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将普什图尼斯坦一分为二,给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埋下隐患

世界纵横 2025-02-14 12:28:57

英国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位于欧洲西北部,面积约24.41万平方公里。英国历史上是世界最强大的殖民帝国,鼎盛时期的总面积达到了3400万平方公里。当时英国的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地,因永远有太阳照射之地,号称日不落帝国。

英国历史上统治面积广阔,英国的统治给世界很多地区留下了边界纷争,被称为“世界搅屎棍”。现在世界上的很多纷争都和英国有关,比如巴以冲突,印巴冲突。巴勒斯坦地区曾被奥斯曼帝国统治,一战后,奥斯曼帝国战败瓦解,巴勒斯坦地区成为英国委任统治地。英国支持犹太复国运动,为欧洲犹太人向巴勒斯坦地区迁徙提供便利。二战后,美英支持巴以分治,可以说以色列的建立得到了英国很大帮助。

此外还有印巴冲突,印度和巴基斯坦历史上都是英属印度的一部分,1947年,英国最后一任印度总督提出印巴分治方案。英国在印巴分治的过程中,给印度和巴基斯坦埋雷,制造了很大的隐患。比如英国给予各个土邦自主加入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权利,克什米尔王公在加入印度或者巴基斯坦的过程中犹豫不决,酿成了印巴克什米尔纷争。直到现在克什米尔问题仍然是印巴主要矛盾之一。英国不仅给印巴埋雷,还给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留下隐患,导致印巴分治后,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矛盾重重。

第一,英属印度的威胁。1600年,英国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批准了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的东方贸易权。凭借这一权利,东印度公司开始了对印度的殖民活动。到1615年,东印度公司已经在印度建立了多个贸易据点,印度莫卧儿帝国为了得到来自欧洲的商品,默认了东印度公司的所作所为。

1757年,东印度公司在普拉西战役中击败了莫卧儿帝国孟加拉省的地方长官,孟加拉地区沦为了英国的保护国。英国以孟加拉为基地,从沿海到内陆,逐渐征服了整个印度。英国控制印度之后,为了保障印度的安全,开始向西北扩张。

印度这块土地,北部到达喜马拉雅山,南部深入印度洋,西北为兴都库什山脉。印度历史上不断遭遇外敌入侵,这些外敌基本都是通过兴都库什山脉的开伯尔山口侵入印度。因此英国控制印度之后,决定将开伯尔山口纳入英印版图。

当时开伯尔山口位于普什图尼斯坦境内,所谓普什图尼斯坦,指的是普什图人生活的地方,位于现在阿富汗东南部和巴基斯坦西北部。普什图人是现在阿富汗的主体民族,作战勇猛,而且控制着开伯尔山口这一通往印度的门户,被英属印度视为巨大威胁。

第二,英国进攻。为了保障英属印度安全,英国人决心拿下开伯尔山口。1838年11月,英印军队侵入普什图尼斯坦地区,1839年4月,英印军队通过开伯尔山口,逼近喀布尔,阿富汗国王向英国投降。

英印军队占领喀布尔两年,遭到了阿富汗人的不断反抗,1841年,阿富汗普什图人发动喀布尔大起义,英印军队1.65万人被迫撤离喀布尔。阿富汗普什图人沿路追杀,英印军队损失惨重,印度本土军队全军覆没,只有少量英国军队逃回了英属印度。通过这次战争,普什图人给英国人造成了战争阴影,英国下定决心,必须消除这一威胁。

1878年,英国发动第二次入侵阿富汗战争,阿富汗国王投降,被迫和英国签订丧权辱国的《冈达马克条约》,规定阿富汗的外交由英国人控制。此后英国开始向喀布尔派遣外交专员,控制阿富汗的外交,开伯尔山口地区也被英国驻军。1879年9月,喀布尔再次爆发大起义,英国驻扎官署被围,英国损失惨重,在第二次抗英战争中,阿富汗普什图人英勇抗敌,给英国侵略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英国畏惧普什图人,坚定了拆分普什图尼斯坦的决心。

1893年,英属印度外交大臣杜兰德划定了一条线,作为英属印度和阿富汗的分界线。在英国的武力威胁下,阿富汗国王阿卜杜勒·拉赫曼被迫接受了杜兰德线。这条线将普什图尼斯坦一分为二,包括开伯尔山口在内的普什图人聚居区被划入英属印度。这为后来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纷争埋下了隐患。

1947年印巴分治后,巴基斯坦独立,杜兰德线以东的普什图人聚居区成为巴基斯坦领土。阿富汗大国民议会随即宣布,废除1893年英国与阿富汗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拒绝承认杜兰德线。阿富汗试图收回划入巴基斯坦的普什图人聚居区,遭到了巴基斯坦的反对,两国边境地区一度剑拔弩张。为了对抗巴基斯坦,阿富汗还一度倒向印度,比如在第一次印巴战争中,阿富汗就支持印度。现在普什图族约占阿富汗人口的40%,约占巴基斯坦人口的15.42%。开伯尔山口也成为了巴基斯坦的战略要地,从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到巴基斯坦普什图省首府白沙瓦的公路由此经过。

0 阅读:1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