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是一个伟人,是中华民族之魂。鲁迅生于1881年,逝世于1936年,享年56岁。他的寿命在20世纪初的中国也不算太短,但是他们两个弟弟,一个人活了82岁,一个人活了96岁。
所以,相比之下,鲁迅的寿命无疑是三兄弟中最短的一位。但在中国近代史上,鲁迅的地位无人能撼动。
因此,他的逝世也让文艺界和文学界以及很多学生心痛不已。1936年鲁迅逝世后,大家由谁来抬灵柩起争议,因为他们都想为鲁迅先生做最后一次的保驾护航。就在这时,沈钧儒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鲁迅去世的病因鲁迅的最后十年,是在上海度过的。他在上海期间,除了看牙等一些小病之外,生过几次与肺有关的大病。
一次是在1928年6月,在一次他写给章廷谦的信中,他对自己的身体十分自信,尽管每天抽烟三十至四十支,但不以为然,认为“只要什么事都不管,玩他一年半载,就会好得多。”
其实,医生根本不敢把诊断结果告诉鲁迅,说明这个病的严重性,因为在当时的中国,肺炎是绝症,医生也不便多说。但鲁迅是学过医的,在他的追问下,医生才吐露实情。
鲁迅在上海多年持续紧张压力的生活,又生了两场大病。
1936年3月2日,鲁迅在这天下午去藏书看书受寒,引发了支气管炎,又引起了发肺气肿。
5月18日,鲁迅再一次记录了自己发烧的日记,发烧37度以上的日子达13天,在这期间,鲁迅每天都要去看医生。进入6月,鲁迅感到自己精神“日渐萎顿,终至艰于起坐”,一直坚持的日记也不再记录。
6月的日记也只记到了5日,就再也没有记录下午。7月开始,虽然恢复了日记,但他却持续发烧,日记里几乎每天提及须藤医生或者医务人员来帮鲁迅注射消炎药。
8月13日,开始痰中带血,疑似肺结核。医生告诉他不要多动,需要卧床休息。鲁迅却回答道:“我一生没有养成那样的习惯,不做事,不看书,我一天都生活不下去。”只要稍微精气神好了,鲁迅就会去出门到书店会友寄书。
1936年6月18日,鲁迅的知己瞿秋白英勇就义后,他悲愤不已。为了纪念瞿秋白,鲁迅在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就编完了30万字的《海上述林》上卷。
从3月份开始,鲁迅发病体重就下降到37公斤,他不顾身体,昼夜校对编辑,所有的事情都要亲力亲为。对此,鲁迅曾说:
“与其不工作而多活几年,倒不如赶快工作而少活几年的好。”
终于,工作上的劳累使得鲁迅的病情加剧。引起了一众好友的关注,史沫特莱陪着上海著名肺病专家、美国医生邓恩前来诊断。
邓恩告诉他,鲁迅的病恐怕过不了年了。其实,鲁迅的病情已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邓恩还说道:“若鲁迅的病发生在欧洲人身上,早在五年前就死掉了。”
鲁迅并未将病情告诉其他人,其实在他的身上除了肺病之外,还有晚期肺结核,胃扩张、肠弛缓、右胸温性肋膜炎、支气管性喘息、心脏性喘息及气胸等多种严重疾病。
从鲁迅肺部的胸片来看,两肺部位有超过四分之三的黑影。所以专家们一致认为鲁迅是死于肺气肿引起的气胸。
对于鲁迅的去世,许广平在给友人的信件中写道:
“……要写明周先生的病状,可实在不容易,因为这和他一生的生活,境遇,工作,挣扎相关,三言两语,实难了解。”
鲁迅在长期的生活中,承受了太大的压力。在鲁迅去世的前一天,他不顾医生的警告,在寒风中步行到日本友人的住所,去解答他的翻译难题。
就这样,还未病愈的鲁迅就因为这次外出受凉感冒,诱发肺部疾病被夺去了生命。
由谁抬灵柩起争议10月19日凌晨5时25分,鲁迅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一代文豪闭上了眼睛。
鲁迅去世后,许广平开始和周建人等人一起商议丧事的安排。冯雪峰和宋庆龄等人得知消息,立即赶来吊唁。
经过商议,他们决定由万国殡仪馆承办丧事,并拟定了九人的治丧委员会名单:蔡元培、马相伯、宋庆龄、毛泽东、内山完造、史沫特莱、沈钧儒、茅盾、萧三。
鲁迅逝世的消息在上海很快传播,他的朋友和学生纷纷赶到住所吊唁,他们站在鲁迅的遗体面前痛哭不已。
