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以军功封侯,当了节度使后,为何不救曾经的好友李白?

老张聊史 2023-12-23 20:45:32

高适是唐朝有名的诗人里,官做的最大的一个。渤海高氏在唐朝能量很大,从高士廉高侃,到晚唐的高崇文。这种门阀子弟人脉比钱重要,不入仕还罢了,只要一入仕在家族中显出来,这层关系网万金难比,如果不是门阀背景,高适不可能坐火箭往上窜。

高适出身渤海高氏,祖父安东都护,陪葬乾陵。父亲官虽不大,但也是官宦子弟。他家道中落可能有两个因素,第一是父亲高崇文病逝于扬州私宅,死后需要大张旗鼓迁居到洛阳北邙山家族墓地,这个在古代是极其花钱足以倾家荡产的。北宋思想大家张载,祖籍西川,其父归葬故乡期间钱财耗尽,才不得不滞留于川陕交通要道旁的眉县横渠镇。第二点,可能是高适不是嫡子排名也太靠后,没分到多少家产。

据目前分析高适生年可能早于公元700年,他父亲是48岁或更早有的他,他极有可能不是嫡子。高适自述“客于梁宋,以求丐取给”,其实他的家族高自祖父这支就扎根于洛阳,亲朋故旧云集,他说的丐不是当乞丐,而是在亲朋故旧那里打秋风。高适只是在高门子弟里算穷的,但不是自己种地,他依旧是个小地主。躬耕的意思和诸葛亮是一样的,并不是自己种地。

高适是个很优秀的谋划战略的参谋,勤政爱民,练兵备战都很有出色,缺点是理论能力大于实践能力,入仕晚升的又快,没在基层历练过。在那个时代想要做到三品,要么能力明显超过周围人一大截,其他人心服口服,要么有门阀关系网又有足够的才能。高适属于后者,命途又多舛,所以背景,能力,努力和坚持一个都不能少。

以高适的性格,他敢先斩后奏杀钦差为王昌龄报仇,开唐朝先例,说明他绝对是个有情有义的人。而李白这种属于谋逆乱党,以高适的地位根本没办法救他,硬来会把自己全家搭进去。高适身为封疆大吏,以他这样的身份是不能出面去替被以谋反罪的人去求情的,他越去替李白求情,在当权者眼中就会越糟糕,当权者会以为高适与造反的人也有什么关系。一旦当权者有了这种联想和猜忌,到时候就不止李白一个下狱了。相反,不求情,或者不以高适的身份去求情,而是以其他人的身份。就李白那个参与谋反的职位而言,在大唐属于罪不至死的。

高适的家乡在睢阳旁边,就是当时战况最惨烈的地方,高适的亲族肯定死了不少人,睢阳沦陷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永王的叛乱,而李白又投奔了永王。永王兵败李白被擒,高适如果真的恨李白,就应该添油加醋,这时谁求情都没用,李白作为叛乱的重要人物必死,李白如此知名的人物,就算高适朋友关系再铁,也必不敢隐瞒,必然是要如实上报的,否则以当时中央的统兵将领们微妙的关系,高适会连累到自己。

综合来看,高适对李白参与叛乱的事算是轻描淡写的,不然李白如此知名的人物参与了叛乱,必然留下一些具体的档案或传说。高适在关押李白期间肯定没有虐待,否则李白当时的年龄,等不到流放估计就死了高适家乡都被叛军屠了,但是没有虐待李白,仅仅是上报了情况,很够意思了。至于他们之后没有交往,古代本来就天高地远,见面不易,高适是朝廷重臣,李白是有罪之人,如果互相之间还往来,那朝廷会怎么想?他们之间再不往来,才是最理性的做法。

1 阅读: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