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初冲淡闲适、善于推命的名士:窦俨

文石斋主聊文化 2024-09-18 21:52:31

远观近鉴宋朝人•161·冲淡闲适、善于推命的名士:窦俨

“窦氏五龙”

窦俨是“窦氏五龙”中的第二条龙。

窦俨(919-960),字望之,《宋史·卷二百六十三·列传第二十二》有传;窦俨去世后,他的弟弟窦僖为他写了《墓志铭》,所记窦俨行迹很详细,《宋史·窦俨传》多有采用。

《墓志铭》记,窦俨于后梁贞明五年(919)生于沂州临沂(今山东临沂)。

关于窦俨的少年时光,《宋史》本传所记极简略,仅有“幼能属文”。《墓志铭》则所记颇多,说窦俨“生而清奇,幼而颖悟”,5岁就嗜好学习,对所学的知识好像生而知之,写文章就像经过很长时间的练习,在学校读书,教他的老师都对他的博闻达识都很惊异。

窦俨14岁时跟随父亲到洛阳(今河南洛阳),途中所经过、观览的地方,必著文赋诗,他的伯父感叹:“这孩子必然是我们家的英华,儒林标秀!”窦俨和同龄人在一起,别人娱乐玩耍,而他耳目之所在,却只有诵读、学习,所以“三坟五典、九流百氏”,窦俨都能学得其奥妙、精义,朝野名士、乡闾善人都很推重他,愿意和他交往。

后晋天福四年(939)秋,州衙向国家推荐人才,参加科举考试,窦俨名列其中。礼部尚书看了州衙的推荐文书,对亲近的人说:“各地选送的人才,只有窦俨一人而已!”第二年春天,窦俨果然在科考中名列前茅。

从此,《墓志铭》和《宋史》本传所记窦俨行迹大多相同,为文字简便,以下所记,全用《宋史》本传,只以《墓志铭》做必要的补充和纠正。

《宋史》本传记,窦俨于后晋天福六年考中进士(《墓志铭》记为天福五年,当以《铭》为准),出任滑州(治今河南滑县)“从事”。任职期满后,调任中央,任秘书省著作佐郎、集贤殿书院“集贤校理”,后离开朝堂,出任天平军(治郸州,今山东东平县西北)节度使府略似后世之机要秘书、主管文籍、民政等事务的“掌书记”,但这时他的母亲去世,窦俨辞职回家。为母亲守孝。三年守孝期满,窦俨回朝,任“左拾遗”。

后晋末帝开运年间(944-947),各地节度使恣意滥用酷刑,窦俨上书末帝:“案名例律,死刑二,绞、斩之谓也,滥刑之兴,近来听说已多至几种,是因为地方官府不遵守通则,有的用长钉钉穿人的手足,有的用短刀一点一点地割人肌肉,拖延两天一宿,还不让受刑的人死去,人们喊冤的呼叫上达于天,有伤天地和气,希望朝廷加以禁止。”后晋末帝采纳了窦仪的意见。

后汉建立,窦俨任史馆“修撰”。

后周取代后汉建国的广顺初年(947),升窦仪为“右补阙”,与贾纬、王伸一同修撰后晋高祖、少帝、后汉高祖三朝实录。后改官职为“主客员外郎”,实任皇帝的文字秘书“知制诰”。当时窦俨的哥哥窦仪被任命为翰林学士,兄弟二人同一天受任,分居翰林院、中书省内外“两制”,当时的人都为他们感到荣耀。不久,窦俨升官职为户部金部司长官“金部郎中”,实任中书舍人。

显德元年(954),窦俨升任集贤殿学士,实任“集贤殿院”长官“判院事”。这年他的父亲去世,窦俨辞职,回家为父亲守孝。守孝期满,窦俨回任旧职。

窦俨回朝时,后周世宗柴荣正急切用心于探讨治国之道。窦俨上书周世宗,提出历代致治之道,首在“明礼、崇乐、熙政、正刑、劝农、经武”,“斯六者,不可斯须而去身也。”周世宗多有采纳。

