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迷茫必看刘邦,第一代大器晚成,草根逆袭的典范

史海闲谈 2025-03-16 19:50:11

人生迷茫,必看刘邦,从一个混吃混喝的街溜子,到问鼎天下的开国之君,汉高祖刘邦仅用7年时间完成通关,上演史上首次草根逆袭的典范,今天就让我们一口气看完这位传奇帝王,跌宕起伏的一生。

游侠岁月:市井里的蛰伏

公元前256年,刘邦出生于沛郡丰邑中阳里,父亲给他取名刘季,也就是刘老三的意思,刘邦这个名字是他称帝后改的,寓意安邦定国,刘邦前半生就是个混混,整天带着一帮小弟四处游荡,蹭吃蹭喝,直到他33岁那年才托关系,搞了个泗水亭长的职务,好歹也算混了个编制,而且都奔四的人了,也没钱娶媳妇,堪称第一代啃老月光族。

尽管刘太公和兄嫂百般规劝,刘邦依然我行我素,心态好到爆炸,这辈子去卷种地是不可能了,卷读书也晚了,或许冥冥之中,他知道自己要干一件大事,除了每天上班打卡,刘邦还有追星的爱好,他的偶像是魏国的信陵君,信陵君礼贤下士,门客云集,江湖上威望极高,他一直想去投靠。

但等他攒齐路费,千里迢迢跑到魏国,信陵君早已下线,白跑一趟,机缘巧合之下,信陵君的门客张耳正在招贤纳士,刘邦便投入其门下,与其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跟着张耳,刘邦学会了驭人之术。

公元前225年,魏国被秦国所灭,张耳被迫遣散了所有门客,刘邦只得打道回府,回家途中偶遇秦始皇出巡,所到之处百姓全都跪地叩拜,看到那浩浩荡荡的阵仗,刘邦感叹,大丈夫该当如此,一颗种子就此悄然埋下,秦始皇万万没想到,是他自己给刘邦种下的这颗种子。

公元前212年,吕公在山东老家得罪了人,为躲避仇家,举家搬到了沛县,吕公和沛县县令关系很铁,刚到沛县便大摆宴席,邀请了许多当地名流,刘邦听说后也去凑热闹,按照宴会的规矩,献礼不满1000钱,只能在堂下就坐,刘邦可不管这些,对着接待的人大声喊道,我贺钱1万,可实际上他裤兜比脸还干净,这一嗓子瞬间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吕公听闻也觉得此人不一般,赶忙亲自出门迎接。

两人一番交谈,吕公对刘邦的谈吐和气质极为欣赏,认定他将来必有大作为,不顾家人反对,执意把宝贝女儿吕雉许配给了刘邦,这一年,刘邦38岁,吕雉23岁,在那个年代都算晚婚了,就这样,刘邦不费吹灰之力,零彩礼娶了个大户人家的千金,当起了大龄赘婿,这吕雉也不是一般寻常女子,性格刚毅,手段狠辣,在刘邦日后的事业中给予了极大助力。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嬴政在沙丘暴毙,秦二世胡亥继位,胡亥昏庸无道,再加上赵高擅权乱政,横征暴敛,鱼肉百姓,各地农民起义如雨后春笋般爆发,身为泗水亭长的刘邦,负责押送刑徒去骊山修陵,押解途中,由于路途遥远,条件艰苦,大部分刑徒都趁刘邦喝醉后逃跑了。

刘邦心想,这样下去可不行,等到达骊山,刑徒都跑光了,自己必然因此获罪,一咬牙,他索性把剩下的刑徒都放了,还说,你们都逃命去吧,我也从此开始逃亡生涯了,其中几个行徒被刘邦的义气所感动,表示愿意跟随左右,就这样,刘邦带着这一小拨人跑到芒砀山,开启了他的创业之旅。

乱世崛起:从沛公到汉王

在芒砀山,刘邦等人靠着打家劫舍,势力逐渐壮大,传说有一天,刘邦带着众人在山中赶路,一条大蛇突然拦住了去路,众人吓得不敢向前,刘邦却借着酒劲拔剑将大蛇斩为两段,这就是著名的斩蛇起义,后来,有人在刘邦斩蛇的地方,看到一个老妇人在哭泣,老妇人哭诉他的儿子是白帝之子,化作大蛇,却被赤帝之子斩杀了,这个故事很快在民间传开,刘邦也因此被视作赤帝之子,众人追随他的决心愈发坚定。

