命张寔为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与此同时,活跃在陇右地区的陈安也对外宣称是“秦州刺史”,并同时对前赵和成国称臣。 为了争夺秦州,尤其是上邽城,陈安和司马保两人随后开始互殴。接着,在司马保的请求下,前凉张寔派兵增援司马保,两人互殴变成三方混战,最终陈安败逃。 到了年底十二月,关中地区,定居新平、扶风等地的匈奴屠各部在首领路松多的率领下相继背叛刘曜,改投司马保,司马保顺势派兵进入关中。 原本一直隔岸观火,准备坐收渔翁之利的刘曜一见战火竟然烧到了关中自己眼皮底下,这下坐不住了,先后派出多位大将平叛,却均告失败。 公元320年正月,也就是在石虎攻打厌次,智擒乐陵太守邵续的时候,刘曜亲率大军西征平叛,连战连胜,一个月内连克陈仓、草壁(今陕西宝鸡市千阳县)、阴密(今甘肃平凉市灵台县西)等地,直至拿下司马保的大本营上邽城。司马保带着部下张春等人逃往桑城(今甘肃定西市临洮县南洮河西岸)避难。 公元320年五月,逃亡途中的司马保政权发生内讧,部下张春、杨次杀司马保后改立宗室司马瞻为晋王,结果司马瞻大旗还没扛两天就被追上来的陈安所灭,司马瞻被杀。司马家族在北方的最后一个势力彻底覆灭。 无独有偶,一个月后,前凉君主张寔被部下所杀,张寔弟弟张茂继任凉州刺史、西平公。 以上内容其实在前面第四十回讲述司马保时已经详述,这里就简略带过。 也就是说,刘曜称帝后的一年内,割据秦州的司马保政权即烟消云散,其余势力中,陈安实力暂时较弱且已归顺前赵,前凉君主张茂刚刚上台,稳定国内为主,一时半会不敢轻举妄动。如此一分析,西北似乎风平浪静,看来刘曜要比石勒轻松许多。 事实果真如此吗? 其实西北局势一点也不简单,尤其在民族问题上,比石勒的地盘要复杂的多。西北自古胡汉杂居,不但民族众多,而且同一民族内分支、部落众多,居住地又都分散在各处高山峻岭中,难以统一管理。和刘曜同属匈奴族的屠各部都不服,更何况其它那些世居西北的氐、羌人等大族呢? 公元320年六月,也就是刘曜刚刚搞定司马保政权一个月后,刘曜的部下、长水校尉尹车和大将解虎等人,暗中联系巴氐(氐族的一个分支)酋长徐库彭,准备拉拢氐人举兵反赵,结果因处事不密,被刘曜知悉后一网打尽。 尹车、解虎等人被立即处斩,徐库彭等巴氐首领五十余人被抓,随后被押往长安,关押在阿旁(位于长安城西)。为了杀一儆百,以儆效尤,刘曜决定把这五十多个首领全部杀光。 光禄大夫游子远却认为这么做必然会激怒氐人,力劝刘曜:“圣主用刑,通常只诛杀元凶首恶,不宜牵涉太多,杀戮太甚!”。 没想到刘曜根本不听,可游子远又是个倔脾气,留在殿内坚持苦劝,还磕得头破血流,最终刘曜不但没有改变主意,还被惹得大怒,将游子远投进大牢。 然后,刘曜真的就下令将徐库彭等五十多个巴氐首领全部拉到长安城内当街斩首示众,杀完之后还把尸体丢在各主要街道上暴尸十日,十日后再投进城外护城河内,极尽侮辱。 刘曜以暴制暴,目的自然是想让西北所有胡人都知道,你们谁敢再反叛,这就是你们的下场。可结果却事与愿违。 正如游子远所料,刘曜这个举动就像往平静的湖水里投进一块巨石,瞬间就荡起巨大波澜,把定居在关中、陇右一带的巴氐人彻底激怒了。这些巴氐人重新推举了归善王句渠知为酋长,毅然举起反赵大旗,还立国号为“大秦”,年号为“平赵”,建立了独立政权。 不仅如此,在巴氐人的带动下,西北地区其他氐人分支迅速跟进。接着,羌人、羯人也都纷纷举旗响应。一时间,西北起义的各族百姓竟然高达三十万人之多。关中由此大乱,前赵各郡县如临大敌,人人自危,城门昼夜紧闭。“四山羌、氐、巴、羯应之者三十余万,关中大乱,城门昼闭”(《晋书.载记第三.刘曜传》)。 正在监狱里吃牢饭的游子远很快也得到了消息,立即上书刘曜,告诫刘曜千万不要再以硬对硬,要以安抚和分化瓦解为主。 出这么大事,刘曜本就在气头上,正没处撒气,见到游子远的表文后,知道肯定又是提反对意见的,看都没看就一把撕碎,扔在地上,然后指着满地碎纸大怒道:“好你一个大荔奴,也不想想自己还能活几天,却还敢来管朕的事,真是嫌自己死的太晚了!”说完立即命人前往监狱,要将游子远当场处斩。游子远是冯翊郡大荔县人,所以刘曜蔑称其为大荔奴。 大司徒刘雅、太保呼延晏、太傅朱纪等人此时正在殿中,见状吓得赶紧全都跪倒,劝道:“子远虽然身在狱中,却还不忘上表劝谏,这才是真正的忠于社稷,不顾身死啊!就算陛下不愿再用他,也不能就这么杀了他啊。如果陛下不顾反对,坚持要杀子远,那么臣等回去之后就自尽而亡,天下人也都会背离陛下而去,到时看还有谁愿意跟着陛下!” 这几位还真敢说,竟然威胁皇帝,估计刘曜也没想到几位重臣会突然来个死谏,一时竟不知所措。然后,刘曜这才慢慢意识到自己有些冲动,开始逐渐平静下来。最后,刘曜同意众人的要求,下诏赦免了游子远。 不过,刘曜虽然赦免了游子远,但并不等于采纳了游子远的建议。很快,刘曜下诏要求境内各州郡全部戒严,迅速调集兵马,要亲自带兵平定句渠知的叛乱。 没想到刘曜的诏书刚下发,那个刚被放出来的游子远又上书了:“如果陛下能采纳愚臣建议,不但根本不需要陛下大驾亲征,而且愚臣还能保证在一个月内平定叛乱”。“不劳大驾亲动,一月之中可使清定”(《晋书.载记第三.刘曜传》)。 刘曜一愣,将信将疑,立即派人叫来游子远,问道:“卿为何这么有把握?说来听听”。 游子远从容不迫:“这些叛军其实并没有大的志向,只是因为担心被陛下诛杀而被迫造反。