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婚姻家庭纠纷日渐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从抚养权的激烈争夺,到财产分割时的尖锐矛盾,这类问题不仅深深牵扯着当事人的情感,更与法律权益的保障息息相关。在众多类似案件中,来自河南省罗山县的闻先生的遭遇,尤为引人深思。
闻先生详细讲述,2022年8月15日,揭西金和法院的审判员经过审理,将他与吴女士的儿子的抚养权判予他。然而,判决生效后,前妻吴女士却无视法律裁定,私自将孩子带走并藏匿起来,坚决拒绝把孩子交给闻先生。无奈之下,2023年10月,闻先生前往河婆街道特美思东侧的揭西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负责该案的王法官全力展开调查,却因始终无法寻得被告吴女士的踪迹,最终导致执行工作以失败告终。此后,闻先生在艰难维持工作的同时,从未停止寻找孩子的脚步,可时至今日,依旧未能寻到儿子的一丝消息。他深感吴女士的行为严重侵犯了自己的抚养权与探视权,给自己的精神和工作带来了难以承受的巨大压力,在财力物力上也遭受了极大损耗,故而要求吴女士给予1万元的经济赔偿。
2023年6月7日,吴女士与其父亲径直闯入他位于棉湖镇经营的小吃店寻衅滋事,随后对他大打出手。闻先生当即报警,棉湖相关单位迅速受理了此案。此次暴力殴打致使闻先生头部受伤严重,缝了六针;右手骨折;下身生殖器官更是被吴女士的父亲用刀割伤,伤口长达约三厘米,伤情触目惊心。在棉湖镇华侨医院住院治疗后,出于多方面考虑,闻先生在相关单位的调解下选择原谅了对方。但随着时间推移,身体的伤痛并未如他期望的那样逐渐痊愈。直至今日,他的右手因伤落下残疾,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生殖器官的伤势也持续影响着他的日常生活。如今,经过深思熟虑,闻先生决定重新拿起法律武器,追究吴女士父女寻衅滋事罪和故意伤害罪的刑事责任,并要求对方赔偿精神损失费、生活费、交通费、护理费、营养费、误工费、护养费以及后期治疗费用等,各项费用总计11万元。
闻先生无奈地表示,自己与前妻离婚后,本应拥有抚养权的孩子却被带走,作为外地人,自己在揭西举目无亲,孤立无援。尽管向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却未能取得任何成效。合浦法院虽对吴女士采取了诸如上征信、拉入黑名单等制裁措施,可吴女士对此似乎毫不在意,依旧我行我素。
目前,闻先生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找到儿子,将他平安带回家。他曾向揭阳的律师咨询,律师给出的建议是,若通过常规法律程序处理,整个过程将会耗时漫长。而当他向相关单位申请二次立案时,相关单位的回应却不尽人意,至今未出具立案回执单,也未给出有力的支持。
基于此,闻先生提出了两个迫切的诉求:其一,希望当地公安局能够受理他的报警并依法立案,彻查吴女士父女的违法行为,让他们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其二,期盼法院能够加大执行力度,竭尽全力帮他找回儿子。闻先生透露,自案件发生以来,他不断向有关单位打电话询问案件进展情况,可每次得到的都是含糊其辞的答复。闻先生认为对方可能存在复杂的关系网,案件从2023年8月起便一直处于拖延状态,始终无人能够有效办理。在走投无路之下,他恳请社会大众关注他的遭遇,帮助他这个投诉无门的人,推动案件早日得到公正处理。
闻先生的遭遇,绝非个例,它反映出社会法治进程中亟待解决的深层次问题。在婚姻家庭纠纷愈发复杂的当下,如何保障法律判决得以有效执行,如何切实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如何让每一位公民都能在法律面前真切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些都是摆在社会面前的重要课题。期望闻先生的案件,能够促使相关部门进一步优化执法和司法流程,加大对这类案件的重视与处理力度,让法律真正成为守护公民权益的坚固盾牌,助力构建更加和谐、法治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