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直接对中方“动手”?对华关税调整后,中方全面反击打响

墨江点经 2025-02-10 22:19:22

据报道,中美贸易关系再次成为全球焦点。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格局下,美国的一系列贸易举措引发了广泛关注,中国也迅速做出回应,采取了有力的反制措施,彰显维护自身权益的决心与智慧。

中美贸易资料图

2025年2月1日,美国政府以芬太尼等问题为由,宣布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这一单边加征关税的做法严重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不仅无益于解决美国自身问题,还对中美正常经贸合作造成极大破坏。美国的这一行为,被视为特朗普上台后延续的贸易保护主义策略,旨在遏制中国发展、平衡贸易逆差,但其手段却显得蛮横无理。特朗普上台后不到一个月,就对中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宣布加征关税新政策,其中对中国加征10%关税,对加拿大、墨西哥加征25%关税,其对中国的关税政策更是引发贸易紧张局势升级。

面对美国的挑衅,中国迅速做出反应。2025年2月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自2025年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对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加征10%关税;对原产于美国的附件所列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分别加征相应关税,现行保税、减免税政策不变,此次加征的关税不予减免。这一举措迅速且有力,是中国对美国贸易霸凌的直接回击,表明中国不会坐视自身利益受损,坚决维护公平、公正的国际贸易秩序。

美国贸易资料图

但中国的反制措施远不止于此,还展开了一系列全面且深入的反击行动。在出口管制方面,对多项稀土金属和有特殊用处的化学元素,包括金属钨、钼等元素对美国采取出口管制措施。中国在全球稀土金属和特殊用处化学元素的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如掌握了全球至少七成的钨金属产量。钨是美军坦克不可或缺的重要金属元素,是制造钨合金穿甲弹的重要材料;铟是隐身战斗机座舱盖不可缺少的材料;钼广泛用在坦克和军机的制造中;碲在雷达中广泛运用;铋是某些电子元器件和低温材料不可或缺的重要金属元素。中国的出口管制措施,直接击中美国军工装备建设的要害,使其装备生产陷入困境,对美国军事力量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在企业监管层面,中国按照《反垄断法》的规定,对谷歌公司立案调查。谷歌拥有庞大的数据库,长期以来为美军提供大量情报支持,其搜索引擎、地图等服务帮助美军收集全球信息。若被调查,相关数据共享可能受限,美军情报来源将减少、信息获取片面,这对美军在军事行动中的决策和作战能力将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将因美纳公司、PVH集团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因美纳公司是基因测序领域的重要企业,PVH集团是服装行业的知名企业,它们被列入清单后,在华市场面临全面萎缩,营收减少,从而减少对美国军工的某些支持,如因美纳公司可能减少对与军工合作的生物科技研发项目的投入。

美军资料图

中国还将美国单方面增加关税的行为诉诸世界贸易组织,在世界贸易组织的范围内对美国提出诉讼,将美国送上被告席。这一举措体现了中国通过国际规则和多边机制解决贸易争端的决心,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也捍卫了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中国的这些反击措施,从经济、军事、企业监管等多个维度对美国形成全面压力。对美国出口到中国的能源产品加征关税,直接影响美国能源企业的利润空间。美国能源企业对中国的出口利润空间受到巨大压缩,导致能源企业减少对相关物品和基础设施的投资,而能源是军工的重要基础,美国能源产业的波动将影响美军战斗力的提升。对美国农业机械等加关税,导致美国农业机械市场逐渐萎缩,进而影响美国农机产业的技术升级和更新换代,而农机产业的某些技术会运用到美国陆军重武器的研制中,长期来看,会对美国陆军重武器的研发造成严重影响。对大排量汽车和皮卡汽车加税,让中国汽车市场进一步摆脱对美国的依赖,美国汽车产业在华市场损失,企业可能出现资金周转困难、市场萎缩的情况,间接对美国陆军装备的研发造成打击。

美国能源产业

中国此次关税反击选择煤炭、液化天然气、原油等能源产品以及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和皮卡等类目,有着深刻的战略考量。从能源角度看,中国虽是煤炭生产大国,但2024年仍进口美国煤炭1066万吨,原因在于美国煤炭价格相对便宜,且中国鼓励进口煤以减少国内煤炭消耗。美国主要使用天然气发电,煤电占比仅16%,煤炭大量出口中国,每年对中国出口煤炭价值约70亿元。在液化天然气方面,中国是全球第一大液化天然气进口国,2024年累计进口液化天然气7665万吨,进口总额高达3135亿元,美国以415万吨位列第五,进口总额约171亿元。石油方面,2024年美国对华出口石油960万吨,位列第十一,出口总额约435亿。中国对美国能源产品加征关税,意在提高中美能源谈判的筹码。美国试图通过关税逼迫中国进口更多美国商品,平衡贸易逆差,而能源是其中重要部分。中国加征关税,抬高美国能源的关税成本,就能凸显澳大利亚、卡塔尔、沙特、俄罗斯等国的能源竞争优势,促使美国在能源贸易谈判中做出更多让步,如降低价格、联合投资等。

在农业机械和汽车领域,中国进口依赖度逐渐降低。2024年中国进口汽车总量下滑至70万辆,美国进口车位列第三,大约为10万辆;在农业机械方面,中国的农机国产率超过了70%,国产采棉机市占率也首次突破51%,打破了美国垄断。对这些产品加征关税,既能减少对美国产品的依赖,也能推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对美国相关产业造成冲击。

中国进口汽车

中国在此次贸易博弈中保持了一定的克制,并未对美国芯片、农产品等关键领域进行关税制裁。美国出口到中国的主要商品中,电子设备、农产品、航空客机占据着最大的份额,中国未对这些领域动手,是为了扩大双方谈判的余地。关税战只是美国凭空制造的筹码,其根本目的在于平衡贸易逆差,逼迫中国购买更多美国商品。然而,美国工业空心化严重,能卖给中国的商品有限,且中国真正想要的核心技术,美国又不愿卖。中国留有余地,旨在通过谈判寻求更合理的贸易解决方案,避免贸易冲突进一步升级,同时也为自身争取更多的战略主动。

此次中美贸易博弈,中国的反击措施精准有力,既维护了自身利益,又展现了大国的战略智慧和克制。中国通过加征关税、出口管制、企业监管和国际诉讼等多种手段,对美国的贸易霸凌行为进行全面回击,同时在战略选择上注重精准性和灵活性,为后续的贸易谈判和国际经济合作留下空间。未来,中美贸易关系的走向仍充满不确定性,但中国将继续坚定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推动构建公平、公正、开放的国际贸易新秩序。

0 阅读:22

墨江点经

简介:自媒体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