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是否成功,90%取决于饲料问题!

盼盼趣趣 2024-05-21 08:09:34

编辑 | 水产研究社

最新首发 | 了解最新水产养殖知识,关注:水产研究社

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水质调节,技术交流,生态养鱼,养虾,养蟹,健康渔业,您值得信赖的水产小帮手。

在水产养殖成本中,饲料占一半以上。受动物性饲料原料资源和价格的制约,水产配合饲料中植物性原料的用量越来越高。

这些植物性原料中尤其是我们常说的豆粕、豆渣、棉粕、菜粕、花生粕、亚麻籽粕,这几种排在首位。因为这几种的蛋白含量最高,迎合了养殖户喜欢高蛋白的喜好。

但是通过水产研究社查阅资料显示,饲料厂家常用的这几种植物性原料膳食纤维也是最高的。如下表所示,前几位的膳食纤维非常之高。

大量研究表明,用植物性原料替代鱼粉,肠道微生物结构会发生明显改变[81-83],这可能与植物性原料中含量丰富的 DFs 有关。

广大养殖户通过喂养投喂这种植物性原料富含膳食纤维 (dietary fibers, DFs),这就使养殖鱼类长期处于 DFs 高负载状态,但由此带来的生理冲击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DFs 过量摄入可致多种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包括出血病、肠炎、腐皮病、烂鳃病、脂肪肝、绿肝症、胆囊肿大、肝胆综合征、白便症等以及暴发性死亡。

在草鱼、尼罗罗非鱼、鲻、银鲫、大口黑鲈等饲料中添加DFs 均观察到消化率和生长性能下降。

医学研究已表明 DFs 过量摄入时可引起肠道微生物结构紊乱[10, 79]。在饲喂含 30% 果胶的黄颡鱼上观察到,其肠道微生物结构从第 7 天起出现明显改变,28 d 时与对照组完全不同[80] (图 1)。

正常情况下大口黑鲈胆汁中胆绿素较少,呈淡黄色,当 DFs 过量摄入时胆汁呈绿色(图版Ⅰ)。

当大量胆绿素转变成胆红素时,导致血清和皮肤呈黄色[90],这可能也是黄膘肉的原因。

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发现,饲料是引起大口黑鲈体色发黄的重要原因,更换饲料后体色逐渐正常。

下面详细给大家揭秘一下为什么投喂植物性膳食纤维的饵料会出现这么多病症:

膳食纤维具有一定的持油性,它能吸附肠道内的油脂,对胆固醇、胆汁酸 (BAs) 的吸附力也较强,从而降低这些物质的吸收率。

由于膳食纤维对胆固醇、胆汁酸的吸附力很强,这就导致养殖的鱼的胆负荷不断加大,不断分泌胆汁酸来满足机体的需要,这样长时间超负荷就会引起肝胆出现问题。

同时膳食纤维可以结合钙、磷、铁、铜、锰、锌等阳离子,从而影响阳离子的吸收率,抑制重金属的吸收[25]。

这是因为 DFs 分子结构中含有许多羟基、羧基,可与阳离子结合和交换,包括有机阳离子[17]。

这样就会造成鱼类对植物性原料中磷的吸收率较低,对于甲壳类对虾小龙虾河蟹这些对钙磷需求大的影响就更大了,另外膳食纤维还会结合、包裹消化酶,从而抑制消化酶的活性。

这样进入肠道的饵料不能被酶所分解利用就会引起肠炎症状,所以我们在投喂饵料的时候,提前可以用酶制剂,尤其是植酸酶浸泡一晚上,第二天再投喂;

根据水产研究社对一些养殖户反馈信息整理,只要是饵料在投喂前通过高活性芽孢杆菌或者酶制剂浸泡过再投喂的,不管养殖的四大家鱼、鲈鱼、黄颡等鱼类还是白对虾、罗氏沼虾、小龙虾、河蟹等后期出现问题的情况就非常少。

这也是水产研究社不断强调的饵料要用芽孢杆菌、乳酸菌、丁酸梭菌等发酵后再投喂,或者直接通过添加酶制剂来分解一下膳食纤维后再投喂,这样会在后期养殖过程中省心很多。

0 阅读:19

盼盼趣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