如今,那些已经被陛下处斩的人虽然无法起死回生,但是那些人的家属中,被抄没入官的,或者下狱的,陛下可以下诏将他们全都释放,然后好好安抚,让他们恢复旧业。这些人既然有了活路,为何还要坚持反叛?像句渠知这样为首的人,如果因为担心罪责深重无法被赦免,要坚持反叛,臣愿领五千弱兵,替陛下西征。如果不按臣的意思去做,几十万叛军铺天盖地,弥漫山谷,即使陛下亲自出马,恐怕没有一两年也是剿灭不完的。”“愿假臣弱兵五千,必为陛下枭之”(《晋书.载记第三.刘曜传》)。 刘曜久经沙场,对于平定这种规模的叛乱需要多久心知肚明,所以,尽管还有些不信,但刘曜很想试一下。如果真能像游子远所说一个月就搞定,那简直比预想的要好太多,即便一个月后没搞定,自己再亲征也还来得及。 于是,刘曜当即任命游子远为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都督雍秦征讨诸军事,率军西征平叛。同时,刘曜按游子远建议,下诏大赦境内,释放所有关押和抄籍入官的叛军家属。 然后,就是这么神奇,事实再一次如游子远所料,当游子远带着平叛大军刚走到雍城时,主动放下武器的叛军百姓就已有十多万人。雍城位于今陕西宝鸡市凤翔县境内,曾做过二百多年的秦国都城。 游子远继续西进,很快便抵达安定。 一路上,游子远遂行安抚政策,从不轻易用兵,鼓励反叛的百姓返回旧地,从操旧业。所以,抵达安定后又有大批羌人、氐人退出叛军,归顺前赵。叛军首领句渠知自知罪重,不敢投降,带着五千多名族人和党羽跑到阴密(今甘肃平凉市灵台县境内),准备固守城池。游子远这才动用武力,赶往阴密,率军猛攻城池,一举将阴密拿下,句渠知等人战败被杀。 让刘曜头疼到要亲征,轰轰烈烈几十万人参与的叛乱,游子远就这么像玩一样,举手投足间就轻而易举地解决了,时间刚好就在一个月内,和出兵前的预判完全一致。 平定句渠知的叛乱之后,游子远并没有急于返回长安,而是带着兵马继续向陇右开进,因为这一地区还有一股势力一直没有归顺。这股势力主要还是以氐人和羌人为主,首领叫虚除权渠,因为居住地在高山峻岭之中,地势非常险要,易守难攻。所以,自从刘曜占据关中之后这些人就一直据险死守,没有归顺,此前刘曜还曾亲自率军征讨,却没有成功。 游子远要趁着这次出兵,顺带把这股势力也解决了。 平叛前游子远跟刘曜说只需要带五千兵马,而且还不用精锐,弱兵就行,虽然最终刘曜拨给游子远的兵马到底有多少,史书并没有记载,但应该不会太多。所以,游子远的魄力很是让人倾佩。 然后,游子远就带着兵马直接杀到了虚除权渠的家门口,在这些氐人、羌人修筑的壁垒前不远处扎下营寨。 一开始,虚除权渠根本不把游子远放在眼里,亲自带兵主动迎战,结果却一战即败,被游子远打回营垒。虚除权渠不服气,回去后马上开会总结教训,改日又战,结果再败,然后再回去开会总结,再战,又败……如此反复。最终,虚除权渠连续五战五败,彻底失去了信心。算了,咱打不过人家,投降吧。 虚除权渠想要投降,可他的儿子伊余却不愿意:“昔日刘曜亲自来征讨,都奈何不了我们。这次不过就来个小小偏将,我们怕他作甚”,说完带着早就准备好的五万精兵一大清早就杀到游子远的大营前,要和游子远决一死战。 众将纷纷请战,却都被游子远压住:“我早就听说伊余是一员猛将,当今无敌,其麾下兵强马壮,将士皆为精锐。更何况这些西戎兵自古彪悍强劲,锐不可当,伊余又因其父亲近日连遭挫败,怒气正盛,此时与他们交战对我们不利。不如缓一缓,避其锋芒,要不了多久,他们没了耐心,士气枯竭,我们再出手正当时机”。 游子远下令坚守壁垒,严禁出兵。 伊余认为游子远不出兵是因为怯敌畏战,于是傲慢轻敌,围了几天后便逐渐放松懈怠。 游子远琢磨着火候差不多了,于是夜观天象,选在某个深夜把将士们都集合起来,起灶做饭,让将士们吃饱喝足后整军待命。 到了凌晨时分,天蒙蒙亮时突然起了大雾,几米外不见人影。游子远大喜:“老天爷还真愿意帮忙!立即出发”,说完手举佩刀,身先士卒,带领将士们冲出营寨,杀向伊余大营。 伊余只想着游子远根本坚持不了多久,最后只能率众投降,万没料到游子远竟然会偷袭自己,尤其让伊余更想不到的是,游子远并没有选择在更为常见的深夜偷袭,而是选择在凌晨天已经放亮的时候,因而未做任何防备。 擒贼先擒王。游子远冲入敌营后并不恋战厮杀,辨认出营帐后就率军直奔伊余大帐。还未回过神的伊余当场就被稀里糊涂的生擒活捉,其余叛军见主帅被俘,无心恋战,或降或逃,五万精锐顷刻间土本瓦解,游子远大获全胜。 虚除权渠听说儿子被俘后大惊失色,再不敢抵抗,于是便按照羌人习俗,被发割面,前往游子远大营投降。 感谢游子远又给我们奉献了一场经典的以少胜多的突袭战,让人大呼过瘾。中国人打仗,从来都不单纯以人数和装备定输赢,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游子远预判准确,此次出征不但轻易平定了句渠知的叛乱,还顺带解决了一直没有归顺的虚除权渠势力。本为文臣,游子远却成了十六国名将。 事后,刘曜根据游子远的建议,不但没有将虚除权渠和伊余父子处斩,还下诏封虚除权渠为征西将军、西戎公,仍留守原籍。伊余兄弟及二十万部落民众被迁到长安城及周边定居,一方面作为人质,一方面充实长安人口。 游子远这一圈走下来,前后还不到两个月时间,却使得陇西一带各族胡人尽数归附前赵,为前赵的稳定立下大功,游子远也因此被刘曜升任为大司徒、录尚书事,辅理国事。 