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贸易格局不断演变,贸易关税成为热点议题的当下,文化产业园区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与机遇。各地文化产业园区正蓬勃发展,展现强大的活力与创新力,而在贸易关税的大背景下,更需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策划和考量。
首先,要强化自身的创新驱动。作为文化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文化产业园区在贸易关税带来的成本压力和市场不确定性下,创新是降低依赖、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如深圳龙岗数字创意产业走廊,凭借引进头部企业形成产业引力,构建起全产业链集聚区,为文化产业园区做了有益的探索。通过技术创新,不仅能提升产品附加值,还能在国际市场上以独特优势规避关税壁垒带来的部分影响。建议园区内企业进一步加大在数字创意、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研发投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其次,加强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至关重要。近期,南京秦淮特色文化产业园与河湟文化西宁产业园签订了园区文旅产业深化合作共建协议,促进不同区域园区产业协同发展。大创智创新发展示范园区通过“三区联动”“三城融合”,整合各方资源,吸引了众多文化科技企业入驻。在贸易关税的复杂环境中,文化产业园区更应携手共进。国内园区之间可加强产业对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打造跨区域的文化产业集群,形成规模效应,增强在国际市场的议价能力,共同应对贸易关税带来的成本冲击。
同时,积极拓展多元市场是应对贸易关税风险的有效策略。今年3月,横店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积极参加香港国际影视展,推动多部精品力作出海拓展市场。文化产业园区不能局限于单一市场,应放眼全球,尤其是新兴市场。一方面,文化产业园区需要通过参加国际展会、文化交流活动等,拓展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渠道;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园区要深入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政策,包括关税政策,寻找市场空白点和政策优惠窗口,实现市场多元化布局,降低因个别市场关税调整带来的风险。
最后,政策支持也是文化产业园区在贸易关税浪潮中前行的重要保障。各地政府应持续优化文化产业政策,在税收、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倾斜。安徽、福建等地对文化产业园区的奖补政策,可进一步加大力度,引导企业在应对贸易关税挑战时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同时,政府还应加强与国际组织、其他国家的沟通合作,推动文化贸易领域的政策协调,为文化产业园区创造更有利的外部环境。
当前,面临着国际贸易关税问题的紧迫背景,文化产业园区要扬起创新之帆,共划合作之桨,在多元市场中寻求发展,在政策护航下破浪前行,实现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在国内国际舞台上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本文作者系南京市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一级调研员,一级科技咨询师江永强)
责编:武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