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服是许多人冬季御寒的重要选择,保暖性好,穿着也相对舒适。
然而随着羽绒服市场愈发混乱,时不时就能看到某知名品牌的轻奢羽绒服上面标价5988元,但保暖却不如800元国产羽绒服,让消费者也对羽绒服的标准变得愈发不信任。
到底怎么才能判断羽绒服的好坏呢?
如今国家也对羽绒服的市场标准进行了明确。
只要找专业人员进行检测的话,甚至能找到不合格商家对其进行维权。
不仅如此,国家现在更新了新国标,只要认准这5点,我们就能够挑选到好羽绒服。
“绒子含量”超过50%。在认识新国标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以前的国标。
以前的国标主要是《GB/T14272-2006》。
这部国标中有一个指标叫做“含绒量”,它是指衣服内部羽绒中其中“绒子”的数量和毛干的比例。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衣物内部物有80g“含绒量”,那么这80g中有60g是“绒子”,20g是“毛干”。
这个指标其实并没有意义,因为它既不能衡量保暖程度,也没有防钻绒的效果。
所以在2020年,我国对《外交羽绒服的产品标识指南》进行了修改,其中将“含绒量”替换成了“绒子含量”,并且将其命名为新国标《GB/T14272-2021》。
这一更改使得国标在保暖性和防钻绒效果上都更加严格和有效。
因此如今我们在购买羽绒服的时候一定要留心看清合格证上写着的“绒子含量”并不低于50%,否则如果低于这个比例,那么我们的羽绒服都不能叫做羽绒服,只能叫做填充物衣物。
充绒量。充绒量又称形态量,是指在一定容积下,羽绒服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即“填充物质量/填充物体积”。
充绒量越多,代表我们的羽绒服内部含有的羽绒就越多,从而也会让我们的羽绒服更加保暖,但充绒量在各个地区都是不同的。
例如东北地区冬天来临时,穿着羽绒服的人都会选择充洋量较多的,否则到了寒冷的夜晚就会冻死,可是像海南等地方,冬季气候较温暖,人们根本不会穿到厚重的羽绒服,所以这些地方的充绒量标准就比较少。
根据《GB/T14272-2021》中划定,我国各个地区充绒量标准大致为:
1.东北地区:180g以上;
2.华北地区:150g以上;
3.华东地区:120g以上;
4.华南地区:100g以上。
当我们想要购买高质量的羽绒服的时候,这一点也一定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只有看到了合格证上写明了自己适合该地区的充洋量标准才能放心地买,否则买回去后发现根本不保暖,就要悔之晚矣了。
蓬松度。众所周知,蓬松度越高的羽绒服,其保暖性往往都是越好的,所以市场上相对来说比较理想的蓬松度为600-800。
600-800这个标准已经在《GB/T14272-2021》中列入并规定为了评价硬指标,是不可更改或调整的。
因此我们在挑选羽绒服的时候发现它们标注了这几个数字的时候,就说明这个羽绒服是合格的优质品,无论是什么品牌,它也不敢伪造自己的产品,否则很容易上法院。
旧国标中的蓬松度标准不是“硬性指标”,商家可以根据消费者的购买喜好进行提升,从而让消费者觉得自己买到了“高档货”,其实这些东西它们大部分都是互通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留心这个问题。
这个标准是固定不会变得,所以只要看一眼合格证就能知道保暖性到底怎样。
还有许多人分不清蓬松度与含绒量,它们之间是非常紧密关联的,只要嵌套法和重力法检测到它们不匹配就属于违规行为,这一点会很容易让消费者起疑心,所以各个品牌也不敢造假。
清洁度。清洁度是指羽绒中干净羽毛和污浊羽毛之间的比例,清洁度越高就代表污浊程度越低,从而也会让我们的身体更加舒坦,不会有异味腐臭等难闻气味或者刺激性气味。
清洁度标准在《GB/T14272-2021》中规定为450+,这个标准也是固定不可更改的,如果消费者在合格证中发现低于这个标准,就说明这件衣服不是好东西,是人家加工过的问题,同时也可能会带有病菌等对身体有害的细菌。
该行业中清洁度几乎没有变化可以忽视,有些商家在宣传的时候说清洁度没有必要等高,其实这些都是为了让我们消费者购买劣质品,不合格旗号商品,所以大家一定要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