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本月29号,即便中方进行多次争取,与欧盟方面进行多次谈判交涉,但欧盟方面还是不为所动,选择在彻底落地为为期五年的所谓“最终反补贴税”。
一时间激起千层浪,而就在决议落地后不久,一个国家找到了中国。
欧盟方面为何选择制裁中国?其实,欧盟这次所谓的“最终反补贴税”早在今年7月就有了消息,目标直指中国正在快速发展的新能源产业,欧盟虽然嘴上说着会和中国保持沟通,但事实上,在草案出台之前,欧盟方面并没有和中国进行过太多的沟通。
而在今年8月草案拟定期间,就有欧盟内部相关人员向美媒透露,在草案拟定过程当中,欧盟内部实际上并没有发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会给欧盟带来冲击,反而根据欧盟内部自己的估算,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加入反而更能激起欧洲车企进行自我技术革新。
但很显然的是,欧盟内部大多数人并不在乎,中国电动汽车到底会对欧盟产生怎样实际的影响,欧盟主席冯德莱恩甚至在采访中一边说着捍卫欧盟贸易自由,一边谈着限制中国电动汽车的“双标”言论。
尽管中国方面据理力争,可欧盟还是选择在本月4号强行推动各个成员国对草案进行投票。
四天后,本月8日,中国宣布对来自欧盟的白兰地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最高征收近40%的保证金,同时开启对包括乳制品、肉制品、化工制品的反倾销调查,一时间引得欧盟内部成员国纷纷紧张。尤其是白兰地主产国法国。
欧盟媒体认为,中国此举就是在针对欧盟方面推进的调查措施,实施对等反击手段。
虽然在此之后中欧方面还是继续推进谈判,但始终没有太多的进展,欧洲方面甚至直接在深夜打电话给中国,表达出想去中国商讨的意向。
但最后制裁关税还是落了地,中国方面立即发声。
中国明确指出本次欧盟方面的根本意图,就是用所谓“公平竞争”之名,来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中国对此次欧盟结果表示“不接受”“不认同”。
同时,中国方面还明确表达自身立场,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这意味着中国后续对欧盟准备的各项制裁措施很可能快速公布,以对欧盟的行为表示反击。
但中国也没有选择把话说死,中国看在欧洲愿意主动和谈的份上,中国还是选择继续和欧盟谈下去,尽快推进双方实现进一步磋商。
不仅仅是中国反对,连欧盟内部也对这份贸易保护主义协议极为不满,尤其是作为汽车大国的德国。
德国始终反对对中国进行贸易制裁,并认为如果欧盟想和中国解决关于新能源汽车方面的争议,首先应该做的是谈判而非所谓的制裁。
不仅仅地德国政府方面对欧盟的政策怨声载道,欧洲车企主力军的德国各大车企也对欧盟的选择十分不满意,德国汽车协会直接点明欧盟此次的行为,就是在拿欧洲车企的未来赌博,这不仅对欧洲的经济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甚至整个行业都将受到严重的波及。
而根据欧盟内部人员对德媒的透露,欧盟此次对华动手,主要出于两个层面考虑。
一是欧盟自己近些年来逐步在波兰、匈牙利、拉脱维亚建立全新的汽车生产工厂,这将意味着欧洲将开辟除德国之外,另一个乃至几个全新的汽车大国。
这就使得欧盟内部必须为这些新生的汽车国家开辟生存空间,最好的方式就是将逐步进入中国的车企利用高关税政策“赶出欧盟”。
在将中企拒之门外之后,欧盟就可以选择和部分车企进行技术交换,用中国车企的技术,换取其在欧洲市场中的经营权。
从而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
二是随着近些年来欧洲整体经济逐步下滑,欧盟已经再也不复往日荣光,曾经的锐意进取已经彻底不属于今天的欧盟,再加上近些年来欧洲内部保守势力的抬头,贸易保护主义成为欧洲的新代名词。
这些保守势力在欧盟内部的话语权正在不断提升,虽然欧盟高层多次提醒各国,但是在经济衰落的大背景下,欧盟自己也无法阻挡这股汹汹大势。
而就在对华制裁的消息落地后不久,中国接到了一通来自法国的电话,想和中国聊一下关于白兰地的问题。
法国找中国原谅?根据美媒报道,法国贸易部长索菲向中国打去电话,想在下周对中国进行访问,主要议题是关于本国的白兰地问题。
前文说到,在贸易草案通过后不久,中国就对白兰地进行了贸易调查,其中法国就是欧洲最大的对华白兰地出口国。
同样的,法国也在本月8号的对华制裁投票中对中国投下赞成票。因此,中国方面耳朵反击可以说是合情合理。
但法国显然不这样想,马克龙政府认为,中国的目的就是想让法国付出代价,法国将“反对这一纯粹的政治立场”。
而问题是,本来一向和中国关系融洽的法国才是罪魁祸首,法国在中法友善的大框架下依然选择投出对华制裁赞成票,这本来就是在中法的稳固关系上抹黑。
而对于中国而言,是否对法国的请求点头,完全不在中国方面,而是要看法国的表现,法国既然选择投出赞成票,如果再回头来找中国,就势必要拿出点打动中国的东西。中国方面必然是要看法国的诚意再做决定的。
不过不论如何,本次欧洲方面的“无理取闹”也充分说明了现阶段欧洲对华态度的整体变化,这对于处在蓬勃发展期的中国而言并不是一个好消息,中国方面必须要保持警惕,
而中国在未来如果想要继续和欧洲达成新的和解,还要看后续中欧之间的新一轮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