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三孩补贴10万,呼市开大招,能抵挡的住AI和三座大山的冲击吗?

看科技有铭程 2025-03-18 18:04:46

内蒙古呼和浩特(呼市)为了出生率真的是拼了,3月13日呼市发布育儿补贴细则:生育一孩补贴1万,生育二孩补贴5万,生育三孩及以上补贴10万。补贴方式为每年发放10000元。

这个补贴直接让评论区的网友炸锅了。没想到生孩子竟然还能赚钱,这样的补贴力度估计是全国第一了吧!还有网友表示,能不能把以前超生的罚款退回来?

先来看一下具体的补贴条件:

1、2025年3月1日之后(含3月1日)合法生育的家庭;

2、夫妻双方至少一方是呼市人,孩子必须落户呼市,外地迁入的补贴打折。

3、要求呼市有房、有户口、有工作。租房的、“呼漂”不在范围内。

领取方式也很简单,孩子落后后自动审核,手机上传户口本、房产证、出生证明等等,通过审核后,每年1月、7月发钱。

1孩直接补贴1万;2孩补贴5万,每年可以拿到1万元,一直拿到孩子5岁;3孩补贴10万,每年发1万,一直拿到孩子10岁。

如果有人直接生了三胞胎,恭喜三个孩子全部按3孩政策领取补贴,一年3万,连续领10年,也就是30万。

那么为什么呼市给予如此高的生育补贴呢?这里面有没有什么猫腻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呼市的几个关键数据。

2024年呼市GDP为4107.08亿元,人均GDP分别为11.40万元。

呼市人口总量为360.4万,出生人口2万,死亡人口死亡2.27万,人口自然增长率-1.06‰,如果能保持住每年2万的出生人口,那么几十年后呼市人口会下降至200以内。

但实际上,当人口基数变少时,人口的下降速度只会更快。

如果每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孩子,9对夫妻(18个人)在第四代时只出生了一个人,细想之下,真的能惊出一身冷汗,这就是为什么呼市直接把剩余补贴给到这么高的原因之一。

其次,呼市的经济比较有韧性,天然的草原让其构建起了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伊利和蒙牛两大乳业巨头总部均坐落于此,产品畅销全球,可以说这就是老天赏饭吃。

呼市的电力、光伏等能源产业发展迅速,为城市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近年来,呼市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了以绿色算力为代表的电子信息技术、绿色农畜产品加工、新材料和现代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清洁能源、现代化工等“六大产业”集群。

良好经济支撑,也是呼市敢于放出如此大的补贴力度的原因之一。

那么新问题来了,如此大额的生育补贴,能起到作用吗?能抵挡的住AI和三座大山的冲击吗?

AI的发展趋势我们都清楚,它会在各行业辅助人类,当然也会代替一大部分人工。

DeepSeek的出现,被誉为是人工智能的iPhone时代,它仅用了1/36的成本就达到了GPT-4的水平,相当于直接普及了大模型。

最近爆火的Manus是全球第一款通用Agent(智能体)产品,能够自主完成各类复杂多变的任务,是首个个真正干活的AI。

可以说,AI已经可以自主写文案、画图、做PPT、做表格了,比人类效率高出几倍,办公室职员、画师职业需求大幅下降。

AI用在交通领域,诞生了无人驾驶出租车,目前已经在北京、武汉、广州、深圳、杭州、上海、苏州和沧州运营,效果不错,后续还会继续扩大试点,出租车司机和网约车司机的日子已经不好过了。

AI用在工业领域,诞生了AI工业机器人,比过去的机器手臂更精准、更高效,它可能会让你失去“打螺丝”的资格。

春晚爆火的AI人形机器人H1,已经开始帮助人类赚钱了,一天租金高达8000元,超过了很多人的“月租”。而宇树CEO王兴兴表示,2025年人形机器人就会走进家庭,未来升级迭代后会是一个妥妥的家政保姆,给孩子辅导功课、照顾老人、陪人聊天等等。

自己想一想,未来给我们留下的工作岗位还有多少?没有工作,躺在家里,你会赚到薪水吗?

就连著名的经济学家、学者郎咸平都表示:“AI负面大于正面,未来95%的人无法生存,这个世界没有AI会变得更好。”

新时代的三座大山(教育、医疗、养老)是每一个普通家庭无法破解的难题,它们在个人和家庭经济负担中占据重要地位,对普通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压力。

我们现在的教育“卷”到什么程度,孩子从幼儿园开始报各种兴趣班,小学开始又增加了书法、奥数、英语,5、6年级开始请家教、各种补课班,一直持续到高中毕业。

有数据显示,一线城市家庭年均教育支出超过8万元,补习班费用堪比房贷。

上了大学日常花销、学费等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有孩子的体会最深。

据权威机构数据显示,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家长在教育上面的支出就高达几十万元。如果有2、3个孩子呢?无法想象。

去了医院你就知道自己钱少了,这是最形象的比喻。

除了各种检查外,过度医疗、过度用药也会让我们吃不消,孩子感冒去医院都能花上千元,遇到大病,更是花钱如流水。

所以很多人选择生一胎,没有太多的钱去生养二胎或三胎。

养老也是一项挑战,体制内养老金拿的多,还好说,如果父母或自己在农村,那老年生活质量会大打折扣了。

再加上,目前养老保障体系尚不完善,许多家庭需要依靠自我储蓄来应对未来的养老问题。

此外,多一个孩子就意味着要多买一套房子,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这些庞大的费用,和自己有限的精力,都在制约着二胎、三胎。

现在呼市直接把剩余补贴提高到了10万的高度,这在全国来说是独一份,但是真要为了补贴去生二胎、三胎的话还是要看看自身的实际情况。

有没有背着房贷、老人帮不帮带娃、有没有稳定的收入等等。

呼市用“砸钱”换生育率,着实会增强信心,但是现在养孩子可不是简单的添一双筷子那么简单,而是添了一个“吞金兽”。

所以补贴虽香,但还是量力而行。

我是科技铭程,欢迎评论区留言,共同讨论!

0 阅读:0

看科技有铭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