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自然法则:华为的生态智慧与韧性之道

计算杂谈 2025-03-27 17:57:41

2025年伊始,受DeepSeek技术趋势的推动,全球人工智能技术浪潮汹涌澎湃,其应用也从智能对话、自动驾驶延伸至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世界。在中国,智能终端制造正与“AI+”全场景融合,科技创新成为核心驱动力,千行万业正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连续第二年将“新质生产力”纳入顶层规划,明确以“人工智能+”为战略抓手,推动技术突破与生产率提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新路径。在全球AI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中国强化创新链与产业链对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通过产学研融合破解难题,构建创新生态,使AI技术成为引领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

AI潮流下的共舞

3月的深圳湾畔,智能化浪潮正在奔涌激荡。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2025以“因聚而生,众智有为”为主题正式拉开序幕,当AI的创新力与政策的引导力同频共振之时,一幅以技术革命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宏伟画卷正徐徐展开。

华为常务董事 汪涛

华为常务董事汪涛在大会主题演讲中宣告:通用人工智能的奇点已至,AI正从技术突破走向产业重构。随着大模型推理能力爆发式增长、日均Token数突破十万亿量级,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已转向“与AI共生”的能力。

华为以全面智能化战略为锚点,推出从训练到推理的全栈AI算力产品,深耕昇腾AI生态,通过CANN基础软件、工具链及开发套件赋能开发者,同时坚持盘古大模型与业界大模型“百花齐放”,携手合作伙伴将技术深度融入行业场景。这场盛会不仅是华为与伙伴深化协同的宣言,更是一场关于如何以数智化跨越鸿沟的实践指南。

汪涛表示,华为整体经营稳健,2024年收入超8600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中国政企业务收入增速超25%。全球合作生态持续壮大,有交易的合作伙伴超4.9万家(增长22%),中国区合作伙伴超2.2万家(增长40%)。企业业务已成为华为增长主引擎,通过超80亿元投入和团队扩增,客户满意度提升至94.4分,伙伴健康度达93.1分,合作伙伴的业务规模、能力与合作深度显著提升。

在汪涛的演讲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是:生态、合作。而对于一家拥有全球化影响力的大型企业而言,构建生态是发展的必然选项,但也是难点之一。

那么,华为又是如何通过聚揽人气和技术支持来构建健康发展的生态呢?

华为重构三赢生态

华为中国政企业务总裁 吴辉

华为中国政企业务总裁吴辉表示,华为提出了“数字世界 一触即达”,聚焦以客户为中心的“三赢”模式,即:客户满意、伙伴成长、华为品牌增长。并调整市场策略:收缩大客户(NA)名单,开放更多商业与分销市场空间,通过行业定制方案,着力推动千行万业智能化转型。

同时,华为重构合作伙伴分类,新增“产品增值伙伴”与“集成类伙伴”,支持OEM定制与行业大模型赛道,并强化能力认证门槛(如钻石伙伴业绩门槛翻倍至1.2亿元)。赋能伙伴战略创新与管理能力,同时扩大联盟级伙伴至65家,提供专属资源支持。激励政策向高价值伙伴倾斜,严控违规行为,并投入1,500万元专项治理,保障阳光合作环境。

华为2025年将投入2亿元升级AI平台,借助各类技术工具,实现标书解析效率提升24倍、产品配置生成提速30倍,并开放知识库与供应链平台支持伙伴协同,降低企业数字化门槛。

华为中国政企业务副总裁 许超

华为中国政企业务副总裁许超表示,展望2025年,华为将围绕五个方向调整伙伴政策:一是以客户为中心,将这一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所有合作伙伴中;二是寻找与华为理念一致、愿意长期合作的同路人;三是保持伙伴体系的开放性,不断扩张市场;四是聚焦优质资源,向优质伙伴倾斜;五是针对三类市场制定差异化的政策和合作模式。

在伙伴政策的具体变化上,华为新增了产品增值伙伴类别,包括整机伙伴、部件伙伴和白牌伙伴,以拓展计算和部件市场。

华为还提高了伙伴认证标准,从业绩、能力、资质和客户满意度四个维度进行考核,并将鲲鹏业绩纳入认证门槛,鼓励合作伙伴共同做大鲲鹏、昇腾产业。在激励框架上,华为以业绩和合作贡献为锚点,叠加能力返点和身份返点,对商业市场的激励高于NA市场,以适应不同市场特点。

