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备在得到巴蜀汉中后,势力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扩张。此时,刘备地跨荆、益二州,并占据了东三郡,其地盘涵盖了今四川、重庆、云南、湖北、湖南部分地区以及陕西南部一带。在地位上,刘备成为了能够与曹操、孙权相抗衡的一方诸侯,声望达到了高峰。
从外部环境来看,曹操占据北方中原地区,拥有最广阔的疆域和最多的人口,士兵规模远超蜀汉和东吴之和。东吴在夷陵之战后,实力也不容小觑。刘备虽占据了重要的战略要地,但面临着来自曹操和孙权的巨大压力。此外,曹魏与东吴都对刘备的崛起保持高度警惕,随时可能联合起来对其进行打击。
在内部决策考量方面,刘备面临着诸多难题。首先是荆州的归属问题,刘备以 “借” 的名义占据荆州,却迟迟不归还,这引起了东吴的不满。若归还荆州,刘备将失去重要的战略据点和资源;若不归还,又可能引发与东吴的战争。其次,在扩张方向上,刘备也面临着艰难的抉择。是继续北伐,攻打关中地区,还是南下巩固荆州,或者向东与东吴争夺更多的地盘,每一个决策都关系到蜀汉的未来命运。
总的来说,刘备在得到巴蜀汉中后,虽然势力得到了增强,但也面临着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难的内部决策考量。
二、不归还荆州的原因
(一)战略要地不可弃
荆州位于四川盆地与长江下游之间,通过长江与益州和扬州相连,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全境共辖七郡,包括了今天的湖北、湖南等省大部分地区,地势四面高,中间低平,类似于盆地,平原面积广阔,江河纵横,交通便利。襄阳是荆州的重要军事重镇,处在秦岭山地和江汉平原之间、南阳盆地的南端,三面环水,三面靠山,形成严密的防御体系。江陵也是军事重镇,南面有长江天险,西面有一系列军事险要。此外,荆州地区还有许多重要关口,如义阳三关、南津关等。汉水谷地土地肥沃,是著名的产粮区,足以保障战争过程中的粮草供给。
对刘备而言,荆州的位置更加重要。如果蜀汉同时占有益州和荆州,那么将会形成东西双核战略,对北方的曹魏形成两面夹击之势。一旦失去荆州,蜀汉就会被封锁在长江三峡以西的巴蜀地区,只能一路北伐。正如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的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 可见荆州是实现统一天下战略的关键,关乎刘备集团的未来发展,所以刘备不能归还荆州。
(二)平衡孙曹的筹码荆州作为平衡孙权与曹操的重要筹码,归还荆州可能导致局势不利于刘备。刘备得到巴蜀汉中后,虽然势力增强,但仍面临着来自曹操和孙权的巨大压力。曹操占据北方中原地区,拥有最广阔的疆域和最多的人口,士兵规模远超蜀汉和东吴之和。东吴在夷陵之战后,实力也不容小觑。如果刘备归还荆州,那么孙权的势力将会进一步增强,而刘备则会失去重要的战略据点和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可能会联合孙权对刘备进行打击,局势将对刘备极为不利。因此,刘备不归还荆州,是为了保持与孙权和曹操之间的平衡,确保自己在三国鼎立的局势中不至于处于被动地位。
三、集中力量北伐的胜算分析
巴蜀地区多山大川,西部高原,东西走向的溪流切割地形,交通极为不便。这种地理环境给从巴蜀北伐带来了巨大的难题。在军事行动方面,复杂的地形使得军队行进困难,难以快速部署和展开作战。而且,山区地形容易被敌人利用进行伏击,增加了作战的风险。在粮草运输方面,崎岖的山路使得运输成本大幅增加,运输效率低下。粮草是战争的关键因素,一旦粮草供应出现问题,军队的战斗力将大打折扣。例如,历史上多次战争中,由于巴蜀地区的交通不便,粮草运输困难,导致军队陷入困境。
(二)历史先例的启示
历史上仅有韩信成功从西蜀出兵关中收复三秦,然而这一胜利极为罕见。韩信能够成功,地理环境是重要因素之一。当时暴秦刚被消灭,项羽大封诸侯,天下处于割据状态,这与三国时期的局势有很大不同。三国时期,曹操统一北方,孙权在江东站稳脚跟,蜀汉政权自刘备夷陵兵败后实力大减,天下进入相对稳定的三足鼎立局面。而且,从地理环境来看,蜀地交通不便,而关中肥沃平原连绵,易守难攻,曹操将其作为统一北方的基地。对比之下,刘备若从巴蜀北伐关中,胜算微乎其微。
(三)孙权的潜在威胁即使刘备放弃荆州全力北伐,孙权也未必会袖手旁观。孙权在位期间,一直谋划二分天下、北固南取的战略。面对强大的曹操,他也想方设法减弱对方实力。如果任由刘备坐大,对孙权将是巨大威胁。为了自保,孙权很可能采取先发制人,削弱刘备势力。例如,关羽守备荆州多年,与曹军作战声势大振,令曹操忌惮,但东吴却趁虚偷袭,导致关羽兵败身死。所以,即使刘备放弃荆州北伐,孙权也可能反过来利用刘备牵制曹操后,再设法除掉这个心腹之患。这种潜在威胁使得刘备的北伐大业充满不确定性。
四、总结与思考
刘备在得到巴蜀汉中后,确实陷入了艰难的决策困境。不归还荆州,虽能占据战略要地,维持与孙曹的平衡,但也引发了东吴的不满,随时可能面临东吴的攻击;若归还荆州,又会失去重要的战略据点和资源,且可能使局势更加不利于自己。而集中力量北伐,同样面临诸多挑战与风险。
从地理环境来看,巴蜀地区的复杂地形给北伐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军事行动受阻,粮草运输艰难,这与关中地区的肥沃平原形成鲜明对比。历史上仅有韩信成功从西蜀出兵关中,但当时的局势与三国时期大不相同,刘备若从巴蜀北伐关中,胜算微乎其微。
此外,孙权的潜在威胁始终存在。即使刘备放弃荆州全力北伐,孙权也可能为了自身利益,采取先发制人,削弱刘备势力。关羽的兵败身死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东吴在关键时刻的背叛,让刘备失去了荆州,也让北伐大业遭受重创。
在这种复杂的局势下,刘备的每一种选择都充满了挑战与风险。他既要考虑自身的实力和利益,又要应对来自孙曹的压力和威胁。然而,历史的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即使刘备做出了看似最优的决策,也未必能够确保成功。但正是这种决策的困境和挑战,使得三国历史更加丰富多彩,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在复杂局势下决策的艰难与重要性。
蜀人又是去找曹操,又是去找刘备,就是没想过靠自己,这些战五渣有能耐去北伐?丢了荆州兵源还剩什么战力?去欺负下南中土著已经是力所能及了!什么万人必死,横行天下,以为可以像刘秀几千就能扫平六合,结果看到魏兵漫山塞野蜂拥而来,被吓得抱头鼠窜!
当年孙权觉得那块地要和曹操对峙,自家有事不方便,又不能丢给曹操(丢给曹操还是和曹操对峙)。就只能丢给刘备,相当于刘备如果要像那块地,就要主动对抗曹操,不要就能安心发展,刘备本来就地少,只能拿了,孙权多坏啊,直接给不好听,对外说是借刘备。我去个江东鼠辈,用人家的时候是小甜甜了,不用就牛夫人是吧
封建社会,士族门阀政治!强龙不压地头蛇,刘备必须得到地方豪强士族门阀的支持。随刘备入蜀的荆州派骨干,老家不要了么?
一孔之见 却也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