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俄承认朝入局俄乌冲突?在叙利亚变天后,北约秘书长说了句啥

鴻战雁 2025-01-07 02:55:37
其一、从第二次车臣战争说起

普京为何成为俄罗斯领导人,其实就是叶利钦的“托孤”之举。

叶利钦认定普京不仅能拯救俄罗斯,还能保住自己及其家族的利益。

叶利钦又是如何判断普京有如此非凡的才能?

就是因在普京主导下(当俄罗斯总理之时)打赢了第二次车臣战争,彻底扭转了俄罗斯在车臣问题上的颓势。

回顾第一次车臣战争,俄罗斯竟然被车臣武装打得狼狈不堪,最终被迫签署了停火协议。这个失败几乎让整个俄罗斯政府都陷入了耻辱和困境。

而第二次车臣战争,普京不仅在军事上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还挽回了俄罗斯的尊严和国家形象。

对于普京而言,这场胜利不仅仅是一次军事胜利,更是他个人的立威之战,同时也是俄罗斯摆脱困境,走出泥潭的关键一战。从那一刻起,普京的命运和俄罗斯的未来,几乎是紧密相连。

如果第二次车臣战争最终没有胜利,或者普京选择放任车臣问题,继续“苟延残喘”,恐怕又一次面临解体的命运。

在那时,普京说服叶利钦出兵车臣的理由相当直接且坚决:车臣已经沦为匪徒和宗教极端分子的巢穴,成了外部势力侵略和内部颠覆的前沿阵地。如果此时不采取行动,未来的损失只会更大。普京坚定地表示,不管车臣的武装藏身何处,俄罗斯军队都将将其彻底消灭。

回顾这段话,是否感觉有些似曾相识?

2022年他发动俄乌冲突时的核心理由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1.乌克兰已成为分裂俄罗斯的温床;

2.从利益的角度看,长时间拖下去只会更痛苦,不如速战速决。

从这一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第二次车臣战争,无疑是普京的立威之战,是俄罗斯摆脱困境的关键之战。

而当前的俄乌冲突,则可能成为普京的“最后一战”,也是俄罗斯未来命运的生死之战。——这可并非是危言耸听……

其二、朝鲜入局俄乌冲突

在俄乌冲突的过程中,俄罗斯的表现可谓“乏善可陈”,甚至可以说是相当失望。

开战初期,本打算快速闪击基辅,结果却被乌克兰顽强反击,迫使军队撤退,紧接着爆发了普里戈任的内乱,局势一度异常混乱。

但随着巴以冲突的爆发,美国被牵扯其中,俄罗斯重新抓住了机会,并迅速在非洲和美洲展现了存在感——比如,尼日尔成功驱逐了美国和法国的势力,又在古巴进行大规模军演,仿佛重新找回了些许自信。

而普京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叙利亚局势突然被西方势力突破,俄罗斯在中东的影响力几乎被一扫而空,连带着在非洲的影响力也受到了牵连。毕竟,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基地是其向非洲投送军力的重要中转站,失去这一据点,无疑大大削弱了俄罗斯的全球战略部署。

在这一系列的挫折之后,外界的唱衰声此起彼伏,许多人开始怀疑俄罗斯的前景,认为它必败无疑。

从俄乌战场到中东战线,俄罗斯似乎从未打出过一次漂亮的胜仗,反而在多个战线受制于美西方的强大压力,胜利的曙光似乎愈加渺茫。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朝鲜突然入局俄乌的消息,就出现了:24年12月14日,俄罗斯媒体首次报道了朝鲜特种兵部队参战的情况,“朝鲜特种兵以极为迅猛的态势冲了进来。”并且“朝鲜特种部队决意不在库尔斯克州抓捕乌克兰军队的俘虏”……

同日,乌克兰方面公开了一批据称是朝鲜特种兵向乌克兰军队阵地冲锋的画面……乌克兰军方也确认,在库尔斯克州方向有朝鲜特种兵部队进攻乌克兰军队阵地。

朝鲜士兵首次在俄乌冲突中正式亮相,而且还交出了合格的成绩。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俄罗斯突然间公开承认,朝鲜真的参与了这场冲突?

