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打开近几年的人口数据报告,在人口增量为负的那几个省份里面,你一定会发现那个近十年来人口持续减少的省份——黑龙江。
还记得2016年,一则“黑龙江一年人口减少一百万”的消息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虽很快被证明是谣言,可谁能料到,如今复盘人口数据时发现,现实远比当初的谣言更为惊人。
过去十年间,黑龙江人口锐减七百多万,连曾经唯一的千万级人口城市哈尔滨,现如今人口也在不断流出中。
我们不禁要问,黑龙江这片曾经充满活力的土地,究竟经历了什么?为何人口下降如此夸张呢?
曾经也是人口大省
其实曾经的黑龙江省人口算是全国排行数一数二的,在建国初期,黑龙江凭借着独特的地缘优势,靠近前苏联,获得了大力发展重工业的契机。
那时候,黑龙江就是国家工业发展的排头兵,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共和国之子”。
就拿大庆来说,大庆油田的开发,让这片土地一夜之间成为了全国瞩目的焦点。
大量的石油从地下被开采出来,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全国各地,为国家的工业建设提供了强大的能源支持。
除了石油产业,黑龙江的煤炭、林业等资源型产业也发展得如火如荼。
鸡西、鹤岗等城市,因为丰富的煤炭资源,成为了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
与此同时,黑龙江广袤的黑土地也吸引了众多农业开发者,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粮食产量逐年攀升,成为了国家的大粮仓。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黑龙江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
年轻人怀揣着梦想和热情,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希望能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他们有的成为了产业工人,有的投身到农业生产中,为黑龙江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然而,时代的发展总是充满了变数。
曾经人口大省的黑龙江如今也面临着人口流失的困境。
根据统计,黑龙江省平均每年流失将近6万人口,情况相当严峻。
而这一现象,从2010年就开始显现,当时黑龙江省人口达到了3833万之后就开始持续下降,而且下降率也一年比一年多。
现如今依照最新数据显示,黑龙江省的常住人口为3062万人,但是这一数据是在2023年末统计的,如今已经到了2025年,数据可能会比现在还要低。
算了算从2010年到2023年这在短短的十三年里,黑龙江省的常住人口总共减少了700多万人。
这个数字很是让人吃惊,那这背后,究竟有什么样的原因呢?
黑龙江人口持续下降的原因
这就得要从改革开放时期开始说起,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国家经济发展重心逐渐转向高科技和轻工业。
曾经辉煌一时的黑龙江重工业,在这个新的时代浪潮下,逐渐显露出疲态。
这就导致很多工厂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的进行改革,下岗潮也汹涌而来。
无数的工人在一夜之间失去了工作,生活陷入了困境。
许多下岗工人为了生计,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寻找工作机会。
就这样,黑龙江人口流失的大幕缓缓拉开。
再加上黑龙江的冬天,十分的寒冷而漫长。
每年从 10 月份开始,就陆续迎来降雪,气温也会急剧下降。
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冬天的气温常常会降到零下三十多度。
这样的低温天气,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考验。
每到冬天,为了抵御严寒,家里不仅要烧大量的煤炭取暖,而且出行也非常不便。
考虑到孩子的成长和生活的舒适度,很多人就从黑龙江搬离出去,去了其他城市。
除此之外,黑龙江的人均工资也非常低,这也是导致人口流失的重要原因。
根据统计,截至2023年黑龙江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年平均工资为95750元?,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年平均工资为47281元。
但是其他南方省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20698元,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8340元。
同样是给人打工,谁不想去工资更高的地方呢,这就导致了黑龙江人才的流失。
而人口的大量流失,直接导致了黑龙江人口的负增长。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4》最新公布的数据,2023年黑龙江省以人口出生率2.92%、自然增长率 -6.92%,垫底于全国31个省份。
这一严峻的人口形势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也意味着,未来黑龙江的人口数量还将继续减少。
但是随着人口的流失,带来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人口流失带来的连锁反应
人口的流失,首先带来的黑龙江省的劳动力市场出现了短缺。
许多企业因为招不到足够的工人,生产规模受到了限制。
一些农村地区,甚至出现了土地荒废的现象。
劳动力短缺,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经济效益下降。
而经济的不景气,又进一步导致就业机会减少,更多的人选择离开。
如此循环往复,黑龙江的经济发展陷入了困境。
在一些传统的制造业企业,因为缺乏年轻的劳动力,企业不得不提高工资待遇来吸引工人。
但是,即使这样,仍然很难招到足够的工人。
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只能选择外迁,这又进一步加剧了黑龙江的经济衰退。
再加上黑龙江高学历年轻人口的大量流失,使得本地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升级能力受到了严重影响。
许多科研项目因为缺乏人才,无法顺利开展,一些新兴产业,也因为缺乏专业人才的支持,发展缓慢。
除此之外,人口流失也直接导致了房地产市场的低迷。
在一些城市,房价出现了大幅下跌。
许多开发商为了尽快回笼资金,不得不降价销售,但是,即使这样,房屋的成交量仍然很低。
在鹤岗,曾经几万元就能买到一套房子的新闻引起了全国的关注。
这样的低价房,虽然吸引了一些外地人前来购买,但是这些人大多只是把房子当作一种投资,并不会真正在当地定居。
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影响了地方财政收入,也对相关产业的发展造成了冲击。
还有一个影响,那就是黑龙江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在日益严重中。
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黑龙江省60周岁和65周岁及以上老年常住人口分别为739.56万和497.18万,
人口占比分别为23.22%和15.61%,分别高于国家平均水平4.52和2.11个百分点。
黑龙江省已由轻度老龄化阶段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程度居全国第三位。
老龄化的加剧,使得社会保障压力不断增大。
养老金、医疗保障等方面的支出不断增加,给地方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为了缓解财政压力,政府不得不加大财政投入。
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缓慢,财政收入有限,这种投入往往是杯水车薪。
未来发展的方向
面对当前的困境,黑龙江产业转型迫在眉睫。
必须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
在这方面,黑龙江已经开始了一些尝试。
比如,哈尔滨近年来大力发展冰雪旅游产业,打造了一系列冰雪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而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既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等服务业的发展,又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对于黑龙江的发展,有人提出,黑龙江可以学习北欧模式,发展高附加值的产业,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然而,学习北欧模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北欧国家在经济、文化、社会制度等方面与黑龙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黑龙江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黑龙江的未来充满了挑战,但也充满了希望。
只要我们能够找准方向,坚定信心,采取有效的措施,就一定能够实现黑龙江经济的复苏和人口的回流。
结语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黑龙江一定能够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再次成为人们向往的热土。
信息来源:千万人口城市版图有变 东北再无千万人口城市——济南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