日本雕塑家奥田杏花首先赶到,他用一块软体石膏,为鲁迅做面部石膏横型。下午2时,上海明星电影公司派人拍摄了万国殡仪馆吊唁和公墓安葬的情况,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下午3时,万国殡仪馆来车运走了鲁迅的遗体。
鲁迅的逝世,在上海甚至全中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在他逝世的当晚,上海《大晚报》就刊出讣告,第二天,上海的各个报刊都刊登了讣告和治丧委员会的名单。
中共中央和苏维埃政府连续发出三份电报,悼念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
根据鲁迅家属和治丧委员会的意见,20日到22日上午,为各界人士吊唁、瞻仰遗容时间,22日下午安葬于万国公墓。
20日一早,鲁迅的遗体经过稍加化妆后,移动至楼下大厅,等待社会社界人士的吊唁。
他的遗体身穿咖啡色绸袍,他面容消瘦,神采依旧。
前来吊唁的人佩戴着黑纱,带着白花,向鲁迅做最后的告别。
上海文艺界和文学界的知名人士前来吊唁。不过,吊唁最多的还是学生,他们是鲁迅最忠实的读者,他们想要送他们最敬仰的鲁迅先生最后一面。
21日下午3时至4时,殡仪馆为鲁迅进行大殓,在场的三十多人,向鲁迅遗体进行三鞠躬礼,许广平趴在地上失声痛哭,所有人泪流不止。
22日,是鲁迅的葬礼,墓地选在了上海的万国公墓。
在讨论葬礼的安排时,治丧委员会和各界社会人员开会,但在“由谁来抬灵柩”的问题引起了争论。
胡风认为,先生的棺材应该由文艺界来抬,而不是其他什么人。
章乃器持异议:
“先生属于世界被压迫大众,更属于中华民族。失去了他的民族性,国际主义空泛之致。在国难当头的今天,先生精神应该归结为民族求存。”所以他不支持由文化界的人来抬棺。
在众人的争论中,沈钧儒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起灵时文艺界抬棺材,到公墓时由各界人士来抬。”
对此,大家一致同意。之后,他们又对鲁迅棺木上覆盖怎样的旗帜进行讨论。如果是要“国葬”的话就要覆盖当局的旗帜,但这显然是违背鲁迅意愿的。最终,大家决定给他一个民族的葬仪。
随后,沈钧儒写下了“民族魂”三字,他知道如此一来,先生定会非常高兴。
1936年10月22日下午1时50分,在万国殡仪馆,为鲁迅举行了葬礼。
鲁迅的亲友及治丧委员会的全部成员共30余人,面对棺木,默哀、行三鞠躬礼,再由殡仪馆工作人员将棺盖封严,全体绕棺一周。
紧接着,由文艺界胡风、巴金、曹白等人扶灵柩出礼堂,扶柩而行。
2时30分,送殡队伍出发,两位侄女扶着司徒乔画的鲁迅遗像走在队伍最前面。许广平、周海婴、宋庆龄、蔡元培等人乘车紧随其后。
下午4时30分,送葬队伍抵达万国公墓,在礼堂前举行了追悼会。蔡元培先生主持礼仪,沈钧儒先生致悼词,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及成就。
宋庆龄、内山完造发表完演讲后,救国会的沈钧儒、王造时将一面白底黑字的“民族魂”旗帜,覆盖在棺木上,移到东首墓地,缓缓安置在穴中,然后盖上石板、覆土。
顿时,万国公墓上空响起了无数人的痛哭声和《安息歌》的歌声。
中国现代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归于黄土,变为一方小小的土堆。令国人扼腕叹息。
鲁迅一生都在战斗,与强权、与黑暗、与压迫、与奴役、与功利,他以笔为刀剑,向一切黑暗投掷过去。
鲁迅一天都没有停止过战斗,他曾说道:
“我的生命,至少是一部分的生命已经耗费在写这些无聊的东西中,而我所获得的乃是自己灵魂的荒凉与粗糙。”
这场未曾间断的战斗损伤了鲁迅的身体,也给他带来了许多精神上的伤害。
但他却并不怕死,他对死亡似乎早有准备,对于后事冷漠到让人震惊:“不要做任何纪念的事情”,“赶快收敛埋掉,拉倒”,“一个都不宽恕”。
在临终前,他仍然保持着一个批判者的形象,而在这背后,他却是一个纯粹的人,他希望国家能好起来,希望国民有自主的想法,希望能有一个强大的挺直脊梁的中国。为此,他付出了一生的努力。
鲁迅虽然死了,但他的精神不会死。中华民族将在他的旗帜下永远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