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准备推动俄乌和谈,但上台两个月多时间仍然是“一拍两散”的结果,美国和俄乌公开撕破脸皮。
美方不再等了,五角大楼签署文件宣布中国将成为“主要目标”,美方真的要从欧洲撤军?
普京被曝内部讲话提及“百年战争”,俄罗斯是否会和乌克兰死磕到底?
3月下旬美国代表和俄罗斯、乌克兰代表分别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举行会谈。
这也是美方首场“面对面”的穿梭外交,希望能和不坐在同一谈判桌上的俄乌达成协议。
根据外媒的报道,当天发布的声明中只有“海上停火”“基建停火”这少得可怜的几点进展。
可以看出美国费了很大的力气,会谈仍然不理想。
不难看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不信任俄罗斯,在谈判后发声认为俄方不会遵守停战协议,这是徒劳无功的事情。
俄总统普京也不信任乌克兰,坚称乌克兰政府不合法,需要在联合国的监督下进行重新选举。
在谈判结束之后不久,乌克兰这边传来消息,原本乌方和美国签署的矿产协议,泽连斯基有了退出的想法。
原因可能有三点:
第一是乌克兰并未要到他们想要的结果,特朗普不仅不对俄罗斯施压,也不承诺对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所以乌方对此很不满意;
第二是外媒曝光特朗普政府官员最后又“加价”,不仅要求偿还美方自2022年以来的所有援助,还要加上年利率4%的利息,这件事让乌方非常气愤;
其三是现在乌克兰似乎有了新的靠山,欧盟决定对乌克兰提供首批价值高达400亿欧元的新军事援助,这已经足以让泽连斯基继续打下去了。
另一方面特朗普也公开对普京翻脸,斥责普京所说的泽连斯基“合法性”问题,以及联合国托管的话题,表示自己对此很生气。
如果下一步俄罗斯还不纠正自己的行为,美方认为停战结果无法达成的话,那么俄罗斯就必须要为此负责,对俄石油进行二级制裁。
特朗普自从上台之后,罕见对普京进行如此“激动”的言论,从一定程度上更能看出他的焦虑。
现在距离他上台已经过去70多天时间,在俄乌问题上达成的进展却微乎其微。
之前美国务卿鲁比奥一直声称从欧洲撤出影响力,要“回归亚洲应对主要对手中国”,但现在欧洲这些事情已经让他们疲于应对了。
不过日前五角大楼所做的一件事,显示特朗普已经不准备等俄乌问题处理完了,而是马上就要对中国动手。
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签署的一份机密级《临时国家国防战略指导意见》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这份于3月中旬在五角大楼内部传阅的文件,明确将中国定义为“唯一需要紧跟步伐应对的战略威胁”。
和之前“中俄是两大对手”相比,俄罗斯的名字从中被删去了。
有内容显示:美军现在的两大首要任务分别是阻止中国大陆改变台海现状,以及强化美国本土的防御。
这几乎是在明目张胆干涉中国内政,也显示了他们的战略偏向。
此外文件还特别提出,为了集中资源应对中国,美国将减少在欧洲、中东等地区的军事存在。
未来如果要应对“俄罗斯威胁”的话,那么盟友需要承担更多防卫责任,其中包括强化自身军事防卫。
这一转变反映出美国对中国崛起的焦虑加剧,以及对台海局势的信心丧失。
可以想象到,未来美国必然会集中剩下来的力量聚集到中国周边地区,菲律宾、日本和韩国等地,以及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基地将会成为一切行动的核心。
美国这边已经决定势力“撤出欧洲”,俄方也有大的动向。
根据外媒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在3月的一次闭门会议中提出“愿意打一场百年战争”的惊人言论,再度引发国际社会对俄乌冲突长期化的担心。
“百年战争”在历史上指的是两个国家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长期冲突。
比如“英法百年战争”就是为了争夺欧陆控制权和海权进行的冲突;
同样俄罗斯历史上也和奥斯曼帝国进行了“百年战争”,最终以俄方获胜割走奥斯曼帝国大量土地和出海口而告终。
普京突然提“百年战争”,释放的至少有两个关键的信号。
其一是美国现在准备撤出在欧洲的部署,也就意味着俄方只用面临欧洲的援乌就行。
而俄罗斯是根本不惧怕欧洲的,将欧盟当做是纸老虎,认为他们援乌必不长久。
日前普京突然更改了说辞,表态“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需要达成”,这和他们之前的口风完全不一样。
所以俄方必然是有了打持久战的想法,趁着美国抽出影响力对付中国的机会,赶快实现在欧洲土地上的政治目标。
其二是俄罗斯准备挑战美国在欧洲留下的权力真空,普京的“百年战争”言论本质是改变二战后国际秩序。
而西方国家如果失败,必然要接受俄方的条件。
现在俄罗斯短期战争打赢了,西方对俄还是关闭市场,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和商品仍然卖不出去。
不如改变秩序直接拿下欧洲市场,那么他们的战后经济也不必继续受困了。
值得注意的还有,普京看准西方民主国家的“政治短视症”,认为其难以支撑长期消耗战,这是完全有依据的。
本月26日,冯德莱恩计划的“向欧盟成员国提供1500亿欧元贷款计划”遭到反对,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大国也加入其中,很多国家不同意举债购买武器和援乌;
27日对乌克兰军援400亿美元的计划,又遭到多个国家的反对。
可见自从拜登下台之后,欧盟已经失去了主心骨,单独帮助乌克兰并不实际。
俄方在欧洲的持久战行动,也能呼应帮助中国分担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压力,这是特朗普从来不想但必须面临的“两边作战”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