而此时的中原,恰逢祖逖卷土重来,将石勒大将桃豹赶到黄河以北,石勒被迫暂时放弃中原,主动示好祖逖,而后专心致志对付徐龛和段匹磾。 这么看来,因为游子远的巨大功劳,刘曜似乎轻松许多,否则这场三十万人的叛乱不定还要持续多久呢。自己的后院没了氐、羌这些胡人作乱,刘曜感觉一身轻松,“大悦”,一高兴就下令在光世殿的东堂内大宴群臣。 虽然刘曜熟读兵法,善弓马骑射,自刘渊时代起就南征北战,堪称匈奴悍将,但刘曜同时也精通经史百家,善写文章,也善书法,尤其精通草书和隶书。所以,刘曜也是个饱读诗书的文人,同样有着文人一样的多愁善感。 或许是在酒精的作用下,这次宴会上刘曜侃侃而谈,向群臣说起了自己尘封已久的往事。说着说着,在觥筹交错之际,刘曜忽然想到,自己这辈子虽然身为匈奴贵族,现在又已是九五之尊,但前半生却历经坎坷,不忍回首。想到这,刘曜心中不禁感慨万千,似乎忘记有群臣在场,竟当场潸然泪下。 刘曜究竟想到了什么?他的前半生又究竟经历了什么? 下节接着说。 2、 宴群臣刘曜忆往昔 据上邽陈安叛前赵 刘曜是刘渊从子,因幼年丧父,早早就和母亲胡氏一起被刘渊收养。二十岁时,刘曜前往京城洛阳游历,当时正值八王之乱,刘曜无意间搅入上层政治,按律当斩,形势危急。就在朝廷派兵正去抓刘曜的时候,和刘曜一起游历洛阳的曹恂因早一步得到消息,及时拉着刘曜离开住地,逃过一劫。至于刘曜到底卷入了八王之乱的哪一场政治纷争,史书并没有记载。 两人先是逃到好友刘绥家中避难,几天后刘绥将刘曜藏在一个旧衣柜里,用车拉着又转移到一个叫王忠的人家里。因为刘曜已经遭到朝廷通缉,不但城内无法待下去,就是普天之下也已无处可去。众人几番商议后,决定由王忠派人护送,将化了妆的刘曜设法先送出城,然后又辗转送到了千里之外的朝鲜。 刘绥和王忠都是当时晋朝基层官员,资料不祥,后来的事也不祥。曹恂同样资料不详,是匈奴人还是汉人也不清楚,不过此后曹恂就一直跟随刘曜左右,刘渊建国后,曹恂亦在汉国为官,最终官至中书令。公元318年,因强烈反对刘聪册立宠幸宦官王沈的养女为左皇后,曹恂和尚书令王鉴、中书监崔懿之等人一起被刘聪处斩。 另外,此处“朝鲜”一词也是原文就有,不是本人的翻译。本书中所有地名全部引用史书原名,即当时的地名,然后会附上古今对照加以注释,不会上来就直接写成现在的地名。“载送于忠,忠送之朝鲜”(《晋书.载记第三.刘曜传》)。 不过,当时的朝鲜并不是指现在整个朝鲜半岛,而是位于朝鲜半岛上的乐浪郡下属的一个县,即朝鲜县,乐浪郡当时隶属平州。朝鲜县自汉武帝时期设立,一直延续到南北朝时的北齐才被撤销。 从洛阳到朝鲜县,数千里路程中躲躲藏藏,昼伏夜出,遇到的困难和艰辛自不必说,问题是,朝鲜县也是晋朝领土,只不过地处偏远,政策施行不严格罢了。所以,在朝鲜期间,刘曜照样得躲躲藏藏,见不得光,不能光明正大的现身。结果,还不到一年,刘曜随身携带的盘缠就全部耗光,全身上下一无所有,弄的连饭都没得吃,窘迫至极。 没办法,为生活所迫的刘曜只能冒险出来见见阳光。刘曜改名换姓,到县衙里应聘成为一名县卒。县卒虽然是县衙里最低级的小吏,收入微薄,但好歹能混口饭吃。 当时的朝鲜令,也就是朝鲜县的县令,叫崔岳。时间一久,崔岳发现刘曜这名小吏举手投足之间怎么看也不像县卒这个档次的人,很是奇怪。有一天,崔岳实在忍不住好奇,就把刘曜叫到跟前,询问刘曜的身世。 刘曜开始还支支吾吾,想遮掩一下,但是身上透露出来的气质和肚里喝的墨水却是实实在在隐藏不住的。崔岳根本不信,逼迫刘曜说实话。最终,刘曜实在掩饰不下去,只好实话实说,说完后不停地磕头,希望崔岳能放自己一马。 没想到崔岳听完后却哈哈大笑,上前扶起刘曜,说:“卿难道觉得我崔元嵩还不如孙宾硕吗?为何如此惧怕?”。元嵩是崔岳的字。 东汉末年,汉桓帝时期,名臣、画家赵歧因得罪中常侍唐衡而遭到报复,惨遭灭门,但赵歧却因故侥幸逃脱,而后亡命天涯。在逃亡北海郡期间,赵歧隐姓埋名,在市场里以卖大饼为生,结果被安丘人孙嵩识破。后来孙嵩把赵歧带回家,藏在府里的夹壁中,好生款待,直到多年后遇朝廷大赦,赵歧被重新启用。 孙嵩的字叫宾硕,也就是崔岳口中的孙宾硕,孙宾硕因行侠仗义,冒死容留赵歧而青史留名。 为了安抚刘曜,崔岳接着说:“现在各地都有通缉卿的文书,即使卿躲在民间也不安全。我这个县地处偏僻,相信一定能保证卿的安全。退一万步,即便被人识破,上头派人来抓卿,大不了我就解去印绶不当这个官了,和卿一起亡命天涯。崔家到了我这一脉,早就门庭衰落,一世单传,没有兄弟子侄受我拖累。而且我这人的命向来不好,也没能生个儿子,所以也没什么好顾虑的。我对待卿会像对待子弟一样,卿大可不必担忧。大丈夫处身立世,有鸟兽来投都要接济,何况遇到像卿这样的君子呢!”“此县幽僻,势能相济,纵有大急,不过解印绶与卿俱去耳。吾既门衰,无兄弟之累,身又薄祜,未有儿子,卿犹吾子弟也,勿为过忧”(《晋书.载记第三.刘曜传》)。 此后,崔岳好生对待刘曜,经常提供粮食和衣物,还拿出大量藏书供刘曜阅读。刘曜深为感动,彻底释去疑心,安心留在朝鲜。崔岳非常看好刘曜,知道刘曜并非普通人,日后一定能成就大事。有一次崔岳就对刘曜说:“我看卿气宇轩昂,是命世之才,四海之内很少有能像卿这样的人,世人所谓的‘英雄之魁’,说得就是卿啊!” 关于崔岳,史料不祥,不过根据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山东临沂崔鸿家族墓地出土的一块墓志铭记载,崔鸿的八世祖就叫崔岳,字也是元嵩,官职是大司徒,而上面这个崔岳后来确实被刘曜追封为大司徒。