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一段时间,有个学生感叹:为什么身边有那么多人弄虚作假,但却混得风生水起,觉得做一个正直的人啊,实在是太难了,我们每个人都有类似的感受,装着做好人与真做好人,难度完全不一样,在我们肉眼可见的经验世界里,诡诈遍行于世,不义随处可见,厚黑之学,以成功学的名义为无数人信奉。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有篇著名的短篇寓言《黑羊》,描写了在一个人人都彼此欺骗的社会,诚实的人反而成为害群之马,最后被饿死的故事,在《理想国》中怀疑主义者格劳孔,将正义与不正义的逻辑推到极限,一方坏事做尽,流芳百世,拥有最正义的名声。另一方则好事干尽,身败名裂,受尽折磨而死,死后还遗臭万年。人应该做一个真正正义的人,还是做一个假装正义的人?承受不义,还是行不义,经验世界无法给人自洽,它所提供的永远只是相互矛盾的答案。王阳明得罪了大太监刘瑾被贬,他彻底明白了格物的根本意思,格物的根本不是通过对外部世界的探究去认识天理,而是对个人内心的认识来探究天道,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取恶是格物,这也许和苏格拉底所说的认识你自己也有相似之处,只是个人内心也会是一种经验化的东西,里面有善与恶的混杂,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因此人们必须等待着一种奇迹,从经验走向超越,从洞穴跃至洞外,跳出个体的经验,认识到人心中的良善,人皆有恻隐之心,不过是人类的出厂设置,我们为什么饱含泪水,这不是被他人所感动,我们只是被自己感动,因为内心早已种下了良善与正义的种子,当心弦被拨动,我们的泪水便夺眶而出,王阳明有首诗:无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这个世界并不完美,所以我们要追求完美,在经验世界中,我们画不出完美的圆,但在洞穴之外,完美的圆是存在的,王阳明临终之际,弟子问他有何遗言,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王阳明死后,皇帝下旨封了王阳明的心学。经验世界,原本就只有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跳出经验,走出洞穴,我们才能获得内心的自强,获得知行合一的力量。
2、你一听到自由你就热血沸腾,但你真的知道什么叫自由吗?孔夫子说:随心所欲不逾矩,而且孔夫子说的是70岁,你现不到20岁,你就想要自由,而且还没有一个矩。我们是会毁灭于我们所憎恶的东西还是毁灭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我们会毁灭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因为那些东西太爽了,我觉得如果没有限制,我一天玩手机能玩到手机没有电,甚至开始借助充电宝,慢慢地我们就沦为自己欲望的奴隶,我们在放纵中觉得我们享受了自由,但其实你慢慢地就被欲望奴役了。
3、投资的尽头是收租,金融的尽头是放贷。
4、我读得了圣贤书,却管不了这窗外事,心生怜悯是我,袖手旁观也是我,共情是我,无能为力也是我,这情绪像尖刀一样不停的刺痛我。
5、你认为我低微,瘦小,贫穷,不美,我就没有灵魂也没有心了吗!
6、梅拉宾法则: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人的情感和态度,约有 7% 来自于语言,38%来自于声音,剩下的55%来自于非语言表达,包括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