在此之前,俄罗斯一直对朝鲜士兵的介入采取了模棱两可的态度,甚至用“含糊其辞”来搪塞这件事。那么,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样的玄机呢?

其三:叙利亚变天的威力

叙利亚的局势变动,不仅是伊朗的无能溃败,更是俄罗斯为了保全大局而做出的“弃车保帅”之举。

对俄罗斯而言,为了打好俄乌冲突,甚至连库尔斯克这样的本土重地都能暂时放手,让乌军(和北约)占领,更别提远在中东的叙利亚了。

叙利亚变天后,对俄罗斯最大的威胁有两个。

第一个是,若叙利亚内的俄罗斯军事基地被驱赶出去,那就意味着对土耳其失去了制约。若土耳其跳入美西方怀抱,打开黑海,那么俄罗斯就意味着腹背受敌!

第二个是,若伊朗投降了美西方,或被美西方打崩,那么就意味着里,俄罗斯的“里海防线”,彻底崩盘——美西方必会通过中亚、高加索方面进行进攻和威慑,实现东西夹击的战略!

一个国家单挑美西方,这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历史上只有在抗美援朝时做到了。

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鏖战这么久,显然并没有那样的实力。要是俄罗斯真有那本事,怎能眼睁睁看着叙利亚变天?怎能允许库尔斯克被偷袭?

那么,俄罗斯怎么办?

显然,不得不收缩兵力,集中资源在俄乌前线作战,这也是为何不得不放弃叙利亚的原因。与此同时,为了弥补局势的失衡,俄罗斯只能亮出一张强有力的外援牌,从以往的围猎和反围猎转变为“组团作战”。

于是,朝鲜入局的消息就这样官宣了。

其四:北约秘书长的一句话

若是不信,好,那就看看北约秘书长,在叙利亚变天后是咋说的。在2024年12月13日,也就是叙利亚刚变天之后,北约秘书长吕特,在欧洲卡内基基金会发表了演讲,其中有这么一句,

“从布鲁塞尔出发,开车一天就能到达乌克兰……这就是俄罗斯炸弹坠落的地方和我们之间的距离,也是伊朗无人机飞行的地方和我们之间的距离。而在不远处,朝鲜士兵正在开炮……”

那么他这句是啥意思?

北约秘书长的发言,看似文雅、委婉,但翻译成大白话其实就是:各位北约成员国,赶紧加大军费支出,因为我们要和俄罗斯集团干一场硬仗了——

结果他话音刚落,乌克兰军队(北约支持)就开始在库尔斯克发动反攻了。这个举动,实际上意味着北约和俄罗斯的摊牌已经开始,且似乎双方已经分好了工。

美国和以色列则重点瞄准中东,力图突破土耳其和伊朗的防线,只要突破一小步,局势就可能发生巨变。

北约和乌克兰这组合拳,在乌东前线死磕到底,还在库尔斯克反攻——看上去是不是像是美西方要和俄罗斯拼个你死我活?

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其实他们的目的,根本不是真的想跟俄罗斯硬碰硬。更大的图谋是什么呢?

无非就是想拿到筹码,等特朗普一上台,逼俄罗斯签个停战协议。

为什么这么做?

因为美国和北约虽然嘴上喊得凶,但他们并不敢真正跟俄罗斯打死磕。因为有个大人物——中国,稳得像座大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于是,美国就把大部分兵力,差不多六成,都集中在东大附近。就怕俄罗斯一出事,他们抽不出手来,如果这时候东大趁机出击,反手摘了桃子,所以,北约和乌克兰的反攻,看似是摊牌,实际上不过是美西方的一种极限恐吓罢了。

但能不能实现,还得看中国的态度。没错,这就是为什么大家总说“东大是世界稳定、和平的压舱石”——有东大在,谁敢轻举妄动?

0 阅读:29

鴻战雁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