所以有人推测刘曜遇到的这个崔岳崔元嵩就是出身清河崔氏,后来成为北魏名臣、著名史学家崔鸿的八世祖。房玄龄编纂晋书时最重要的参考史料《十六国春秋》就是由崔鸿编纂。 这次宴会上,刘曜便是想起了以上这段令自己终身难忘的坎坷经历,才情不自禁泪流满面。情到深处,刘曜当即命人拟写诏书,要再一次褒赏在自己亡命天涯的过程中,曾鼎力帮助过自己的几位贵人,诏书内容如下: “……早前朕已经追封了大司徒烈愍公崔岳、中书令曹恂、晋阳太守王忠、太子洗马刘绥等人,这些人在朕最为艰难窘迫的时候对朕帮助极大,令朕终身难忘。今天,朕又想起了这些人,实在是伤心不已。《诗经》上说‘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我永远也不能忘记这些人曾经对我的帮助。所以,今天朕要再追封崔岳为使持节、侍中、大司徒、辽东公,曹恂为大司空、南郡公,刘绥为左光禄大夫、平昌公,王忠为镇军将军、安平侯,这些人同时并加散骑常侍。可惜这些人早已去世,令朕哀伤不已,特着有司立即探访出这些人的子孙后代,让他们及时继任爵位和封地,让朕早日安心!” “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出自《诗经.小雅》,意思就是,对你的爱都深深藏在我的心里,永远也不会忘记。 诏书拟好后当即发布。 以上便是记载在《晋书. 载记第三.刘曜传》中的关于刘曜个人的一个温情小故事,读起来也让人颇为感动。争霸夺权、打打杀杀并不是刘曜的全部,刘曜同时也是一个不忘旧恩,有情有义的人,这从之前独宠皇后羊献容一人这件事上就能感受到。 因为游子远的巨大功劳,前赵风平浪静了整整一年,刘曜也安静、轻松渡过了一年。在接下来的整个公元321年里,刘曜潜心治理国内,没有动过一兵一卒。而且就在这一年,刘曜还做出了一个无人可及的创举。 就在公元321年,刘曜大力弘扬儒家经学,下令在长乐宫东边设立太学,在未央宫西侧设立小学。 作为胡人政权,石勒早就在襄国城设立了太学和小学,所以刘曜此举当然不是我要说的创举,刘曜的创举体现在太学、小学的生源选拔上。 当初石勒建立太学和小学时,和晋朝一样,选拔的生源都是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员的子弟,这也是历朝历代的惯常做法,而刘曜这一次则完全不同。 “曜立太学于长乐宫东,小学于未央宫西,简百姓年二十五已下十三已上,神志可教者千五百人,选朝贤宿儒明经笃学以教之”(《晋书.载记第三.刘曜传》)。 史书中明确记载,刘曜是从普通百姓子弟中选择年龄在十三岁至二十五岁之间,悟性高,较为聪明的男子入学,最后一共选拔了一千五百人。刘曜又从朝廷里挑选了一些明经笃学,也就是通晓经史、治学严谨的老儒士作为老师,教授这些学生。 太学作为一个政权的最高学府,最重要的文化传承机构和人才培养机构,始于上古,盛于东汉,绵延数千年。本人没有做过专项研究,不敢说历朝历代关于太学生的来源是否都是官宦子弟,或是各级官员推荐的世家子弟,或是捐了钱的富家子弟,不能保证刘曜这次是否就是唯一,就是独创。但无论如何,刘曜只选百姓而不提官员子弟的做法绝非历代惯常做法,说刘曜此举在那个时代被称为创举绝不为过。 有时想想,刘曜最可悲的地方其实就是不幸和石勒成为同时代的人,既生瑜,何生亮。如果没有石勒,如果再多给刘曜几年,前赵不会那么快就消失。幼年时丧父,青年时亡命天涯,晚年时遭遇劲敌,爱上的皇后还是别人的,刘曜这辈子命真不算好。 也同样是在这一年,刘曜打算大规模新建西宫、凌霄台等建筑,还要在霸陵(汉文帝刘恒陵墓)的西南方建造自己的陵墓。不过,后来在侍中乔豫、和苞的劝谏下,刘曜又主动下诏,放弃西宫和凌霄台的建造,还把原本打算用于建造西宫的皇家园林——酆水囿废弃,将腾退出来的土地无偿拨给当地的贫苦百姓耕种。刘曜还放弃了为自己大规模营建陵墓的想法,改为参照霸陵的建造方式,利用现有地形地势开凿地宫,大幅削减建造成本。只不过,后来因为刘曜是被俘后为石勒所杀,所以这座陵墓最终并没有用上。 再然后,就到了公元322年了。 身处乱世,常常树欲静而风不止。前蕃氐羌之乱让刘曜心有余悸,而就在关中的西南方,陇南地区至今还有一个氐族人建立的政权,一直没有臣服前赵,如果不搞定这个,刘曜无法安心面对石勒。 这个政权就是仇池。 仇池国第一任开国君主、被晋愍帝司马邺拜为骠骑将军、左贤王的杨茂搜,早在公元317年就已病逝。虽然杨茂搜死后由其嫡长子杨难敌继任,但因杨茂搜的小儿子杨坚头不服哥哥管束,仇池实际上被一分为二。杨难敌率领一半部众驻扎在下辨(今甘肃陇南市成县西北),仍自称左贤王,弟弟杨坚头则自称右贤王,带着仇池国另一半部众驻扎在河池(下辨以东,今甘肃陇南市徽县境内)。 公元322年二月,刘曜亲率大军西征,攻打杨难敌。 杨难敌率军抵抗,结果屡战屡败,最后放弃下辨,向西退守仇池山。 刘曜大军压境,一路势如破竹,仇池周边尚未归顺的各氐、羌部落纷纷投降。接着,刘曜掉头北上至陇西,剑指南安(今甘肃定西市陇西县境内),顺带征讨盘踞在这一带的司马保旧将杨韬和陇西太守梁勋。杨韬畏惧,拉着梁勋一起不战而降。 扫清周边之后,刘曜命侍中乔豫率五千精兵,将杨韬等人以及一万多户陇西百姓迁往长安定居。 刘曜则又改道南下,目标是杨难敌退守的仇池山。 可就在刘曜踌躇满志,准备一举灭掉仇池的时候,军中突然流行瘟疫,蔓延迅速,刘曜自己也很快中招,而且病的很重。