当然,这就是刘邦自己编的故事,毕竟这样更能服众,与此同时,项羽叔侄打着楚国旗号在吴中起兵,各地反清势力纷纷响应,天下陷入大乱,刘邦瞅准时机,与萧何、曹参等人里应外合,带兵拿下了沛县,杀了欺压百姓的县令,在众人的推举下,刘邦被尊为沛公,正式拉起了自己的队伍。

此时的刘邦已经48岁了,在古代这年纪可不小了,但刘邦毫无惧色,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智慧,在乱世中逐渐崭露头角,他四处寻觅盟友,不断扩充队伍,在这个过程中,刘邦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谋士张良。

张良原本是韩国贵族,一心想要复国,为了刺杀秦始皇,不惜散尽家财,虽然刺杀行动失败了,但张良的勇气和智谋,却赢得了不少人的钦佩,刘邦与张良相遇后相谈甚欢,张良被刘邦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决定追随他一起打天下,张良建议刘邦要以仁义之名收拢民心,这样才能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刘邦深以为然,采纳了张良的建议,此后,刘邦率领的军队纪律严明,所到之处对百姓秋毫无犯,赢得了百姓的一致称赞。

公元前208年,刘邦遇到了项梁,项梁是楚国名将项燕的儿子,在反秦势力中威望很高,刘邦觉得项梁势力强大,跟着他能获取更多资源和支持,便率部归附了项梁,在项梁军中,刘邦结识了项羽,项羽力能扛鼎,武艺高强,是个天生的猛将,刘邦和项羽性格截然不同,却彼此欣赏,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然而,他们都没料到,日后会成为争夺天下的死对头,在项梁的带领下,楚军与秦军多次交战,取得了不少胜利,随着战况逐渐向好,项梁渐渐放松了警惕,不久后,楚军在定陶县遭遇秦军主力伏击,项梁兵败身亡,这一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刘邦刚找的大腿就这么没了,同时也让楚军陷入了巨大的危机。

傀儡楚怀王趁机夺走了项羽的军权,同时派刘邦率军直接攻打咸阳,派宋义为主将,项羽为副将,率军北上救援赵国,并约定先入关中者为关中王,刘邦领命后,便率军向关中进发,有了张良的计谋加持,而秦军主力又在北方全力狙击项羽,一路上,刘邦基本没遇到太强的抵抗,势如破竹,接连攻克许多城池。

项羽那边却是发生了变故,主将宋义按兵不动,隔岸观火,引起了项羽的强烈不满,霸王岂能屈居人下,于是兵变斩杀了宋义,完全掌控了楚军主力的指挥权,随后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以3万兵力大破20万秦军,尽显卓越的军事统帅才能,这一仗让项羽一战成名,确立了他在起义军中的领导地位。

公元前207年,刘邦攻入关中,兵临咸阳,秦王子婴献上玉玺投降,秦朝仅仅建立14年而亡,刘邦进入咸阳后,并没有像其他起义军那样烧杀抢掠,而是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秋毫无犯,并废除了秦朝的严刑律法,这一波赚足了民心。

同年12月,项羽率领大军抵达关中,项羽得知刘邦已经先入关中后,十分不服,他的谋士范增认为,刘邦有帝王之相,将来必定会成为项羽的劲敌,建议项羽尽早将其消灭,于是,项羽在鸿门设宴,邀请刘邦前来赴宴,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

楚汉争霸:逆袭的艺术

鸿门宴上气氛剑拔弩张,范增多次暗示项羽动手,而项羽却犹豫不决,刘邦深知自己处境危险,极力向项羽示弱,言辞极为谦卑,表明自己无意与项羽争天下,能当个王就谢天谢地谢羽哥了,项羽这人耳根子软还真信了,再加上项伯的暗中保护,最终放过了刘邦,在樊哙、张良等人的协助下逃过一劫。

这一年,刘邦50,鸿门宴上放下尊严,向26岁的项羽跪地称臣,出身寒微不是耻辱,能屈能伸,方为丈夫,鸿门宴之后,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又分封了19路诸侯王,刘邦被封为汉王,虽然心中不满,但他明白自己此时的实力,还无法与项羽抗衡,只好暂且忍耐,领兵进入汉中。

