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最长寿之女含山公主,历经8朝,明朝16帝她可能见过一半

全民古风文史 2023-12-27 23:52:03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点击一下右上角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来源/古风文史作者/古风文史

含山公主的本名已无从稽考,她为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第十四女,生母韩妃,乃当时繁华国都高丽王朝遣来的贡女。按《大明一统志》所载,此为确凿无疑:“大明太祖第十四公主,名含山,其母韩氏,原系高丽贡女,后为朱元璋纳入后宫。”

由此可见,含山公主实为一名混血之身,高丽宫廷的鲜血与汉族皇室的骨肉融为一体,譬如春风化雨,浑然天成。

由此可见,含山公主具有高丽王朝的血统,可以称之为一名混血儿。当年,朱元璋北伐元朝,占领元大都之后,留下了许多原本要进贡给元廷的高丽贵族女子。朱元璋下令将她们悉数遣返回高丽,一方面显示友好态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此举怀柔高丽王朝。

后来,感受到明朝强大实力的高丽王室果然派遣使臣前来称臣纳贡。此后每年,他们所贡送的礼品中,不仅有金银珠宝等财富,也始终包含一批高丽国出身的美丽宫女。韩妃就是其中最出色的佳丽之一,后来被明太祖选入后宫,成为妃嫔。

一、八朝烽火中的公主

含山公主出生于洪武十三年,整个成长过程中,正值明朝由盛走向衰败的关键时期。她亲历了大明历史上的八朝更替和诸多宫廷政变,可以说日日朝不保夕,就是生活在烽火和血雨腥风之中。

她先后见证了伟大的父皇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洪武铁制与朱八八金瓯法令,也目睹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在位短暂却变法图强的经历。虽然她的叔父朱棣夺取皇位,建立永乐盛世,但朝局仍然腥风血雨,禁卫军的刀光剑影从未远离。

此后她又接连看到侄子宣宗与孙辈仁宗、宣宗相继即位,试图缓解国势衰败的局面,却也无济于事。在她的晚年,土木堡之变与北方蒙古的铁蹄再次笼罩,她的曾侄孙正统帝朱祁镇也在这风雨中失去了天下……

八朝迭起,十六帝飞花落空,含山公主这般惊涛骇浪却始终如一,直至白发盖顶,方得善终。看看当今而昔日,看看沧海桑田,看看兴衰存亡,令人不胜唏嘘和感慨!

二、顽强求生的晚年之旅

天顺三年,含山公主已是八旬长寿的老人。她明白自己高龄,想起后事,希望能在有生之年修建自己的陵墓。于是不远千里从南京来到北京,要求皇帝朱祁镇解决此事。

可内阁首辅李贤立刻以无先例为由驳回了她。李贤严格遵守朝规国法,拒不破例。含山公主万万没想到会被如此对待,心中不免有些怨愤。

她本就八旬高龄,此番跋涉数百里路程而来,又遭此挫折,心力交瘁。但她没有就此放弃,而是执意要见皇帝,哪怕这已经是她最后的心愿。

于是她来到紫禁城,在一众官员惊异的目光中,奋力步入午门,要求晋见。值班官员慌忙启奏皇帝,请求批准接待。

三、求墓不易的皇家晚辈

皇帝朱祁镇听说自己的曾姑母亲自来求见,非常惊讶。他立刻下旨派遣钱皇后前去迎接,并再三嘱咐一定要无失大礼。

含山公主这才重申了自己希望修建陵墓的心愿。朱祁镇沉吟片刻,终是没有忍心辜负这位老人家的期盼,当即答应下来,并立即与首辅李贤详谈此事。

历史上获得修建陵墓的皇室女性极为罕见,就连公主也鲜有凤毛麟角的例子。含山公主能得到这一殊荣,主要基于两个原因:第一,她已是朱元璋唯一在世的女儿,寿命奇高;第二,朱祁镇对她极为尊敬,不忍辜负此愿。

如果单论朝规国法,以李贤的严谨作风,是断然不会破例的。即便是皇室后辈,要为自己争取墓地也十分艰难。所幸含山公主不屈不挠,朱祁镇也格外照顾,她的心愿才得以实现。

这也让人看到,哪怕是皇帝的妹妹,要获得陵寝也必然极不容易,还得靠自己顽强求生的意志。

四、紫禁城中的特殊待遇

含山公主此次前往紫禁城,本是为争取修建自己的陵墓,却在此期间受到了远超想象的礼遇。

她一到京城,皇帝朱祁镇就亲自安排妻子钱皇后前去迎接。钱皇后是正室皇后,身份显赫,却被其丈夫派去迎接一个老太太,可见朱祁镇对她的礼遇有多高。朱祁镇还一再嘱咐皇后,千万不能有任何失礼之处,必须体现长幼有序,尊老爱幼的原则。

在见面时,朱祁镇也并没有摆架子,而是细心倾听,立刻就答应了公主的请求,并亲自找李贤商议修墓事宜。此后几日,还多次会见公主,详谈过往和眼下大事,足见他对这位老祖宗的尊敬和喜爱。

其实按身份论,含山公主只是一名长公主,而朱祁镇是大明天子,对她的礼数没有必要如此周全。但是,朱祁镇还是竭力体现了礼节,这正显示出他内心真挚的敬重之情。

五、隆重的葬礼与千古名声

天顺六年冬,含山公主在南京因病薨逝,享年84岁。消息传到北京紫禁城时,正值朝会。皇帝朱祁镇闻讯,当场沉默良久,随后宣布即日辍朝以示哀悼。这在皇帝面对公主去世时可谓前所未闻,说明朱祁镇对她有着非同一般的亲情。

接下来,朱祁镇还为含山公主举行了极其隆重的葬礼。按照明朝礼制,公主病故最多只能以王爵之仪仗队伍送葬,但是这次朱祁镇下令无论丧仪从仗、陪葬物品都要以皇亲国戚的最高标准对待。

朝廷特准使用了数十匹高头大马和数百名禁卫军护卫灵柩南下;特制的丧车更是以沉香木和金漆涂装,顶覆黄色宝顶,与皇帝的龙枪号驾车无异。送葬物品中,不仅有大量金银珠宝,还准其佩戴只有皇后才得以使用的博鬓珠翠冠。

朱祁镇此举,无疑是想尽可能给予这位老祖宗极高的荣誉。含山公主在大明后宫获得如此厚遇实属罕见。而她从八朝更替到白发侍奉天子的传奇经历,也为她赢得千古名声,许多后人闲话家常时还拿她的故事作为鉴戒教导。

死后被如此厚葬,实乃含山公主一生的幸事。也正是她顽强的生命力与高寿,成就了这份超乎寻常的荣誉。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文章由“古风文史”原创首发,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转载、搬运,侵权必究!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