刘曜很快就虚弱到无法站立,只能躺在马车上,士卒病死的更多。 这个仗显然没法再打下去了,刘曜只能退兵,但是又担心撤军时被杨难敌从背后偷袭,于是派光国中郎将王犷出使仇池,说服杨难敌投降。 兵少将寡的杨难敌自认无法对抗刘曜的前赵大军,于是趁势同意归顺,被刘曜封为使持节、侍中、假黄钺、都督益宁南秦凉梁巴六州陇上西域诸军事、上大将军、益宁南秦三州牧、领护南氐校尉、宁羌中郎将、武都王。 除了杨难敌之外,杨氏宗族子弟中还有十五人被刘曜封为公侯,俸禄在两千石以上。 总算没有白来一趟,搞定仇池后,刘曜拖着病体回师长安。 途中路过上邽时,秦州刺史陈安请求朝见,刘曜因病重没有同意。 陈安知道刘曜生病,但不知道刘曜病的有多严重,所以陈安想不通刘曜为何不肯见自己。思索一番后,陈安高度怀疑刘曜很可能已经病逝,身边的大臣为了防止变乱而严守秘密。 陈安当初归顺刘曜只是权宜之计,他的目标是割据自立。现在刘曜驾崩,这机会太难得,于是陈安当即决定起兵反赵。 陈安率军袭击刘曜后军,劫掠大量辎重,还俘虏了护送辎重的刘曜大将呼延寔(shí)以及刘曜的长史鲁凭。 陈安想劝呼延寔投降:“刘曜都已经病死了,你还打算辅佐谁呢?不如与孤一起共成大业!” 呼延寔却破口大骂:“狗东西,你受人恩宠却不思报答,前番背叛司马保,现在又要背叛陛下。你这个自以为是的家伙,还想建立什么大业?我看你很快就要人头不保。要杀便杀,少来废话。杀我之后你最好把我的头挂在上邽城东门,我要看看陛下的军队如何入城。”狗东西可不是现在才有的骂人的话,自古有之,史书原文叫“狗辈”。 陈安大怒,当即杀了呼延寔。 随后陈安派弟弟陈集率两万骑兵继续追击刘曜主力,结果被刘曜的卫将军呼延瑜痛击,陈集战败被杀,带来的两万兵马非死即俘,全军覆没。 陈安这才停止进攻,退回大本营上邽城。 之后,陈安开始扩大地盘,先后拿下汧城(今陕西宝鸡市陇县境内)及周边郡县,附近的氐羌等各部胡人陆续归附陈安。一时间,陈安声势浩大,拥有兵士和百姓合计十多万部众。 陈安自封为使持节、大都督、假黄钺、大将军、雍凉秦梁四州牧、凉王。凉王意味着陈安的政权以“凉”为国号。 陈安以赵募为相国兼左长史,任命和呼延寔一起被俘的原刘曜长史鲁凭为参军。 鲁凭严词拒绝,对着陈安大哭道:“我实在不忍心看到你很快就死无葬身之地啊!”。陈安大怒,立即命人将鲁凭拖到门外斩首。临刑前,鲁凭高呼:“我早将生死看淡,无所畏惧。只求死后能将头颅悬挂在秦州的官道上,我要亲眼看到赵将如何斩杀陈安!”。 刘曜听说陈安先后斩杀了呼延寔和鲁凭,深为惋惜,也大为感慨:“贤人往往承载了天下人的愿望,杀害贤人就是堵塞天下人的希望。承平时期,君主尚且不敢违背人心,何况四海大乱之际。陈安本来应该在这个时候广揽贤人,结果倒行逆施,残杀君子,绝时人之望。由此可见,陈安不过也是个无能之辈”。 陈安再次割据秦州之后,陈安部下,驻守桑城(今甘肃定西市临洮县南洮河西岸)的休屠王石武却不愿跟随陈安,主动归顺刘曜,后被任命为使持节、都督秦州陇上杂夷诸军事、平西大将军、秦州刺史,赐爵酒泉王,代替陈安成为新任秦州刺史。休屠王就是匈奴休屠部首领,早前因长期定居休屠王城而得名,休屠城即今甘肃省武威市,也就是前凉的都城姑臧。 不过,让人意外的是,不知道是因为看透了陈安不过如此,还是因为身体一直没有好透,反正不知道什么原因,这次陈安反叛后,刘曜却一点也不着急,彷佛压根不知道此事,并不急于平叛。 3、 灭陈安降张茂 刘曜扫清西北 公元322年3月,刘曜拖着病体从陇南返回长安。接下来的时间里,刘曜就当陈安不存在一样,依旧潜心内政,连续颁布了多项政策。 比如,为了鼓励民间养马,刘曜下令废除了自汉国以来延续的无官职者不允许乘坐马匹的规定;为了避免互相攀比,铺张浪费,刘曜下令只有俸禄在八百石以上的官员家属才允许穿由锦绣制作的衣服;为了节省粮食,规定只有在每年的季秋过了之后才允许酿酒饮酒;为了保护耕牛,刘曜规定除了祭祀宗庙和社稷以外,其它任何时候不得杀牛。 范以上错误者,无论士庶皆为死罪。 这里,季秋并非是秋季的笔误。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三个月,古人以孟、仲、季来区分这三个月。比如,仲夏就是夏季第二个月,即农历五月。所以,季秋就是秋季第三个月,即农历九月,九月过后已是冬季,秋粮收获完毕,农事结束,粮食相对充足,所以这时才允许酿酒。 此外,刘曜还抱病前往太学,看望太学生和老师,并当场出题考试,然后选取其中成绩优异的学生拜为郎中,录用为官。“曜临太学,引试学生之上第者拜郎中”(《晋书.载记第三.刘曜传》)。 可惜刘曜这次只是现场即兴发挥,偶尔为之,并没有将考试纳为一种制度推行下去,否则历史上第一个采取考试制度选拔人才的就不是石勒,而是刘曜了。那将是继选拔普通百姓子弟进入太学和小学之后的又一个创举。 接下来,到了这年的四月,对刘曜个人来说,最痛苦的一件事发生了。 甲午日这天,刘曜最深爱、最独宠的皇后羊献容病逝。 刘曜悲痛万分,给羊献容上谥号为“献文皇后”,发誓要竭尽所能为羊献容厚葬。 刘曜给羊献容修建的陵墓叫显平陵,名字和晋惠帝司马衷的太子司马遹的显平陵完全一样。羊献容的显平陵位于当时长安城东北约二百里处,今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境内。白水县在当时叫粟邑县,属雍州冯翊郡。 