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罕走廊如何建设,我们说了算,塔利班苦等中国多年终于有了答案

绪闻世界 2025-04-26 03:50:17

近日,阿富汗媒体传出消息称中国或将在年内开放瓦罕走廊,引发广泛关注。这条连接中阿两国的古老通道,正成为检验双方战略互信的新试金石。

瓦罕走廊全长约400公里,其中在中国境内约100公里。这条通道若能开通,理论上可将中阿陆路运输距离缩短约800公里。但现实情况要复杂得多,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恶劣,每年仅有5个月可通行,冬季气温低至-30℃。另外,这条通道基建成本高昂,每公里道路修建成本是平原地区的3-5倍。即使建成,运输效率也大为受限,大型货车通行困难,预计初期年货运量不超过50万吨。

比如塔吉克斯坦的帕米尔公路,同样地处高海拔地区,每年维护费用高达2000万美元,但货运收益仅能覆盖成本的30%。这样的前车之鉴,让中国在决策时不得不慎之又慎。对我们而言,开放边境首先要确保国家安全。当前阿富汗境内仍存在多个恐怖组织:比如巴基斯坦塔利班组织,在2024年发动恐袭次数同比增加40%;还有"东伊运"残余势力,仍在阿北部活动;以及ISKP分支,2024年已制造多起爆炸事件。

最新情报显示,这些组织正试图向中亚地区渗透。今年3月,塔吉克斯坦边防军就在瓦罕走廊附近击毙5名试图越境的武装分子。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保持谨慎态度。

塔利班执政近三年来,内部矛盾日益凸显。首先面临权力斗争,阿洪扎达与哈卡尼派系矛盾公开化;其次是治理乏力,2023年阿富汗GDP增长率仅1.5%;还有一点,是塔利班政府反恐不力,联合国报告指出塔利班与部分极端组织仍有关联。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塔利班内政部突然撤换6个省的安全长官,暴露其内部管控力不足。这种局面下,我们很难完全相信对方的安全承诺。相比风险较高的瓦罕走廊,我们中国更倾向于通过现有通道加强与阿合作。比如中巴经济走廊,我们已投入250亿美元,年货运量超1000万吨;再比如中亚-中国天然气管道,D线建设正稳步推进;还有伊朗恰巴哈尔港,完全可作为阿富汗的出海。2024年5月中国与巴基斯坦同意将中巴经济走廊向阿延伸。这种"曲线联通"方案,既能规避安全风险,又可实现三方共赢。我们国家的总体意图是,未来瓦罕走廊开放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是试点阶段(2025-2026),可以进行限定开放,试行小额贸易;第二步是评估阶段(2026-2028),完善监控体系,评估安全风险;第三步是全面开放阶段(2028年后),可视阿富汗局势发展而定,但关键转折点在于塔利班能否在2025年底前清剿境内恐怖组织营地,建立有效边境管控机制,保持内部政治稳定。

瓦罕走廊博弈本质上是发展与安全的平衡艺术。中国既看到这条通道的战略价值,也清醒认识到潜在风险。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过程中,这种审慎务实的态度尤为可贵。对塔利班而言,与其急于求成,不如先夯实基础:完善治理、打击恐怖主义、维护稳定。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赢得邻国信任,打开共同发展的大门。

0 阅读:34

绪闻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