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 玉带钩
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玉带钩,来自距今4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遗址,这些玉质带钩是用事先修整好的长方形玉块切割钻磨而成,一端有穿系的孔,另一端做钩形,用于钩系,用法是钩首向内。钩首较长,束带牢实而不易脱钩,实用性较强。从其精美程度看,良渚文化时期的玉带钩已经具有了礼器的性质。从其沿袭和发展来看,这种玉带钩主要流行于战国至汉代。
良渚文化 玉带钩
▌玉带钩赏析
战国时期玉带钩形制确立,即钩首、钩身、钩钮组合完整。形制多为长条形和饰有几何纹饰的琵琶形,小的玉带钩长只有4~5厘米,均以优质和田玉制成,显得凝重精巧。其中龙形玉带钩的特色鲜明,成为战国时期代表作品和断代标准器形。另外,具有典型特征的尚有以下几种:
战国早期 鹅首玉带钩 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
曲颈琵琶形玉带钩,钩头细小,多琢成鸟头、兽首;背面较平,有一个圆形柱钮;钩腹上凸,上琢小云纹、变形云雷纹、连云纹等。如战国早期曾侯乙墓出土的鹅首玉带钩,其形体与后世相比,浑圆粗短,凿制较为质朴,为战国初期玉带钩的标准器;宽腹式玉带钩,钩身短而宽,钩腹整体似为方形或有委角,局部或整体带有镂雕;扁担形玉带钩,钩体较长,腹部凸起,形如扁担,背有长方形钮;兽头钩首雕琢较细;钩腹或起方棱或加饰勾云纹、饕餮纹,钩身侧面或饰细阴线纹。
战国 宽腹式玉带钩
战国中期 扁担形兽首玉带钩
战国 方牌形玉带钩
考古发掘的玉带钩规格大小不等,长者达20多厘米,短者仅2厘米左右。如这件方牌形玉带钩,通长只有5厘米,由整块长方形和田青白玉雕凿而成;钩身弧凸,四角打磨成弧圆,底棱锋利;钩身上部雕对称的云纹和菱形,下部雕兽面,正面纹饰边缘雕凿成对称内切云纹边;背面正中有圆形钮,钮面刻有5条同心圆旋纹;钩首作长颈螭龙头形,与颈等宽。
汉代玉带钩的式样主体上沿袭了战国的风格和种类,有长条形、螳螂肚形、琵琶形等。一些曲棒形钩、异形钩变化多端。玉带钩中深浅浮雕手法的运用,以及多节镶嵌的玉带钩,令人耳目一新。
汉代 凤首玉带钩
汉代 龙首玉带钩
这一时期的玉带钩多较大且长,钩首以龙首和禽首为主。装饰除阴刻纹饰外,龙首形状也渐从抽象发展为写实,钩体开始出现浮雕与透雕蟠螭纹饰。钮逐渐向钩体中部移动。
自宋代开始,玉带钩在社会上层又兴盛起来,以浮雕螭纹玉带钩多见,甚至成为后世玉带钩纹饰的主流。这种玉带钩往往钩首为龙首,而在钩腹上面先是浮雕继而发展为圆雕手法琢出螭龙形象,钩首的龙头与钩腹的螭龙相对而望,龙首大,螭体小,即常说的“苍龙教子”“望子成龙”。
宋代 螭首玉带钩
宋代 鹅首玉带钩
宋代玉带钩以琵琶形多见,钩头弯回较高,可与钩环配套,有蟠螭首钩、鸟头钩等。一类钩身薄而宽,呈片状,钩头亦薄;另一类钩身窄而厚,钩首多为动物头形,纹饰线条柔软,浮雕浅缓,钮缩短而位置偏后。
元代 琵琶形莲花纹玉带钩
元代玉带钩的钩首多为扁平状,长度增加,装饰减少,以线刻为饰,钩首与钩身夹角较大,钩钮增大,元代螭纹玉带钩形体基本为琵琶形;螭龙多为浮雕,趴在钩腹上;不作腾空状。螭龙圆雕不多见,个别出现的高浮雕螭龙纹,螭龙造型多骨瘦且仰头,与明清螭龙有明显区别。
元代 螭龙纹玉带钩
元代 高浮雕螭龙纹玉带钩
明代玉带钩造型丰富多变,有板形、桥形、琵琶形、螳螂肚形、圆棒形等,以琵琶形带钩为主流。以龙首钩、螭纹身以及小带钩最为常见。明代龙首螭纹玉带钩浮雕、圆雕并用,龙首较前代宽短,龙颈较窄,钩身上的镂雕螭龙龙角由双变单,螭爪拳握,四腿关节处方折有力。
明代 螭龙纹玉带钩
明代 龙首螭纹玉带钩
明代 龙首螭纹玉带钩
清代虽然不再像前代有玉带制度,但玉带钩制作并未停止,细部的刻画更具匠心,琢工一丝不苟,极尽精致细巧之能事。在前期工艺基础上选材讲究,制作抛光细腻;后期制作略显粗糙,钩首变大,颈部粗壮,纹饰,地子不平。造型上继承明代风格,琵琶形带钩仍是主流形态,有些钩身雕鸟兽、虫鱼等图形。钩体上的纹饰大多具有吉祥含义,成为人们追思摹古、怀旧雅玩的精神产物。
清代 龙首玉带钩
清代龙首螭纹带钩,用料种类丰富,整体雕琢细致,线条柔美。螭纹有趋向图案化的倾向。钩首龙头较短,头额凸出的圆顶状明显,眼珠打磨圆滑,鼻梁下凹较深,龙眉阳起似锯齿,与明代阴刻不同。龙有双角的,也有独角的,弯伸至颈部。脑后飘拂一缕毛发,龙须根发可数。
清代 龙首螭纹翡翠带钩
作为古代服饰用品除玉带钩外,还有玉带扣、玉带銙等。汉代以后,这种玉带钩被带扣替代。隋代以后,伴随着带缀饰玉銙,以显示身份、地位及等级,从而完成了由实用向精神层面转变的过程。
清代 白玉龙首螭纹带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