三年(956),周世宗征伐南唐淮南地区回朝,下诏窦俨考正“雅乐”,不久命他“权知贡举”,任代理科考主考官。又不久,任命他为翰林学士,实任太常寺长官“判太常寺”。在太常寺,窦俨校准钟磬筦龠等乐器的音阶,辨别了音声的清浊上下音节,又确定了音乐旋律的转换方法,一直到元末修撰《宋史》的时候,还在为朝廷遵循使用。

其时周世宗下诏京城、地方臣僚,只要有所闻见,一概准许上章论议。窦俨上书建议:“修撰朝廷多士,各部门无事有员,官员十之六七都只是计月待奉,计年待迁,其中廉正勤干之人,不无愧耻之意,如果不经历练考察,何以让廉勤之人一展为国分忧之才?”希望朝廷改东西两京所属各县县令及地方五千户以上之县的县令为“县大夫”,升其官阶为从五品下;朝中郎中、员外郎、起居、补阙、拾遗、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光禄少卿以下四品,太常丞以下五品等,得穿红色官服。任满之日,升迁二级。任官不满“三考”即九年,必须在罢去现职后一年,才能向朝廷申请,再任新职。

又建议:“治国之道,不过足粮足财,但二者不出于国而出于民。足粮足财,其道在天,其利在地,在于劝导必须垦荒勤种,掌握种植技术,希望朝廷把《齐民要术》《四时纂要》《韦氏月录》等书中关于田蚕园囿之事的内容集为一卷,刻板发行,传布民间。”但周世宗没有回应。

显德年间,窦俨曾奉命出使荆南国(亦称“南平”)。荆南自唐末以来被高季兴及其后人占据,虽然向中原王朝称臣,所用车服器具却很多都逾越制度,超出臣子的规格,以至接待朝廷使臣的贱隶、馆驿小吏都穿着高官服饰,和使臣分庭抗礼。窦俨到后,劝说荆南国主:天子在上,诸侯应各守法度,应该全部撤去违规的做法。

荆南国主听从了窦俨的规劝,窦俨才宣布传达了周世宗的颁发给荆南的诏书。

宋朝取代后周之初即宋太祖建隆元年(960),改窦俨官职为礼部侍郎,并命他代替他的哥哥窦仪,出任科考主考官。

当时朝廷祭祀所用音乐、宗庙谥号,多由窦俨编撰、议定,人们议论起来都很佩服他知识广博。

当年宋太祖征伐不降服宋朝的后周昭义军节度使李筠,窦俨因病没有跟随,不久去世,享年42岁。

本传最后记,窦俨性情闲适放达,好贤乐善,优游国家藏书机构十余年,撰写《周正乐》一百二十卷,朝廷下诏收藏于“史阁”;编纂个人文集七十卷,还写有《通礼》一书,可惜没来得及编纂成书而去世。

窦俨和哥哥窦仪同为一时才俊,对景览古,都赋诗作文,讽诵吟咏,互相唱和之作多达三百篇,所作多以道义相勉励,并且结集成书。

窦俨还特别善于推命,预知吉凶。卢多逊、杨徽之同时担任谏官,窦俨曾对二人说:“丁卯岁(宋朝建立之年,960)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五大行星排列为直线,自此天下太平,二位拾遗能够见到,我却见不到了。”又说:“我家兄弟五人,都考中进士,可以说是昌盛,但却没有人能做宰相,只有四弟窦偁能做到差不多的官职,但也做不长。”后来窦偁的经历果然如窦俨所言。

《宋史》传后之“论”说,窦俨优游文艺,修正、振兴了礼乐;宋太宗任开封府尹的时候,窦俨是元从幕僚,窦俨虽然性情冲淡,悠闲自适,但却忠诚正直。又说,窦氏一门仕宦之盛,有人说是阴德之报,但恐怕更是做人做事遵守道德、规范所致。

我以为,《宋史》撰者对窦俨、窦氏一门评价都很到位。

元·脱脱等撰《宋史》

0 阅读:0

文石斋主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