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开始,三农领域的自媒体随着中央农村经济会议的召开稳步前进了。今年的三农领域主要是乡村振兴。从城市反哺农村开始,我国提高农民收入的方式以农民打工为基点,通过在城里务工获得收益来发展农村,慢慢地走过了20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农民收入提高了,粮食实现了连续增长,国家农业再上新台阶。

刚刚过去的一年,在流量急速下降,众多的自媒体耕耘者纷纷离场的前提下,我在平台客服反馈下,坚持写,没放弃。按照去年的写作计划,继续撰写三农领域的文章,及时回答广大粉丝的关切,把三农领域的热点、难点做了解释,写了一些这方面的文稿,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家的需求,解答了部分疑问。

在新的2025,科技领域的突飞猛进深层次的影响着农业领域的发展,一些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让人目不暇接,以较快的速度进入到我们这个行业。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大数据等改变了农业,如果不积极适应这些新的东西,适应这些新常态,就不能胜任新农民这一称呼。
那么,面对新的形势,三农自媒体主要从哪几个板块写呢?怎么写?
1.侧重新问题的解疑答惑,少写农业种植技术
这么多年,我们写了许多技术小短文,让很多农民朋友在种植方面得到实惠,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但不能帮朋友们解决大问题,只是起到增增补补的作用。再加上农业技术也就那么多,良好的技术资源越来越少,所以,今年不再多写技术类的文稿。同时,把三农政策解读的短板补齐,为农民朋友从事农业生产答疑解惑,帮助找方向。

2.适当使用人工智能撰写稿件,将主要精力放到视频课堂上来
现在流量下降得可怕,靠手写原创文稿连写作电脑耗电的钱都换不回来,阅读量低得可怕,每天收入几毛钱,超过1元就成关键的少数。在这种情况下,坚持写就是写的“情怀”没有实际的商业价值。2023年前,特别是疫情初期2020年,有好的文章是有几万流量是可能的,当初高的时候1万点击量有15元左右收入,现在的情况是1万点击量大约5元钱,写一篇文稿点击量能超过1千就不容易了,很多都在100徘徊。按照以前的写作时间计算,一整天能写10篇就不错了。

付出与产出没有任何性价比了。如果单纯为了挣钱,早就应该离开这个跑道了。因此,今年我们把精力放到政策、热点解读上,少写技术类的文稿,个别的理论文稿也会用人工智能写作。视频的录播,就是咱们那个农家课堂我计划做起来,无论政策解读还是技术讲解,我都会多查资料,自己讲解,争取每周讲一次,同时把内容做多写,厚重一些。

3.摘抄国内三农领域专家的文稿、言论与大家共享,也会把我撰写的文稿刊登
三农领域的专家观点很多,我会及时找到与大家共享,毕竟,一个人的能力再大也不能把问题说尽,况且我本身就是无名小辈,吸收别人的,丰富自己的,我们能够更有力的促进我们发展。这些摘抄的东西包括文稿、视频等。也可能我会定期以编抄的形式出现,如果我有时间的话会这么做。

4.如果可能,我尝试做调研报告,把三农领域的一些坑农、害农、种植物违法事进行曝光
凭良心做事,仍然是我坚信的理念之一,尽管这条路坎坷,触动了坏人的利益,但它的出现,会为更多的人获益,我想如果能帮助更多的人,做这些就够了。我希望粉丝们能把发生在身边的事以私信的形式反馈过来,感觉合适的话,我们联合出一份调查报告公布于众。

努力的耕耘,持续向前,是做好一件事的基础条件,做好任何事都需要持续的努力,不管周围有多少诱惑,始终如一,成功的才是自己!
希望新的2025,我们共同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