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内经:根据天人相应的规律,春夏养阳,二十岁前后各有不同

文化养生谈 2024-07-20 07:23:28

对中医养生知识有所了解的朋友都知道,内经里有一个很重要的理论,那就是将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四季和生长化收藏一一对应,从而衍生出四时养生的理论。

内经认为,世间万物都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往复循环,决定这个变化的就是阴阳的变化。而人身也是如此,按照天人相应的原则,人的一生也有其独特的生长规律。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后世将这段经文高度概括起来,那就是四时养生。认为人法天地之道,顺从其自然规律才能健康长寿。

就以春夏二季来说,春生夏长,人也应该如此,才能养身体之生和养身体之长。

需要注意的是,人的“生长”并非抽象的,而是和外界客观事物相依存的。也就是说,春夏两季里,人的生长也是最快速的一个时期。

就以儿童来说,每年的春天是他们身高增长最快的时间段。大部分孩子在春天三个月时间里能增长4厘米左右的升高,这个速度是秋冬季节的2倍以上,这个规律被现代科学做验证。

当然,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在春夏之交“飞速”增长,实现这个目标也是有一定的前提的。

首先就是饮食,能获取足够丰富的营养物质;其次是运动,中医说动以养阳,现代科学也认为,运动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

因此,春夏两季里,父母不但要为孩子准备更丰盛的营养作为基础,还要保证足够的运动、尤其是户外运动的机会。

婴幼儿还应该多晒太阳,借助自然之阳气,唤醒促发体内阳气的生机,从而为他们的生长提供动力。

还有一个比较隐秘的条件,那就是睡眠。内经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中医说睡眠是身体最好的补药。

现代科学发现,睡眠状态下,体内生长激素的分泌会是清醒时的三倍左右。

因此,充足而规律的睡眠,以及高质量的睡眠,是孩子生长发育的有力保障。比如学龄儿童,每天9小时左右的睡眠,还可以有一小时左右的午睡时间。

而这么做的根据,那就是内经的“天人相应”原则。

比较浅显的说法就是“春夏养阳”,根据四时运气的规律,春天对应厥阴肝风,夏季对应少阴心火,春夏养阳其实就是春夏养心养肝。

其中,肝主“生”而心主“长”,和自然界对应起来的话,春天草木植物发芽抽叶,夏天开花,这就是一种从“生”到“长”的过程。

大致说来,“生”就是从无到有,或者从沉睡到苏醒,而“长”则是从少到多、或者说是从小到大。

但不能忽视的是,中医认为阴阳是互根的,所谓“阳在外,阴之使”,虽然春夏要先养阳,但却又是基于“秋冬养阴”来实现的。

这也就意味着,肝心二脏的根本又在脾肺肾三藏。其中,肾主藏精,为生长之根本,而肺主一身之气,为生长提供清气,脾主生化气血。

虽然春夏养阳是传统养生的主流做法,但这里面又需要结合实际年龄来实现。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用二十岁这个年龄来作为一个分水岭:二十岁之前,春夏养阳养的主要是“生长之机”,生长之机旺盛了,身体的生长发育才有保障。

而二十岁之后,春夏养阳养的主要是其生理功能,比如五脏六腑的功能。这些脏腑的功能如果都正常而强健,这个身体才会有高质量的生活。

简而言之,孩子的春夏养阳,身高是一个外在的标的物,而成人的春夏养阳,体质的增强才是实践的标准。

换句话说,如果把人的一生也对应成一年四季的话,那么,儿童时期也就相当于一年的“春”,二十岁左右则相当于一年的“夏”。

这么理解起来,二十岁前后的养生重点有所偏重,也就很好理解了——春天主要关注“生”(孩子),夏天主要关注“长”(成人)。前者多促成其生化,后者主要在稳固,这就是二十岁前后春夏养阳的区别。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