在汉中,刘邦并未消沉,而是积极招兵买马,发展势力,在萧何的引荐下,他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原本是项羽的部下,但一直不得重用,于是便投奔刘邦碰碰运气,刘邦此时认识韩信仅仅三个月,而韩信又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履历,这就是刘邦的过人之处,总能从善如流,知人善用,主打一个听人劝、吃饱饭。

公元前206年,齐国的田荣对分封不满,宣布自立,项羽得知后派兵前去镇压,顺便杀了吉祥物楚怀王,刘邦采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迅速击败章邯大军,重回关中,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便完成了华丽转身,还定三秦,接着,刘邦以给楚怀王发丧为由,联络各路诸侯公开声讨项羽,拉开了4年楚汉相争的序幕。

刘邦趁项羽围困齐国之机,率领诸侯联军56万,一举攻占了西楚国都彭城,这突如其来的胜利,让刘邦有些飘,天天和诸侯们喝酒庆祝,放松了警惕,项羽得知彭城失守后,勃然大怒,亲率3万骑兵火速回援,项羽的军队战斗力惊人,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直插联军的要害,在项羽的猛烈攻击下,56万联军瞬间土崩瓦解,刘邦大败。

逃跑途中,刘邦为减轻马车重量,甚至几次将儿女踢下车,多亏夏侯婴多次相救,这一行为也让刘邦饱受争议,有人觉得他太过狠心,为求自保不惜牺牲亲人,彭城之战的惨败,让刘邦认清了与项羽的差距,但他毫不气馁,重新调整战略,依托关中地势和蜀地资源,与项羽展开了长期对抗。

此后,楚汉双方互有胜负,战争陷入僵持阶段,公元前204年,韩信在潍水之战中歼灭齐楚联军,派灌英领军直奔彭城,对项羽形成包围之势,项羽无奈,被迫与刘邦签订条约,以鸿沟为界平分天下,东归楚、西归汉,刚签完和平协议,本该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张良却认为这是歼灭项羽的良机,听劝的刘邦立马背弃盟约,率军从背后追击楚军。

为避免重蹈覆辙,再次让项羽上演突围好戏,刘邦给韩信、彭越、英布等猛人画了个大饼,布下天罗地网,十面埋伏,与项羽在垓下决一生死,汉军以韩信为主将,采用诱敌深入战术,将楚军与项羽的前军分割包围,楚军人数不占优势,导致大败。

随后,韩信又让汉军夜里上演四面楚歌,楚军思乡厌战情绪蔓延,军心大乱,项羽见大势已去,带着800精锐骑兵突围,逃至乌江时,项羽身边仅余28人,乌江亭长劝项羽渡江回江,召集人马东山再起,项羽却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送别虞姬后自刎身亡,一代英雄就此落幕,天下再无人能与刘邦般手腕。

帝国奠基:统治术的革新

历经7年,刘邦终于君临天下,因曾被封为汉王,封地在汉中,且汉有浩瀚广大之意,刘邦定国号为汉,史称西汉,从一个小小的亭长一跃成为天下之主,刘邦用一生书写了一段波澜壮阔的传奇,他登基后兑现承诺,分封了韩信,彭越等七位异姓诸侯王,但这些异姓王势力太过强大,随便单拎一个出来,都能轻松将刘邦胖揍一顿,他心里明白,早晚要出事。

公元前200年,北方匈奴侵犯边境,刘邦御驾亲征,却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史称白登之围,最后还是依陈平之计,贿赂匈奴单于的燕使才得以脱身,这一战让刘邦意识,汉朝新立国力不足,一时半会儿难以与匈奴抗衡,便推行和亲政策,暂时稳住了北方,解决了外患,之后,刘邦腾出手来准备解决异姓王。

公元前195年,刘邦先后铲除韩信、彭越等人,将各大封国转至刘氏宗亲手中,然后又召集列侯诸将,举行了著名的白马之盟,约定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同年,在讨伐英布时,刘邦不幸中箭受伤,回到长安后,伤势日益加重,几个月后在长乐宫与世长辞,享年62岁。

总结:从市井浪子到开国雄主,刘邦的传奇印证着中国历史特有的草根韧性。他不懂兵法却善用良将,出身微贱却深谙人心,屡战屡败却愈挫愈勇。在知天命之年完成人生逆袭,用七年时间重构天下格局,这种传奇不仅属于历史,更属于读到这边文章的每个迷茫者:人生从无既定轨迹,英雄何须问出处,大器从来可晚成。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