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广历经三朝,战功赫赫却始终未能封侯,引发无数争议。
从多个角度分析,李广难封既有自身原因,也有时运不济的因素。从自身来看,首先,李广政治智商较低。在汉景帝时期的吴楚七国之乱中,他接受梁王授予的将军印绶,这一举动引起汉景帝不满。梁王虽为汉景帝亲弟,但兄弟俩在皇位继承问题上关系微妙。李广未能意识到其中复杂的政治因素,从而失去了在汉景帝时期封侯的机会。其次,李广的治军方式存在问题。他领兵出征时不规划部伍行阵,军队驻扎时人人自便,纪律松散。虽善待将士,但这种治军方式在面对敌军时容易陷入被动。如后世评价,“以广之能而遂至于此者,由其治军不用纪律,此所以勋烈、爵赏皆所不与,而又继之以死也”。

从外部因素看,一方面,李广确实生不逢时。汉文帝时期,汉朝国策是休养生息,李广没有太多发挥的机会。汉文帝曾惋惜地说:“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另一方面,在汉武帝时期,李广虽名声在外被称为 “飞将军”,但却因名声太大遭到匈奴大举围攻被俘,错失封侯机会。而且在分兵作战时,他不是遇到匈奴大部队就是迷路,时运不济。

都在抱怨李广之难,难封是多种复杂原因综合造成的结果,他自身的问题如政治低能和治军不当才是主要原因,外部的时运不济,说得多了也是借口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