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关税战冲击汇市
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的关税政策引发了关税战,对汇市造成了显著冲击:
● 美元跳水:市场对特朗普关税政策可能引发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深感担忧,投资者纷纷转向避险资产,使得美元承压,美元指数直线跳水,截至2025年4月3日,下跌近0.5%。
● 人民币中间价大幅调贬:4月3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大幅调贬96点,突破7.18,这是2024年12月以来人民币中间价最大单日贬值,交易员密切关注后续央行会否容忍一定程度的汇率走弱。
● 日元逆势上扬:4月3日,日元汇率逆势上扬,日元兑美元盘中暴涨超300点,日元作为最佳的避险货币之一受到投资者青睐。
这次关税战源于特朗普祭出的“基准税率10% + 更高的对等关税税率”政策组合,前者适用于所有进口商品(4月5日生效),后者针对“不公平”贸易对象,如对中国加征34%、欧盟加征20%、越南加征46%、日本加征24%等(4月9日生效)。这种激进的关税政策使全球对冲基金持续大幅降低风险敞口,加剧了汇市的波动。

二、央行对于人民币汇率走弱会采取哪些措施?
央行对于人民币汇率走弱可能会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1. 货币政策调整:通过调整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市场流动性,从而对汇率产生一定的影响。
2. 外汇市场干预:直接在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以增加或减少外汇储备,从而影响人民币汇率。
3. 加强与市场的沟通:向市场传递清晰的政策信号和意图,稳定市场预期,减少汇率的过度波动。
4. 推动贸易和投资:通过促进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平衡发展,增强经济基本面,为汇率稳定提供支撑。
5. 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管理:对跨境资本的流动进行监测和管理,防范大规模异常资本流动对汇率造成冲击。
6. 与其他央行合作: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的央行进行合作和协调,共同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和汇率的相对平衡。
需要注意的是,央行采取的具体措施会根据当时的经济形势、汇率波动程度以及政策目标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和决定。

三、日元未来还会持续上扬吗?
日元未来是否会持续上扬存在不确定性,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可能推动日元上扬的因素
1. 货币政策调整: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走向对日元汇率有重要影响。此前日本央行加息并释放强硬信号,且2025财年通胀预期上调为其再次加息提供了空间。市场预期日本央行下一次加息可能发生在2025年5 - 7月之间,若日本央行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继续提高利率,将使日元的吸引力增加,资金可能流入日本,从而推动日元走强。如Lombard Odier高级宏观策略师Homin Lee预计日本央行将继续加息,利率有望突破此前设定的关键障碍——0.5%的门槛,认为日本央行的政策正常化以及日本经济基本面的稳定将为未来12个月日元兑美元的温和升值奠定基础。
2. 通缩结束:日本经济大臣宣布日本所有四大关键指标均已转正,意味着日本正式走出通缩。这一情况使得市场关注日本央行是否会进一步调整货币政策,甚至可能加快加息步伐,通缩正式结束的声明或许会促使加息时机提前。若日本央行因通缩结束而加快紧缩进程,日元短期内可能受到支撑。
3. 收益率价差因素:美国国债与日本国债两年期和10年期收益率价差的下行轨迹预计将支撑日元兑美元的中期下行趋势。Oanda高级市场分析师Kelvin Wong表示,美元兑日元近期的反弹可能只是中期下行趋势阶段的一次小幅修正性反弹。
可能限制日元上扬的因素
1. 经济增长模式:日本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让日元疲软和推高商品成本实现。尽管工资有所提高,但提高的能力并不能完全抵御成本上涨的压力,无法增加人们的消费信心。这种经济增长模式的可持续性存疑,如果经济无法保持稳定增长,可能会限制日元的升值空间。
2. 市场预期管理:市场对日本央行未来加息的预期和反应也会影响日元走势。如果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在新闻发布会上等场合强调需要保持政策支持,延长从现在到下一次加息的时间,市场可能会再次大量买入美元多头头寸,从而抑制日元升值。例如Skandinaviska Enskilda Banken亚洲战略主管Eugenia Victorino认为,若植田和男像7月那样强调需要保持支持,市场可能会再次大量买入美元多头头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