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网约车 近期,滴滴出行因“臭车”事件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12 月 23 日晚,“越来越容易打到臭车了” 这个话题冲上热搜。
一位粉丝超 150 万的网红发了个吐槽网约车异味超大的视频,说 “打到一辆臭车,开窗户冷,关窗户臭。头油味 + 皮革味 + 汽油味 + 暖风一烘,直奔天灵盖,晕车 buff 拉满”。视频下面近 5000 条评论,几乎都在说自己也有过同样的 “惨痛经历”。
后续滴滴官方很快就出来道歉了,并且表示正在开展 “异味车” 治理专项,针对“臭车”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上线拉黑异味车功能、对车内空气差评率较高的司机暂停服务培训学习、对司机服务开展正向激励考核等,目的就是改善乘客的用车体验。
滴滴的回应再次引发了争议,不少网友认为,这些措施虽然能在短期内缓解问题,但并没有触及问题的核心。
车内异味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车辆维护、司机个人卫生、乘客行为等多个方面。仅仅通过惩罚司机,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例如,拉黑异味车功能吧,不少人觉得这就是个 “表面功夫”。就算乘客 1 年内不坐这辆臭车,可还有其他乘客会坐啊,如果司机根本不整改车内环境,那这个功能又有何用?
由于平台的高抽成比例,司机们为了多赚钱,只能拼命增加接单数量,为了节省时间,有的连吃饭、睡觉都在车里,哪有那么多精力去精心打理车辆呢?
将心比心,司机们每天一睁眼,就想着要跑多少单才能把份子钱、油钱或电费赚回来,还要养家糊口,压力山大。在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即使司机有心保持车内环境,也是力不从心。所以说,要想让每个司机都能发自内心地为顾客服务,关键是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滴滴“臭车”事件不仅仅是一个关于车内卫生的问题,也反映了网约车行业更深层次的矛盾。只有当平台、司机和乘客三方共同努力,通过降低抽成、增加司机收入、提升服务意识等措施,才能真正实现服务质量的提升,让每个司机都能发自内心地为顾客提供服务。这不仅是对司机的尊重,也是对乘客利益的最好保障,平台的口碑也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