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需求,英仕派打脸鸡肋派

新汽车 2025-04-10 12:13:19

作者|杨 璐编辑|李国政出品|帮宁工作室(gbngzs)

智能驾驶失效、电子钥匙失灵……近期,智能汽车发生了不少功能“失智”现象,轻则影响行程,重则车毁人亡。

进入2025年以来,随着DeepSeek爆发、汽车智能化浪潮席卷,一时间AI元素占领了大家的视线,类似“买车没智驾,等于诺基亚”的调侃充斥车圈。但从买车、用车的角度来看,汽车智能化远未强大到让人放心的程度。

“我买车就是朝着智能驾驶辅助去的,但每次使用自动泊车功能时,都不如自己停车入位。另外,在高速路上打开智驾辅助,我心里总是不踏实。”车主高先生说。

还有人反映自家智能电动车的功能很鸡肋:“全景天幕夏天很热,买车时被看星星的广告欺骗了。”“车机界面太复杂,语音不顺畅,通常是鸡同鸭讲……”

知名市场研究公司J.D.Power的数据显示,约83.28%的用户表示期待高阶智能驾驶辅助功能,但更多人(83.99%)表达了它对安全性与法律责任的深度担忧。

国外市场亦如此。据美国汽车协会(AAA)近期调查结果,消费者对自动驾驶汽车的信任度,从2024年的9%上升至现在的13%,仍有61%的驾驶员对自动驾驶汽车感到害怕。此外,消费者对技术持续发展的热情,也从18%下降至13%。78%的美国人希望主机厂优先提升汽车安全系统。

今天的消费者究竟需要一辆什么样的汽车?

安全技术可信赖、新增功能可适用、普惠价格可接受,这些才是普罗大众真正看中的购车要素。综合来看,合资车企在这些方面占有核心优势,它们多年来的技术积累和对质量的把控能力,以及完善的售后服务等,短时间内其它车企无法复刻。

本田品牌就是这样。它遵循长期主义的发展理念,在智驾成风的当下,并没有盲目激进求新,不强调新功能有多么神奇,依旧着眼于提升驾乘体验的安心与舒适——而这些正是绝大多数消费者所需要的。

比如雅阁,自1999年进入中国,26年来总销量超340万辆,与国内轿车市场一同成长,成为百万家庭的经典选择。

雅阁的兄弟车型——英仕派,与其同宗同源,技术和品牌一脉相承,安全可靠性不相上下,只是英仕派更需要、更值得被看见。

智能化恰到好处

当前,汽车智能化技术正处于过渡阶段,新技术的研发与量产之间存在距离,量产与使用之间亦有距离。在“听到的”和“用到的”之间,消费者需要清晰地判断。

首先,现在的智驾功能仍是辅助工具,无法代替人类司机。

2016年,特斯拉一位车主在美国使用Autopilot辅助驾驶功能时,系统未能识别白色厢货车而直接撞了上去。即便经过近10年发展,业内诸如此类的问题仍没有被解决,现在仍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目前,国内所有消费级的乘用车智驾系统均处于L2级别(自动驾驶技术按自动化程度分为L0-L5),只能起到辅助司机驾驶的作用,远远不能匹敌人类的驾驶水平。

其次,大多数智能功能与用户需求脱钩。

如一些车主所言,自动泊车、语音助手等功能表现不尽人意,还不如没有。“就是在难停的车位,我才需要系统帮忙,但它要清晰完整的停车线才行,但这种情况下,我自己停反而更快。”高先生表示。

很多时候,智能化处理不同场景,在演示环节的表现与实际使用大相径庭,甚至系统还可能给驾驶者带来麻烦,因此难以获取大众信任。毕竟大多数人的初衷是选一款出行工具,视安全驾控为根本,其它则为次要。

最后,智能化往往伴随着高溢价。

比如,具备城市NOA功能的车型基本上在20万元左右,随着功能迭代或选配,还需额外付费。特斯拉FSD(智能驾驶辅助功能)进入中国后售价6.4万元,且车主在几年前就为该期货买了单。华为乾崑智驾高阶功能包一次性购买价格为3.6万元。

根据汽车行业市场研究公司杰兰路的调查,在购买35万元以上车型的消费者中,将智能驾驶作为购车原因的比例约为三分之一;购买20万-30万元车型的消费者中,这一比例在四分之一左右。这意味着,越看中智能化要素的群体,所选的产品价格越高。

此外,由于车型更新速度加快,往往是消费者高价购买的智能化配置还没用多久,下一代车型就已换代升级,让老车主深感背刺。由此一来,消费者承受了智能汽车的双倍溢价。

基于这些规律,本田对智能化另辟蹊径。

在复杂多变的车市中,本田特别是东风本田一直保持定力,尊重技术。人们通常认为合资车企的智能化步调迟缓,其实,在匹配用户的真实需求方面,东风本田遵循“恰到好处”的原则。

