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教子之道,若庖丁解牛,差之毫厘则筋骨相缠

十二点读书 2025-03-22 09:59:55

夫教子之道,若庖丁解牛,差之毫厘则筋骨相缠。

今观世之父母,常堕"三昧戏台"而不自知:或效圣母拯溺,或扮苦主诉冤,或行酷吏苛政。

此三者如三足鼎立,爱河竟化修罗场,诚可叹也!

2

【圣母救溺局:爱之深,帮之切】

父母皆望子成龙凤,爱之深,故帮之切。见子学业遇困,未思其因,便匆忙援手。

每见稚童蹒跚学步,父母急趋若救火,如子遇数学难题,父不教其思法,直授答案,以为助之,实害之也。

此非《学记》所谓"道弗牵,开弗达"之悖乎?

某氏子欲登桌取橘,其母疾呼"危险",代劳如风。三年后,稚子见果盘竟问:"此物可食否?"

恰如庄子所言"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父母以羽翼为金丝笼,子嗣遂成折翼鹏。

爱之太过,援手太急,子失锻炼之机,长而无自立之能,父母一番苦心,终成误子之由。

3

【苦主诉冤句:施恩图报生怨怼】

战国策》载触龙说赵太后:"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然今有父母,记账式育儿,将膏火之费、择校之劳尽录账簿。

某母常泣诉:"吾卖玉镯供汝学琴,奈何考级未过?"父母倾心血于子,以为爱之付出,定有回报。然常觉事与愿违,成了冤大头。

每日早起备餐,夜伴读书,子却不领情,成绩未升,态度反恶。父母觉委屈,如负重石。此因父母未明教育非交易。

昔闵子骞芦衣顺母,今之父母反效后母挟恩,令孝道成债务。岂不闻《颜氏家训》云:"施而不奢,俭而不吝"?爱若秤星,必生怨怼。

爱应无条件,付出非为索取回报,当以平和心待子成长,莫让 “爱之委屈” 蒙心,误了亲子情长。

4

【酷吏苛政局:以爱之名行苛政】

韩非子云:"严家无悍虏,慈母有败子。"然今之严苛,更胜商君。

有父效仿虎妈,令七岁童日诵《奥数经》三卷,子不堪苦,竟书"作业本即生死簿"。

此非《盐铁论》"刻肌肤而断四肢"之酷刑乎?更甚者以冷面为教鞭,子问则曰"汝自思之",堪比商纣炮烙之刑。

昔王羲之教子"把笔抵壁",尚知以身示范,今人独崇"斯巴达式育儿",岂非买椟还珠?

弗洛依德精神分析论指出,孩子成长需情感支持与理解。父母冷暴力,如寒冬霜雪,冻杀孩子内心热情。孩子为求认可,压抑自我,亲子关系渐远。

父母本为爱,却因固执己见,以冷暴力伤子,实乃教育之大误。

5

教育之道,当效陶渊明植柳:培土固本,任其舒展。智者育儿若大禹治水,疏而非堵;

仁者教子似春风化雨,润而无声。《道德经》云"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此真谛也。

愿天下父母解三局之缚,还教育本来面目:以爱为砚,以信为毫,共书亲子兰亭序。

则家园可成杏坛,餐桌可为明堂,方不负"父母"二字之重也!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