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战略大师”的弟子空降印太战区,拟对付中国

许述 2020-08-04 22:52:26

标题中的“战略大师”叫安德鲁·马歇尔,其曾经的弟子史蒂芬•鲁德刚刚从海军陆战队总部副司令空降到印太战区,当了该战区海军陆战队司令(2020年7月16日正式就职)。

美国战略大师安德鲁·马歇尔

安德鲁·马歇尔有多牛?

中国人将其比作“扫地僧”,因为他主持的国防部“净评估办公室”出台的报告,不像其他智库那样公开,通常只有总统和国防部长能看到。安德鲁·马歇尔出手的报告不仅价值更高,而且可以直接影响美国的军事战略,上升为国家意志。

举个例子,冷战期间,美国看到苏联远洋海军崛起,就想着要遏制之,保持美国海军一家独大。安德鲁·马歇尔的办法是——美国要重点发展核潜艇、精确制导,海上远程兵力部署投送。为什么是这三种优势?它们都非常烧钱,而且就算苏联花大钱也赶不上美国。

现在,美国各智库也纷纷出台报告,研究如何对付中国海军的崛起,继续保持美国海军的优势。安德鲁·马歇尔尽管已于2019年3月去世,但他在冷战结束后就长期关注中国,而且预言中国将成为继苏联之后美国的最大对手。他早年在兰德公司工作,此后一直稳坐净评估办公室主任的位子,先后服务过从尼克松到奥巴马的8任总统和13位国防部长,冷战结束后预言了中国的崛起。美国评估中国的三本畅销书,都是他资助出版的:《中国对未来战争的看法》(1998年,456页)、《中国对未来安全环境的争论》(2004年,420页)、《2049百年马拉松:中国欲取代美国称霸全球的秘密战略》(2015年,217页)。从书名即可看到美国对中国的敌视状态。

2015年,他觉得自己太老,需要接班人,就把位置让给了吉姆·贝克,进行了长达4年的传帮带。想必,“净评估办公室”关于如何对付中国海军的内部报告,已经放在国防部长和总统的桌子上,而且少不了安德鲁·马歇尔的点子。

史蒂芬•鲁德曾是安德鲁·马歇尔的军事助理兼学生,如今在美国全球最大的战区当上海军陆战队的头儿,手握实权。在这种情况下,史蒂芬•鲁德会在印太战区如何运用他从安德鲁·马歇尔那里学到的本事?

既然史蒂芬•鲁德是海军陆战队将领,那么就先来了解一下这个军种——毕竟中国的海军陆战队才刚刚起步,而美国海军陆战队已经走过了200多年。

美国海军陆战队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一方面,出镜率挺高,不断在全世界各地刷存在感,给人以“战力强悍”的印象。美国国防大学在2017年曾出版一本书,主题是“教你当军官”。本工作室编译了一部分,其中一个主题是美国各军种老大撰文“推销”本军种,海军陆战队前司令詹姆斯·康威写道:

“当战争来临时,陆战队的角色将像希腊方阵中的斯巴达人一样,总是部署在最前线、应对最难对付的敌人。”

“海军陆战队军官将会被部署到某个被上帝遗弃的地方,但他们有充分的信心在那里适应环境并战胜敌人。”

“与海军陆战队军官握手,比文件上的签名更具约束力。”

……

另一方面,美国海军陆战队是出了名的“四等人”,在陆海空三位大哥面前明显“矮一截”。美国国防部为海空陆三军都设置了相应的文官部长,但没有海军陆战队部长(海军陆战队和海军的头儿一起,都受海军部长领导)。再以经费为例,海军和海军陆战队是一块儿做预算,然后海军用大头,把剩下的给海军陆战队……所以,上面那位海军陆战队前司令詹姆斯·康威在自豪的同时,也忍不住吐槽:“无论是服役 3 年还是 30 年,海军陆战队员总要面对‘少花钱多办事’带来的挑战……预算总是很紧张,与兄弟军种相比,海军陆战队基地和场站的条件相对简陋。”[①]

钱拿得少就算了,问题是重活儿多且危险系数高,这就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尴尬的地方。对此,“四阿哥”(即“四等人”海军陆战队)用两个字回应:一是“忍”,二是“认”。

如果“四阿哥”不服气硬怼,最有可能的一种结果就是“气出了,命没了”。历史上,美国海军陆战队曾几次差点被裁撤,硬是靠着战功才“活”下来。如二战之后,美国大裁军,海军陆战队也在“咔嚓”之列。艾森豪威尔和马歇尔都表示,海陆陆战队的活儿完全可以让陆军来干,没必要叠床架屋,单独存在[②]……

但随后朝鲜战争爆发,救了其一命。要不是海军陆战队第1师师长史密斯表现出色,美军在和志愿军的第一仗中必然损失更大。而且,美国海军陆战队由战前的7.5万人扩张到26.1万人,还要归功于朝鲜战争……

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前,中国军队不了解美国海军陆战队,更不了解海军陆战队第1师师长史密斯。当时如果了解对手部队和这支部队的头儿,应该打得更好。

中国军人在朝鲜与美国海军陆战队硬杠过,未来如果再次兵戎相见,会在哪儿?

也许是在海峡对面的湾湾,也许是在别的地方。但不管在哪儿,都需要了解美国海军陆战队,尤其是他们的将领。

中国军队最有可能面临的对手,当是印太战区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将领。那么,我们可能面临哪些对手,对这些人,除了照片和履历,我们还了解什么?