修建显平陵的同时,刘曜还在粟邑县另修了一座陵墓,叫永垣陵,用于迁葬刘曜的生父。永垣陵至今仍在,位于今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林皋镇赵尧村东的农田之中,陵墓封土现在仍高达四十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曜生父在刘曜幼年时就已病逝,最早葬于并州太原郡,刘曜称帝后,追尊生父为宣成皇帝。刘曜的母亲胡氏一直健在,生活在平阳,结果在靳准之难中和刘曜的哥哥一起被靳准杀害。公元318年,刘曜刚继位不久就派大将赵雅前往平阳,把母亲和哥哥的遗体接回长安,当时刘曜就下令在粟邑县修建陵墓,名曰阳陵,将母亲葬于其中,追谥母亲为宣明皇太后。 所以,这次安葬羊献容和迁葬生父,刘曜仍旧选在粟邑县,刘曜还亲自前往粟邑勘察地形,现场指导陵墓的设计和营建工作。“曜将葬其父及妻,亲如粟邑以规度之”(《晋书.载记第三.刘曜传》)。 尽管一年前刘曜还痛痛快快地采纳了侍中和苞和乔豫的建议,大幅俭省自己的陵墓修建,并放弃新建两座宫殿;尽管刘曜在位期间崇尚节俭,多次颁布政策要求官员和百姓俭省度日,但是在给父亲和妻子修建永垣陵和显平陵的时候,刘曜却极尽前赵之奢华。 两座陵墓规制差不多,仅地宫就周长二里,封土高达百尺以上。“负土为坟,其下周回二里”,“下锢三泉,上崇百尺,积石为山,增土为阜,发掘古冢以千百数”(《晋书.载记第三.刘曜传》)。 修建过程中,刘曜调集了超过六万民夫,前后耗时超过百日,花费上亿钱帛。民夫在开挖地宫时挖掘和损毁了一千多座古墓,墓中遗骨被暴尸于野。另外,两座陵墓的修建前后只花了三个多月时间,可见工期很短,这就反衬出六万民夫的悲惨境遇,所有这些导致当时百姓怨声载道。 已是大司徒的游子远再次上书,洋洋洒洒二百多字,引经据典,极力劝谏刘曜不要追求奢靡,建议大幅降低二陵的修建标准,结果这次却被刘曜断然拒绝。陵墓快建好时,刘曜命大将刘岳率一万精骑将父亲和弟弟刘晖的遗骨由太原(指并州太原郡,非现在的太原市)迎回长安,结果途中又流行瘟疫,刘岳回来的时候只剩下五六千人。 将皇后和父亲安葬之后,刘曜下诏大赦天下,全国所有人每人进爵位两级。 羊献容死后,前赵的皇后位置整整空缺了三年,直到公元325年,刘曜才立新的宠妃刘氏为皇后。 同时病逝于公元322年的名人并不止羊献容一个,另外还有饱受王敦之苦,彻底沦为提线木偶的东晋元帝司马睿,还有石勒独为倚重的谋士、后赵建国的最大功臣张宾,都病逝在这一年。 就在这一年,后赵石虎攻下了泰山郡,活捉了墙头草徐龛,石勒的后院里仅剩青州曹嶷一人。同时,因祖逖已于去年(公元321年)病逝,石勒正大举反攻中原,占领了徐州、兖州、豫州大片土地。 还是在这一年,两年前上台的前凉张茂已经渡过了新君期,开始蠢蠢欲动,派大将韩璞率军走出凉州,向东攻占了陇西大片土地,并在这些新占的领土上也设置了秦州,委任了自己的秦州刺史。 当然,还有拥有十余万部众的陈安,仍在秦州割据。 如果站在高处,以玉皇大帝的视角来看,留给刘曜的时间似乎并不多了。可奇怪的是,刘曜还是一点不着急,一点没有用兵的意思,史书上这段时间里刘曜的内容完全空白。 再然后,就迎来了新的一年,公元323年。 接着,一月过去了,二月过去了,三月过去了,刘曜依旧没有任何动静。四月过去了,五月过去了,还是没动静,真是让人着急。 直到公元323年六月,平静这才被打破,有人终于闹出了动静。不过这次闹出动静的并不是刘曜,刘曜仍旧在长安城里稳如泰山。 这次竟然是陈安主动。 公元323年六月,陈安率军攻打南安,守卫南安的则是刘曜的大将、征西将军刘贡。 于是,陈安攻,刘贡守,双方围着南安城厮杀起来。就在双方胜负未分的时候,驻守桑城的休屠王石武来了个围魏救赵,要率军攻打上邽。 上邽是秦州治所,也是陈安大本营,这可千万不能丢,于是陈安立即放弃南安,迅速撤军,回防上邽。就在陈安马不停蹄的往上邽赶的时候,走到瓜田(具体位置不明)时,正好邂逅了同样着急忙慌赶往上邽城的石武,于是陈安又和石武撕打起来。 石武兵少,寡不敌众,边打边退,准备撤到附近的张春故垒闭门坚守。张春故垒就是原司马保部下张春修建的营垒。 陈安紧追不舍,一边追还一边大骂:“你这个背叛我的胡奴,我一定要生擒你,然后再去斩了刘贡”。前番说过,石武原是陈安部下,却没有跟随陈安反赵,所以陈安说石武背叛了他。 好在石武及时撤到了张春故垒,然后依托营垒固守不出,陈安则率军猛攻,不过一时也攻不下来。 然后,就在陈安盯着石武猛攻张春故垒的时候,不料刘贡却从南安杀奔而来,此时正抓住陈安的后军大杀一阵,连杀带俘搞掉了陈安一万多兵马。陈安大惊,赶紧又放弃石武,转而回头对付刘贡的追兵。 此时陈安因连遭挫败,士气大降,加上刘贡早有防备,结果两军对阵时,陈安一直处于下风,兵马死伤无数。陈安越打越气,越打越窝囊,正想着该如何是好,结果石武又率军从张春故垒杀了过来,和刘贡一起夹攻陈安。 石武和刘贡两人的配合打得太默契、太精彩了,时间点控制的恰到好处。出兵早一点,则容易被陈安察觉,提前分兵做出防备,出兵晚一点,盟友很可能坚持不住被陈安吃掉。虽然两人事先并没有开会制定计划,可临战时对战机的把握却如此准确,让人拍手称妙。 石武和刘贡两人在历史上毫无名气,却也能为我们贡献出如此经典的配合战例。另外,因为史书记载非常简略,没有细节,实际战况只会更加精彩。