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有多信任张玉凤?任她为机要秘书,把私人保险柜钥匙交她保管

历史也疯狂了 2024-08-08 01:16:01

1976年9月9日,伟大的人民领袖毛主席辞世,这一天,举国悲痛,全国人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缅怀这位开天辟地的伟人。

在毛主席的追悼会上,一位年轻的女子看着眼前陷入熟睡的和蔼老人,两行清泪不由得滚落,而后深深地鞠了三个躬。这位年轻女子虽不是毛主席的亲属,却深得主席信任。

因为她是毛主席最后一任机要秘书张玉凤,毛主席人生的最后六年正是在她的陪伴下走过,是她给予晚年的主席许多温暖与关怀。

这位戎马半生、久经政坛的风云人物,临终之前,把藏有自己遗产和机密文件的私人保险柜钥匙交给了她保管。

为何毛主席不信任自己的夫人江青以及亲属,反而对这位机要秘书委以重任?张玉凤到底有何过人之处?她和毛主席又是怎样认识的呢?

一、主席的机要秘书

毛主席辉煌一生,掌舵新中国二十多年,领导中国共产党四十多年,身居高位,人人敬仰,晚年时期,由于种种原因能得到他信任之人少之又少。

然而,晚年时主席却是无比信任机要秘书张玉凤,毛主席有多信任她呢?

1975年7月的一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毛主席处理完公务后便开始休息。

此时,毛主席的双眼患有不同程度的白内障,难以视物。之前因为白内障尚未成熟,不宜进行手术,所以手术一直没做。

如今条件已成熟,张玉凤见毛主席心情不错,便趁热打铁劝他将白内障手术给做了,主席点了点头,轻声说道:“做!”

这是主席人生第一次做手术,倘若手术做得不成功,那么还不如不做。毕竟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还有许多事情等着他去做。

即便是经历过生死考验的主席也不由得忧心起来,因此,在准备工作完成后,主席没有马上进行手术。而是将张玉凤叫到身边,安排她放了一曲昆曲演员唱的《满江红》。在慷慨激昂、雄浑奋进的音乐声中,主席完成了人生第一次外科手术。

张玉凤能够劝说并安抚主席完成他从未涉及过的手术,可见主席对她的信任。

1976年9月6日,弥留之际的毛主席十分关心日本的选举,可惜他嘴已无法吐声,只能轻微地动动嘴皮。

护士不知道主席想要表达什么,便急忙将张玉凤叫来。主席见到张玉凤到来,便敲了几下自己身后的床头木板,随后伸出3根手指。

张玉凤立刻询问主席:“主席,您是不是想了解日本三木的选举情况?”主席满意地点了点头,张玉凤便去找三木的简报念给主席听。这便是两人的默契,难怪张玉凤深得主席的认可。

此外,毛主席还将自己私人保险柜的钥匙交给张玉凤保管。

柜里不单有毛主席的巨额稿费,更有党和国家的诸多绝密文件,而这些文件如若落在了居心叵测的人手中,后果不堪设想。

在主席离世之后,江青便想以主席夫人的身份拿到保险柜钥匙。

对此,张玉凤刚正不阿、义正言辞地说道:“主席留下的一切,是党和国家的财富,除非有华主席批准,否则谁也不能动它。”

因为主席离世前,曾交代过张玉凤,“这把钥匙,你要交到下一任领导人手中,其他任何人问你,你都不能给,即便是我的亲人。”

张玉凤没有辜负主席的嘱托,坚定了护住了钥匙,维护了党和国家的安定。这是她对主席信任的回报,亦是对承诺的履行。

二、列车员的逆袭之路

谁能想到国家掌舵人的机要秘书竟然曾是一名普通的列车员?

张玉凤出生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贫寒之家,年纪轻轻便出来工作谋生,以减轻家中负担。

机缘巧合下,张玉凤发现铁路运输单位正招聘列车员,她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报名参加选拔,最后竟被顺利录取。

张玉凤十分珍惜这份工作,她踏实肯干,任劳任怨,从无半句怨言。她的努力,领导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1960年冬天,领导便将她调到北京,担任中央首长专列的列车员。

来到新的工作岗位,张玉凤积极学习,待人处世十分得体,很快便与新同事打成一片。

器重张玉凤的领导便将她调往毛主席的专列。在服务毛主席的时候,张玉凤不卑不亢,细心周到,让主席印象深刻。

不久之后,张玉凤又被调到中南海,成为毛主席身边的服务员。毛主席的声望此刻已达巅峰,能够服务他是一件光荣且幸运的事,张玉凤自然兢兢业业,认真为主席服务。

由于能力出色且甚和主席心意,张玉凤被主席亲自点名,成为主席的机要秘书。

初任这个重要职位时,主席为了鼓励张玉凤,还和她约法三章,传授她做秘书的秘诀。

做主席的秘书不需要写东西,只要收发文件即可,但一定要守纪律:

其一,做主席的秘书可以看中央给过来的文件,但是不能外传。即便是主席的家人,如果没有主席允许也一律不给看;

其二,不能因为是主席的秘书,就可以目中无人;

其三,做秘书工作需要谦虚和谨慎,要养成多学习、多看材料的习惯,只有如此,方可洞悉国家大事和国际形势。

有了主席的鼓励,张玉凤慢慢适应了工作内容,便逐渐走进了主席心中,成为主席最信任的下属、朋友和亲人。

三、重回铁路,踏实低调做人

主席离开人间后,张玉凤主动申请调回铁路部工作。在新的岗位中,张玉凤兢兢业业工作,处世低调,从未因为自己曾担任过国家领导人的机要秘书而四处炫耀。

张玉凤的行为和作风,得到了同事和领导的一致肯定。

主席临终前曾对她说:“我走了之后,希望你不要忘了我,有空就来看看我,陪我说说话。”

所以,每年毛主席的诞辰和忌日,张玉凤都会来到主席纪念堂,缅怀昔日的领导。当初她答应了主席,她就会做到。

言必信,行必果,这是张玉凤从主席身上学到的,后来也成为了她的人生准则,照耀她未来之路。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