20多年来,雅阁经久不衰,是因为它的迭代与消费需求保持同步,东风本田的旗舰轿车英仕派也一样。

最新的2025款英仕派燃油版,进一步升级了智能化能力,增加了Honda SENSING 360+安全超感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具备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员异常应对、离车安全预警等功能。

现在,人类司机仍然是安全驾驶第一责任人,其它功能都是辅助。比如在高速驾驶场景下,英仕派搭载的Honda SENSING 360+安全超感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聚焦行车安全,能很好地减轻驾驶员的操控负担和心理压力。

▲DMC驾驶员状态感知系统

这个系统还能监测预警驾驶员的健康。一旦驾驶员出现异常姿势、闭眼、没有握住方向盘等情况时,英仕派会自动开启警示灯,并辅助减速、停车,同时呼叫紧急救援中心。

而“离车安全预警”功能可以检测侧后方来车,提醒驾驶员注意。

这些功能在英仕派车主日常驾驶中的使用频次很高,很多人反映是“真正实用的安全功能”。

“科技平权”不走捷径

2025年一开局,“高阶智驾”“智驾平权”等词汇就充斥于汽车产品传播,反映了汽车产业对新技术的渴望与追求。然而,真实情况却是:现阶段,大家仍然只是智能化的尝鲜者。

在汽车发展的一百年多年里,很多技术如自动变速器、涡轮增压等,一开始也是只在少量的昂贵车型上搭载,经过数十年发展后才普及。

早年间,本田发动机技术应用在摩托车上,而后搭载到汽车上并大规模应用,本田还开创了VTEC可变气门、缸内直喷等划时代的技术。汽车江湖一向称之为“技术本田”,其背后是本田持续不断地技术投入和积累——在智能化领域也是如此。

抛开车企营销噱头,当下谈“智驾平权”为时尚早。“想一夜之间把智驾做到很安全是不可能的,这不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不久前,某主机厂掌门人警告行业,“安全才是智能化平权的前提。”

对英仕派而言,安全是实现所有科技平权的第一要务和核心出发点。

任何功能推出前,都要首先守住安全底线。谁在这方面做得好?“德系、日系品牌我都卖过,如果你想选放心可靠的,那就选本田。”一位4S店资深销售顾问对帮宁工作室表示,“本田的故障率很低。你看看二手车报价,就知道它的保值率有多高了。”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英仕派的3年保值率约70.74%,雅阁约79.86%,均处于B级轿车排名前列。整体来看,本田品牌的平均保值率接近60%,比多数新能源汽车品牌高10%左右。

去年8月,英仕派(260TURBO 精致版)在中汽公司汽车测评管理中心的测评中,拿到88.8%的综合得分率,获得C-NCAP五星安全认证。其中,乘员保护板块得分率为92.09%,行人保护板块得分率为85.51%,均超测评平均水平,而且,它的主动安全板块得分率为82.95%。

沿袭安全基因,为满足智能电动汽车消费者,2023年英仕派推出插混车型,搭载2.0L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和本田第四代i-MMD智能插混系统。

▲本田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

这个系统被誉为“混动天花板”。它能智能识别、覆盖多种工况,绝大部分情况下以电机驱动,发动机只以最高热效率发电;高速巡航时,则发动机直驱,以时刻保持高效能。在媒体的续航测试中,其纯电续航可达132km,但标称WLTC工况为82km,是真的“反向虚标”——这很符合英仕派惯有的低调态度。

安全之后,价格平权。从今年1月开始,东风本田推出的购车活动中,英仕派终端价格为12.58万元起,比原官方指导价优惠近6万。近期在北京一家东风本田4S店内,销售顾问表示英仕派的价格比雅阁更实惠,基础版裸车价可优惠至11万元左右。

还有销售顾问表示,英仕派的产品品质、安全技术与雅阁无异,只是英仕派面世的时间更晚一些,其实在外观、价格等方面,英仕派更超值。

“上午有对年轻夫妻一过来,就看上了英仕派的外观,特别是黑车身加黑轮毂,包括后视镜、小鸭尾都是黑色的,有点黑武士的风格。”上述销售顾问说,英仕派的车型显得更年轻、更运动。

不分年龄、不分地域,所有购车者对汽车安全可靠的追求都是一样的。只是2025年市场上爆发了智能化狂潮,而且,传播功能的声音盖过了消费者的实际用车诉求,有的车主还成了利益牺牲者。

智能化是汽车产业前进的方向,但发展过程中肯定有很多波折和反复。从这一点出发,本田一直强调“以人为本”,值得信赖——正如英仕派,在消费者眼中,它并非单一维度的强者,而是没有短板的“智价比”标杆。

0 阅读:4

新汽车

简介:有品质的汽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