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彻底替代石油?1克燃料可产生约8吨石油的能量,中国厚积薄发!

小拉谈古论今 2024-10-16 11:13:14

在如今的和平时代,能源安全无疑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有着“工业血液”之称的石油更是最关键的,但是,石油属于一种无法再生资源,一旦出现原料短缺的情况,整个社会都可能陷入瘫痪状态。

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寻找新的可替代能源成为各国的战略性议题,而可控核聚变技术无疑是众多选项中最理想的一个。

好消息是这种仅消耗1克燃料,就能获得8吨石油生成能量的技术,已经被中科院获得了!未来有没有可能实现?

可控核聚变

这些年,咱们在有些技术方面确实是起步比较晚,但是,这并不代表咱们就一定比别人落后,就比如国际公认难题——可控核聚变技术。

可控核聚变与咱们熟知的核裂变有很大的差别,单在释放能量这一方面,它的能量释放效率可以说是达到极致。这是什么概念呢?

形象地说,1克燃料通过聚变产生的能量,就相当于8吨石油所释放的能量。而且,可控核聚变还有着诸多环保优势,在当今全球都在关注气候变化的大环境下,它的这一特点显得尤为重要。

核裂变产生的核废物具有很强的放射性,处理起来难度大、成本高,而且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使其放射性降低到安全水平。

相比之下,可控核聚变产生的核废物放射性更可控,处理起来相对容易一些,这就解决了一个能源发展过程中的“污染”大难题。

可以预见,在未来,如果我们能够成功实现可控核聚变的大规模应用,那么它将彻底改变我们的能源格局。

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将逐渐被替代,我们再也不用担心石油短缺会导致社会运转瘫痪的问题。但是,可控核聚变技术现在还处于理论研究之中,在短时间内还无法应用于现实生活中。

全球难题

可控核聚变其实就是由两个轻原子(氢)融合在一起,然后“变”出一个重原子(氦)。在这个转变过程中,还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这和太阳产生能量的方式一样,相当于一个“人造太阳”。

在意识到核聚变的巨大潜力之后,中国、欧盟以及美国等国家,共同开展核聚变装置研发计划。并且预计在2025年,将在法国建造世界首座热核聚变反应堆。

在可控核聚变的研发进展方面,虽然各国已经有了各种新的研究成果。但要真正实现核聚变的广泛应用,还需要三五十年的时间,才能让这项技术实现商业可用的阶段。

核聚变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可控核聚变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氚的获取与储存问题。自然界中的氚是通过核反应生成的,并且它的存量极其稀少,靠自然提纯是无法获得足够量的氚。

在现代工业中,一般都是通过人工制造核反应来收集氚,但这种方法获得的氚很难储存。而第二个难题,就是在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材料问题。

在可控核聚变的过程中,材料需要承受极高的温度和强烈的辐照,这些因素导致材料必须要有超强的耐高温与抗辐照性能。

目前的材料显然无法满足这种性能,还需要不断提高材料的能力,才能适应可控核聚变现实使用的严苛要求。各个核大国都在努力研发更先进的材料,让它们能够在高温和辐照的环境下依然坚守岗位,为可控核聚变的实现提供现实保证。

只是,这材料的研发已经有数十年了,它仍然未能实现商用,而在这条道路上,“起步较晚”中国的科学家,其实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正在引领全球核聚变的相关研究。

他们基于苏联科学家提出的托卡马克概念,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研发出了“东方超环”。在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技术方面,中国也有自己的独特的优势。

这种技术优势使得等离子体能够在更加稳定和高效的状态下运行,为实现可控核聚变的持续稳定输出奠定了坚实基础。

而强流加速器就像是可控核聚变研究中的“超级引擎”,为整个研究过程提供着强大的动力和支持。在强流加速器研发利用方面,中国已经是领跑于全球。

未来愿景

中国在诸多前沿领域不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人造太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尤为耀眼。“人造太阳”,并非是真的要在天空中再造一个太阳,而是一种基于核聚变原理的高科技探索。

