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9日,伟大的人民领袖毛主席辞世,这一天,举国悲痛,全国人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缅怀这位开天辟地的伟人。
在毛主席的追悼会上,一位年轻的女子看着眼前陷入熟睡的和蔼老人,两行清泪不由得滚落,而后深深地鞠了三个躬。这位年轻女子虽不是毛主席的亲属,却深得主席信任。
因为她是毛主席最后一任机要秘书张玉凤,毛主席人生的最后六年正是在她的陪伴下走过,是她给予晚年的主席许多温暖与关怀。
这位戎马半生、久经政坛的风云人物,临终之前,把藏有自己遗产和机密文件的私人保险柜钥匙交给了她保管。
为何毛主席不信任自己的夫人江青以及亲属,反而对这位机要秘书委以重任?张玉凤到底有何过人之处?她和毛主席又是怎样认识的呢?

毛主席辉煌一生,掌舵新中国二十多年,领导中国共产党四十多年,身居高位,人人敬仰,晚年时期,由于种种原因能得到他信任之人少之又少。
然而,晚年时主席却是无比信任机要秘书张玉凤,毛主席有多信任她呢?
1975年7月的一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毛主席处理完公务后便开始休息。
此时,毛主席的双眼患有不同程度的白内障,难以视物。之前因为白内障尚未成熟,不宜进行手术,所以手术一直没做。
如今条件已成熟,张玉凤见毛主席心情不错,便趁热打铁劝他将白内障手术给做了,主席点了点头,轻声说道:“做!”
这是主席人生第一次做手术,倘若手术做得不成功,那么还不如不做。毕竟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还有许多事情等着他去做。

即便是经历过生死考验的主席也不由得忧心起来,因此,在准备工作完成后,主席没有马上进行手术。而是将张玉凤叫到身边,安排她放了一曲昆曲演员唱的《满江红》。在慷慨激昂、雄浑奋进的音乐声中,主席完成了人生第一次外科手术。
张玉凤能够劝说并安抚主席完成他从未涉及过的手术,可见主席对她的信任。
1976年9月6日,弥留之际的毛主席十分关心日本的选举,可惜他嘴已无法吐声,只能轻微地动动嘴皮。
护士不知道主席想要表达什么,便急忙将张玉凤叫来。主席见到张玉凤到来,便敲了几下自己身后的床头木板,随后伸出3根手指。

张玉凤立刻询问主席:“主席,您是不是想了解日本三木的选举情况?”主席满意地点了点头,张玉凤便去找三木的简报念给主席听。这便是两人的默契,难怪张玉凤深得主席的认可。
此外,毛主席还将自己私人保险柜的钥匙交给张玉凤保管。
柜里不单有毛主席的巨额稿费,更有党和国家的诸多绝密文件,而这些文件如若落在了居心叵测的人手中,后果不堪设想。
在主席离世之后,江青便想以主席夫人的身份拿到保险柜钥匙。
对此,张玉凤刚正不阿、义正言辞地说道:“主席留下的一切,是党和国家的财富,除非有华主席批准,否则谁也不能动它。”

因为主席离世前,曾交代过张玉凤,“这把钥匙,你要交到下一任领导人手中,其他任何人问你,你都不能给,即便是我的亲人。”
张玉凤没有辜负主席的嘱托,坚定了护住了钥匙,维护了党和国家的安定。这是她对主席信任的回报,亦是对承诺的履行。
二、列车员的逆袭之路谁能想到国家掌舵人的机要秘书竟然曾是一名普通的列车员?
张玉凤出生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贫寒之家,年纪轻轻便出来工作谋生,以减轻家中负担。
机缘巧合下,张玉凤发现铁路运输单位正招聘列车员,她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报名参加选拔,最后竟被顺利录取。

张玉凤十分珍惜这份工作,她踏实肯干,任劳任怨,从无半句怨言。她的努力,领导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1960年冬天,领导便将她调到北京,担任中央首长专列的列车员。
来到新的工作岗位,张玉凤积极学习,待人处世十分得体,很快便与新同事打成一片。
器重张玉凤的领导便将她调往毛主席的专列。在服务毛主席的时候,张玉凤不卑不亢,细心周到,让主席印象深刻。
不久之后,张玉凤又被调到中南海,成为毛主席身边的服务员。毛主席的声望此刻已达巅峰,能够服务他是一件光荣且幸运的事,张玉凤自然兢兢业业,认真为主席服务。
由于能力出色且甚和主席心意,张玉凤被主席亲自点名,成为主席的机要秘书。
初任这个重要职位时,主席为了鼓励张玉凤,还和她约法三章,传授她做秘书的秘诀。

做主席的秘书不需要写东西,只要收发文件即可,但一定要守纪律:
其一,做主席的秘书可以看中央给过来的文件,但是不能外传。即便是主席的家人,如果没有主席允许也一律不给看;
其二,不能因为是主席的秘书,就可以目中无人;
其三,做秘书工作需要谦虚和谨慎,要养成多学习、多看材料的习惯,只有如此,方可洞悉国家大事和国际形势。
有了主席的鼓励,张玉凤慢慢适应了工作内容,便逐渐走进了主席心中,成为主席最信任的下属、朋友和亲人。
三、重回铁路,踏实低调做人主席离开人间后,张玉凤主动申请调回铁路部工作。在新的岗位中,张玉凤兢兢业业工作,处世低调,从未因为自己曾担任过国家领导人的机要秘书而四处炫耀。
张玉凤的行为和作风,得到了同事和领导的一致肯定。

主席临终前曾对她说:“我走了之后,希望你不要忘了我,有空就来看看我,陪我说说话。”
所以,每年毛主席的诞辰和忌日,张玉凤都会来到主席纪念堂,缅怀昔日的领导。当初她答应了主席,她就会做到。
言必信,行必果,这是张玉凤从主席身上学到的,后来也成为了她的人生准则,照耀她未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