其一,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印太战区的现状,印证了“四等人”的说法。

在印太总部,海军、空军和陆军把要职都瓜分了(如印太司令、印太总部作战部长和情报部长都是海军将领;印太总部副司令、印太总部指挥、控制、通讯与网络部部长是空军将领;印太总部参谋长和后勤部长是陆军将领),只剩下一个象征性位置留给了海军陆战队。悲催的是,这个位置也不是很重要——印太战区总军士长。从该战区将领数量来说,海军陆战队也处于下风。目前,本工作室一共整理了64名印太战区现役美军将领的情报资料,海、陆、空将领是18人,而海军陆战队将领仅10人。

不过,如果你因为这个就小瞧印太战区现役美国海军陆战队将领,那就错了。

印太战区总军士长斯巴达罗(刚退休)就不简单:

1.什么岗位都干过。包括但不限于情报分析、警卫、测量和气象、军校教官……

2.什么地方都待过。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我进入陆战队后,几乎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服役过。”

3.55岁还在攻读硕士学位。美国的军士长一般学位都不行,他十分注重学习。

4.能力超强。同事们对他的评价是:“对细节的关注令人难以置信,看待事物具有独到的眼光,善于捕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海军陆战队出身的印太战区总军士长都如此了得,海军陆战队司令又是什么来头?

印太战区新任海军陆战队司令鲁德

巧的是,印太战区海军陆战队司令于2020年5月刚刚换将。原司令路易斯·克拉帕罗塔到海军陆战队总部担任教育与训练司令部司令,接替其职的是海军陆战队总部副司令(分管航空事务)史蒂芬•鲁德。

本工作室在分析路易斯·克拉帕罗塔弱点时(当时还没有换将的消息),指出其主官经历过硬(第1海军陆战队团长、第2海军陆战师长、第1海军陆战队远征部队司令等),但软肋是缺乏总部机关工作经历。这一次他调任本军种总部教育与训练司令部司令,补上了这一缺陷,未来尚有较大进步空间。

下面,重点说说新来的印太战区海军陆战队司令史蒂芬•鲁德,美国为什么派他来印太战区对付中国?

印太战区新任海军陆战队司令史蒂芬•鲁德。

第一,熟悉印太战区。鲁德曾在印太总部(当时还叫太平洋总部)待过,职务是战略计划与政策部部长(2015-2017年),对印太战区的总体情况比较了解。更在在印战区担任第1陆战队航空联队指挥官时(2013-2015),日本、韩国等盟国也跑得比较多。而且,刚刚离任印太战区海军陆战队司令的克拉帕罗塔和德鲁是老乡(都是康涅狄格州人),传经送宝就方便了许多。

第二,具有战略眼光。鲁德曾在国防部长办公厅净评估办公室(直属国防部长办公室的二级部门,只对部长负责)干过,而且是时任办公室主任安德鲁·马歇尔的军事助理。要知道,安德鲁·马歇尔可是大名鼎鼎的“战略大师”,能被他看上并选为军事助理,鲁德自然也不是等闲之辈。跟在大师身边,长进不会小。而且,安德鲁·马歇尔在国防部当了几十年的“钉子户”(1973-2015年),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人脉,鲁德也跟着沾光。

鲁德(右二)与国会议员索恩伯里合影(摄于2018年6月)

第三,手中资源丰富。他是军内少有与国会议员建立良好关系的将领之一,这得益于他当过3年海军陆战队司令的法务助理,与国会打交道较多。换句话说,他日后为印太战区海军陆战队争取资源,更容易得到国会支持。另外,他还在国防部以及海军陆战队总部任过职,这些资料同样不可小觑。

第四,对华态度理智。德鲁曾与中国军方有过一次亲密接触。2016年11月,中美在中国北海舰队机关联合召开了一个为期三天的重要会议——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碰头会。德鲁当时的身份是美方代表团团长、太平洋总部战略计划与政策部部长、海军陆战队少将。他会见了海军北海舰队司令员袁誉柏,参观了海军潜艇学院并表示:“我们两国军队在海上和空中相遇,大多数情况下是安全的,但重要的是通过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持续对话,确定并讨论出现的安全问题。然后,我们可以把这些经验教训带回去,以确保操作员之间持续安全互动。”美国把他派到印太战区,既能贯彻落实美方在南海的新政策,也能管控风险,使其符合美国利益。

此外,德鲁在担任印太战区海军陆战队司令之前,是海军陆战队总部的副司令,分管航空事务。如有必要,他可利用之前攒下的资源,为印太战区海军陆战队的航空领域带来更多利益。

对印太地区的政策,德鲁一直重视两个方面:一是该地区的海军陆战队要与海军通力合作,锤炼一体化作战能力;二是该地区的美军要与美国的盟国大力合作,遏制中国的发展势头。

参考资料:

[①] 许述工作室:《中美人事制度异同》,2020年。

[②] Krulak, Victor H. First To Fight: An Inside View of the U.S. Marine Corps.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4. ISBN 0-87021-785-2. Chapter 7, The Marines' Push Button 113-119

“许述工作室”创始人简介

许述,四川人,军事学博士,曾在战区级机关工作,并在《解放军报》、《书屋》等媒体发表文章70余篇,接受过凤凰卫视等媒体采访,受邀到华为等演讲十余次,出版专著《这才是美军》(中将王洪光作序),出版第一年5次加印,在京东新书热卖榜常居TOP3,登上三联书店畅销书排行榜,进入美国纽约公立图书馆和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 现在成立了工作室,专注于研究美军。

最新与耳闻合作出版《兵道》一书(乔良和余戈两位老师作序推荐,王洪光中将和任国强大校,姜鸣、江晓原、杨浪等名家封面推荐),主要内容是古今中外21次重大军事改革。

9 阅读:5860
评论列表

许述

简介:军事学博士,出版畅销书《这才是美军》《兵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