比如,作为陇西名将的陈安并不会轻易上当,石武和刘贡两人一定还会有一些诱敌和迷惑措施,只不过没有被史书记下来。 反观陈安,这一仗打得着实太窝囊,顾头不顾腚,被石武和刘贡两人牵着鼻子走,完全没有主动权,在兵力明显占优的情况下最终却陷入窘境,优势变为劣势。如果再这么打下去,陈安只能被刘贡和石武联手包了饺子,全军覆没。 到了这个时候,陈安总算开始清醒了,只想突围,不敢再恋战,最后仅带着八千骑兵突围成功,然后一路狂奔,逃到了陇城(今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境内)。 刘贡让石武率领后军处理善后事宜,自己身先士卒,带领前军紧追陈安而去,一路又连战连胜,最终把陈安死死包围在陇城内。 不过刘贡毕竟兵力不足,攻城器械更是没有,所以短时间内也无法攻下城池,只能先这么围着,双方就这么僵持下去。 一个月后,到了公元323年七月,一直静如处子的刘曜终于挪动屁股,带着大军亲自来攻打陇城。刘曜想借此彻底剿灭陈安,而且刘曜很聪明,途中还分兵攻打陈安的大本营上邽及周边郡县。 见到刘曜亲自出马,陈安在陇城里再也待不住了,如果再不突围,最终只能是水断粮绝,城破被杀,或者兵败投降。 陈安不愿坐以待毙,于是连番亲自率军出城迎战,试图突围而出,结果均被刘曜击退。数战下来,陈安除了在城外丢下八千多具尸体之外别无进展。 不久,陇西各地传来消息,刘曜的右路军,大将刘干已经顺利攻下了平襄城(今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平襄镇境内),周边郡县望风而降。 刘曜大喜,顺势下诏,除陈安和赵募两人以外,所有叛军无论将军还是士兵,一律赦免罪责。赵募是陈安政权里的核心人物,担任相国。 这些消息陈安并不知道,但陈安很清楚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必须设法尽快突围。 很快,陈安想了一个办法,留大将杨伯支和姜冲儿带着城内的主力部队继续站在城头坚守城池,吸引赵军重点进攻。陈安自己仅带着数百名骑兵,由城池另一边,选一处赵军防守薄弱的地方突然杀出城外,令赵军措手不及,最终成功突围。 逃出陇城的陈安立即向上邽、平襄狂奔而去,准备调集两座城池的守军再杀个回马枪,以解陇城之围。可走到途中时,陈安才打探到,原来平襄早已失守,而上邽正在被围攻。 上邽、平襄不能再去了,更不可能再回陇城,陈安有种大势已去,走投无路的感觉。片刻思索之后,陈安决定调转马头,向南直奔陕中(具体位置不明)。 可陈安还没跑出多远,刘曜派来的大将平先和丘中伯两人带着数千精锐骑兵却已经追杀过来。陈安边打边逃,又丢下了四百多具尸体,平先和丘中伯却依旧紧追不舍。 一路上,陈安的骑兵越打越少,最后身边仅剩十几名骑兵。 陈安知道大势已去,再也跑不了了,于是挺枪立马,带着十几名骑兵调转马头,冲进了追上来的赵军阵中。 陈安不愧是陇上名将,左手持七尺长刀,右手举丈八蛇矛,身后还背着强弓和两个箭囊。近距离时陈安刀、矛并举,转瞬间便砍倒五六个赵军,远距离时,陈安则收起刀矛,弯起强弓,疾驰之间左右开弓,箭无虚发。“安左手奋七尺大刀,右手执丈八蛇矛,近交则刀矛俱发,辄害五六;远则双带鞬服,左右驰射而走”(《晋书.载记第三.刘曜传》)。 好一个陈安,很有当年西楚霸王项羽以二十八骑搏杀数千汉军的气势,也再一次复现了段文鸯带着几十名骑兵在厌次城外血战石虎的场面,十六国时期也是猛将辈出。 陈安骁勇异常,平先也毫不示弱。 平先只管追着陈安打,和陈安连续单挑三次,最终夺下了陈安手里的丈八蛇矛。陈安继续以长刀和弓箭顽强拼杀。 双方一直血战到日落之后,结果天空突然下起倾盆大雨,陈安趁势下马,带着仅剩的五六名部下钻进了附近的山谷里,藏匿在一处溪涧旁。平先和丘中伯两人立即派兵四处搜寻,但因天色已黑,始终没有找到。 第二天清晨,陈安派部下石容出来探查敌情,结果不小心被巡山的平先部下、辅威将军呼延青人俘虏。呼延青人当场严刑拷问,逼迫石容说出陈安的藏身之处,可石容却咬紧牙关,宁死不说,最终被呼延青人杀害。 呼延青人料定陈安一定就在不远处,于是命人搜索周边,最终发现了陈安的踪迹,很快便找到陈安。双方自然又是一番血战,只不过没有奇迹出现,已成寡人的陈安最终被呼延青人斩杀。 陈安平日对部下和百姓非常好,而且不畏艰辛,处处身先士卒,与将士同甘共苦,打成一片,因而很得军心民心。陈安死后,秦陇百姓作了一首《陇上歌》来纪念陈安: “陇上壮士有陈安,躯干虽小腹中宽,爱养将士同心肝。䯅骢父马铁镂鞍,七尺大刀奋如湍。丈八蛇矛左右盘,十荡十决无当前。战始三交失蛇矛,弃我䯅骢窜岩幽,为我外援而悬头。西流之水东流河,一去不还奈子何。” 这首歌被完整记载在(《晋书.载记第三.刘曜传》),后来又被收录到《乐府诗集》中。 后来刘曜也听到了这首歌,很是伤感,特意命乐府编练演奏此曲。 唐代大诗人李白也是陈安的粉丝,还专门为陈安写过一首诗《司马将军歌代陇上健儿陈安》,全诗较长,这里只摘录其中最后四句:“将军自起舞长剑,壮士呼声动九垓。功成献凯见明主,丹青画像麒麟台”。 陈安死后不久,留守陇城的部下杨伯支叛变,杀了一起守城的姜冲儿之后开城投降。驻守上邽的陈安大将宋亭也杀了相国赵募,献城投降。 割据秦州的陈安政权被刘曜彻底平定。 随后,刘曜将秦州大族杨姓和姜姓两家的两千多户族人迁往长安定居,周边各氐、羌部落首领也纷纷将儿子派往长安作为人质,表示彻底臣服,其中就有一个羌人酋长叫姚弋仲。