它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功能,为中国的科技发展、环境保护以及医疗事业等带来全新的变革与机遇。咱中国巧妙地运用核聚变的高温及能量集中等特性,用于医疗废物处理这一重要领域。

要知道,医疗废物处理一直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传统的处理方式往往存在效率低、污染大等弊端。而“人造太阳”技术的加入,为医疗废物处理提供了一种高效、环保的全新方法。

能够将医疗废物中的有害物质在高温下迅速分解,使其转化为无害物质,极大的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在国际核聚变舞台上,中国成功跻身全世界最顶级的核聚变项目,并在其中负责主机安装工程的核心施工。

这意味着中国在核聚变领域的技术水平和工程能力,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更让人兴奋不已的是,咱们的第一个空间太阳能电站实验基地,已经在重庆动工建设!

不仅如此,未来中国还计划建设兆瓦级空间太阳能试验电站,这一计划展现了中国在空间太阳能领域的长远规划。

这不仅是中国科研的新极限,更是中国在可控核聚变研究领域,迈出的坚实而有力的一大步。

它让我们离实现可控核聚变的实用化目标更近了一步,仿佛那看似遥远的梦想之光,已经开始逐渐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兆瓦级的能量供应,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或许到那时,电动汽车可以随时随地快速充电,不再有续航焦虑;城市的夜晚可以更加明亮璀璨,能源消耗不再是制约发展的瓶颈。

咱们的科学家预计,在2025年,“强流重离子加速器研究装置”将建成使用。这一装置的诞生,对于重离子惯性聚变研究来说,犹如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动力。

它将推动相关研究不断深入,科学家们将聚焦于扩大聚变规模以及优化能源转换过程,这两个方面可是实现可控核聚变应用的关键环节。

每一次规模的扩大,都意味着我们离实现大规模能源供应更近了一步。而在2030年,我们将有望实现激光惯性核聚变反应,到了2049年,可控核聚变技术有望实现普遍使用。

这同样意味着在2049年之前,我们要建设好核聚变发电站。而根据咱们国家一贯“提前”的发展态势,很有可能在2040年左右,我们就能解决那些关键的技术问题。

其实,除了可控核聚变这个新技术产生的能源,还有很多能够代替石油的清洁能源,只是它们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氢能作为一种已经广泛使用的替代能源,具有热值高的显著优势,这使其在能量释放方面表现出色,如同能源领域的“强力引擎”。

同时,其无污染的特性也为环保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堪称绿色能源的代表之一。但现实情况是,氢能的制备和贮存面临诸多不便,制备过程复杂且成本高昂,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

此外,氢能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也是影响氢能的推广使用的重大障碍。氨能的燃烧产物同样是无污染,在储存方面具备优势,且制备和运输技术较为健全。

不过,氨能在制备过程中能耗高,碳排放量大的问题是它最大的一个弊端。生物质能同样拥有悠久的利用历史,其可再生且低碳的特点,符合当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但生物质能分布广泛,回收困难的现状,恰似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广泛的分布意味着资源丰富;另一方面,回收的难题却阻碍了其规模化利用。

如何有效地收集和利用这些分散的生物质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现实课题。有“液态阳光”之称的绿色甲醇,是利用太阳能、水能和风能等一次能源转换而成的新型替代能源。

它在储存和运输方面表现出色,能如同石油一样,为能源的调配和使用提供了便利。而且,它能消纳西部地区多余电力,对于优化能源结构、促进区域平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但这种能源的价格稍微有些昂贵,还无法完全普及到普通家庭。相比之下,这几种替代能源在各自的发展,都具有自己的利弊点。但可控核聚变技术在成熟使用之后,具备这些代替能源的所有优势,是最为可靠的清洁能源。

结语

相信在未来,中国将继续在可控核聚变等前沿科技领域不断探索、创新,创造更多的奇迹,为人类的美好生活和未来发展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希望。

而中国,也将在这一伟大的科技征程中,继续担当引领者的角色。让我们一起期待中国科技在未来的星辰大海中继续闪耀光芒,引领世界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0 阅读:1

小拉谈古论今

简介:生活不必太高清 很高兴认识大家,多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