姚弋仲被刘曜封为平西将军,赐爵平襄公。姚弋仲有个儿子叫姚苌,是后秦的开国皇帝。 无独有偶,就在刘曜搞定陈安的时候,东边,石勒的大将石虎正在攻打青州,包围了曹嶷所在的广固城。 解决掉陈安之后,刘曜并没有返回长安,因为还有最后一个人需要对付。 前凉君主张茂。 刘曜把兵马全都集中起来,直接从陇右一路向西。 途中,刘曜派大将刘咸率军攻打前凉大将韩璞驻守的冀城(今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西南),派太保呼延晏攻打前凉宁羌护军阴鉴驻扎的桑壁城(具体位置不明),刘曜则亲自带着骑兵、步兵一共二十八万五千兵马径自杀奔凉州。 如此看来,加上刘咸和呼延晏分出去的兵力,刘曜这次竟然出动了三十多万大军,真是有点不可思议。打打杀杀这么多年,还能筹集这么多兵马,这关中地区还真不能小瞧了,不愧是武装割据的风水宝地。 刘曜很快就杀到了黄河边上,沿黄河东岸列阵,绵延长达百里,击鼓鸣金的时候震天动地,连黄河里的水都被震的沸腾起来。接着,刘曜对外扬言,要兵分百路,同时渡河西进,直抵姑臧城下。“曜自陇长驱至西河,戎卒二十八万五千,临河列营,百余里中,钟鼓之声沸河动地”(《晋书.载记第三.刘曜传》)。 刘曜这气场,这阵势,太强大了,整个凉州为之大震! 张茂沿黄河西岸设置的多座营垒被赵军阵势吓得魂飞魄散,不战而逃,前凉黄河防线全线奔溃。 姑臧城内,投降派和主战派也激烈交锋。 张茂的参军马岌建议张茂亲自带兵迎战,却遭到张茂的长史汜祎的痛骂,并请求张茂杀了马岌,而后投降刘曜。马岌不甘示弱,也痛骂汜祎:“汜公不过是个只读了些糟粕的书生,受人举荐而被录用为官罢了,根本不懂得国家大计。明公父子早就想替朝廷(指东晋)诛杀刘曜,如今刘曜主动上门,正是明公博取众望,趁势夺取秦、陇之地的大好时机。虽然我们兵力弱小,但形势如此,不得不战!” 张茂一直在听着,还没想好怎么办,于是暂时就按马岌的建议,率军由姑臧出发,前往城东不远的石头垒驻扎下来,准备迎战刘曜。 期间,张茂又问参军陈珍:“这次刘曜倾三秦之力,借大胜陈安之势卷土而来,卿觉得该如何应对呢?” 陈珍道:“刘曜兵马虽多,但精锐却很少,其中大部分都是氐、羌这些乌合之众。刘曜刚刚收复秦陇,民心不稳,这些乌合之众说散即散。况且刘曜还要顾及山东的石勒,那才是刘曜的心腹大患。刘曜怎么可能会不顾石勒这样的大患,而跑到这里长时间跟主上争夺这河西之地呢?所以,臣料定刘曜必会在两旬(二十天)之内撤军,到时如果刘曜未撤军,臣愿领五千弱卒,替明公去攻打刘曜”。 张茂似乎很高兴,也很放心,于是便踏实驻扎下来,并派陈珍领兵去冀城,增援被围的韩璞。 黄河东岸,刘曜大营内。 诸将纷纷请战,要求尽快率军西渡黄河,杀奔姑臧,一举灭掉前凉,结果却无一例外全都被刘曜拦住。 刘曜对众将说:“这次我军虽然人数众多,但诸位都很清楚,这里面有三分之二都是因为畏惧朕的威严而临时加入进来的,而我们最为依仗的精锐中军,却因前番讨伐陈安而疲惫不堪,无法继续承担重任。如今朕按兵不动,是要以声势震动凉州,不战而屈人之兵。张茂必会认为我军刚刚平定陈安,军威正盛,以凉州五郡之力根本无法和朕的三十万大军抗衡,必不敢出兵,最终一定会遣使称藩。朕可以和诸位赌一把,如果出了这个月的中旬,张茂的降书还没有送到,朕就算输给诸位了”。 各位看到这里才恍然大悟吧?原来刘曜陈兵三十万,目的却不是实实在在打一场热战,剿灭前凉,而是打一场虚虚实实的心理战,逼迫前凉君主张茂俯首称臣。 既然是心理战,那就看双方的心理承受能力了,谁能沉的住气,能稳坐钓鱼台,谁就能赢在最后。 其实,张茂本可以赢的,而且开始也是这么做的。参军陈珍已经把刘曜的情况分析得清清楚楚,非常透彻,如果张茂按照陈珍的建议,再耐着性子等上二十天,刘曜就是这个赌局的彻底输家。果真如此,不但前凉南下秦陇的把握更大,前赵更将面临被前凉和后赵东西夹攻的境地,只会死得更惨。 可最终张茂还是没能闯过心理这关,在强敌压境之下,在刀已经架在脖子上的时候,想要做出正确的判断实在是太困难了,张茂并不是那种百年一遇的超级强人,实在不敢赌刘曜不会渡河。张茂担心一旦刘曜大旗一挥,三十万大军西渡黄河,自己就连做蕃臣的机会都没了,早点投降,起码还能保住凉州,保住自己的位子。 不出刘曜所料,几天后,张茂果然派使者渡过黄河,送来了投降书,还有一份礼品单。 在三十万大军的威压下,张茂称蕃称的相当有诚意,这从长长的礼品单中就能看出来: 战马一千五百匹,牛三千头,羊十万只,黄金三百八十斤,银七百斤,女妓二十名,另外还有大量玉石珍宝,古玩器物,河西甚至西域地区的地方珍品土特产等等不计其数。女妓,也写作女伎,指乐师或者舞女、歌女。 终究还是刘曜赢了这场心理战,或者说是赌局。 见到张茂使者时,刘曜发自内心的高兴,随后派大鸿胪田崧持诏书前往姑臧,拜张茂为使持节、假黄钺、侍中、都督凉南北秦梁益巴汉陇右西域杂夷匈奴诸军事、太师、领大司马、凉州牧、领西域大都护、护氐羌校尉,赐爵凉王,加九锡大礼。 志得意满的刘曜随后率军返回长安,就在快到长安时,刘曜突然想起了什么,于是派大将胡元增前往粟邑县,把爱妻的显平陵和父亲的永垣陵封土再加高九十尺。 同样还是在刘曜返回长安的途中,东边,石虎已经攻下了广固城,青州被石勒收入囊中。 这,意味着什么呢?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