全栈技术破局企业智能化三大场景

在推进生态化建设、赋能伙伴协同的同时,华为亦同步深耕基础架构及算力领域,以强大的技术底座支撑生态创新与业务高效运转。

人工智能发展迅猛,过去八个月,中国大陆通过人工智能产生的token数量增长了33倍,付费token增长15倍。随着技术进步,token价格下降97%,大模型的开源使得人工智能在各行业的本地化部署成为趋势。相关资料显示,预计到2027年中国市场80%的企业将采用本地化部署人工智能。

华为公司董事、ICT BG CEO 杨超斌

华为公司董事、ICT BG CEO杨超斌在题为《加速行业智能化,共赢时代新机遇》的主题演讲中介绍道,在行业智能化过程中,主要有三种场景:第一种是行业专属模型的后训练场景,需要对开源模型进行适配和微调;第二种是大规模推理场景,如智能客服和辅助研发,要求高并发低时延;第三种是面向中小企业的一体化方案,开箱即用,保障数据安全。

华为针对这些场景提供了全方位支持。在模型后训练阶段,华为提供了MindSpeed开发工具;在推理阶段,提供MindIE加速引擎和算法库。同时,华为昇腾社区提供端到端工具和加速算子,伙伴和客户可按需调用。

对于大规模推理,华为推出Atlas 800 A2服务器和Atlas 800 A3超节点,并开放大规模专家并行加速算法,提升硬件效能。对于中小企业,大模型一体机实现快速部署,华为提供基础硬件和底层软件,伙伴负责集成和运维服务。

数据是AI的核心,需确保数据存得下、流得动、用得好。在数据中心网络,华为推出NSLB技术,提升网络负载效率和训练效率。在园区网,引入新技术保障AI应用高质量连接,并提供全无线化解决方案。

行业智能化的序幕刚刚拉开,华为将继续聚焦ICT基础,提供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算力底座,以开源开放的形式支持伙伴和客户高效开发和部署AI应用。

“鲲鹏+昇腾”重构AI算力版图

在AI时代,众多应用对强大算力的需求日益增长。华为此次将鲲鹏、昇腾产业纳入合作伙伴认证,凸显了其在算力支持方面的重要性和战略地位。在大会上,华为计算产品线总裁张熙伟宣布,华为将以“鲲鹏+昇腾”为核心,构建全栈智能化能力,并推出多款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以满足行业智能化的需求。

针对行业智能化的具体需求,华为推出的大模型应用一体机,支持开箱即用与敏捷部署。3月底,华为将发布升级版本,集成新型M合算子和通信优化技术,推理吞吐量大幅提升,并与80余家伙伴联合推出昇腾A2代机及310I卡一体机,覆盖多行业场景。

面向高并发、低时延场景,华为推出大规模专家并行方案(大EP),通过优化通信算法与单卡负载,8机64卡集群性能较传统方案提升2倍,计划第二季度扩展至多机部署。同时,A3超节点支持16卡至384卡灵活扩展,采用单卡单专家并行架构与内存语义通信,性能较传统方案提升5倍,专为MOE架构优化,解决大规模推理集群的通信瓶颈。

在通用计算领域,华为发布了鲲鹏920新款处理器,性能显著提升,并推动全量组件化战略,开源服务器BMC、BIOS等底层软件,支持伙伴打造250余款差异化整机产品;同时推出自研SSD、高速网卡、DPU及RAID卡等部件,兼容欧拉系统,实现即插即用,助力分销伙伴拓展市场。

生态合作方面,华为坚持开源开放战略,持续升级欧拉操作系统、高斯数据库及昇思AI框架,3月底将开源MindSpeed RL套件,加速行业模型后训练与微调。通过模组伙伴计划(KPN & APN),40余家伙伴基于昇腾模组开发高密DPI一体机与边缘智能硬件,50余家伙伴推出100余款推理产品;鲲鹏低算力模组(8核/12核/16核)及310系列参考设计的开放,进一步赋能伙伴差异化创新。在行业深耕上,华为聚焦政企、金融、运营商等领域自主创新,并联合伙伴突破互联网与高性能计算赛道。

面向未来,华为将聚焦底层技术突破,强化计算架构与集群系统能力,筑牢算力底座;通过开源协作与部件标准化,助力伙伴实现商业闭环;围绕DeepSeek等大模型技术,推动行业专属模型优化与场景深化,释放AI生产力。

在纪录片《最大的小小农场》中,约翰夫妇用十年时间演绎了一场生态奇迹:他们在200余种动植物构建的微型生态圈里,见证了自然法则的终极智慧——依靠种类繁多的物种实现平衡,进而摒弃农药、化肥等人工干预,例如让瓢虫吞噬蚜虫、猫头鹰猎杀地鼠、鸭群清理蜗牛,每个物种都成为生态链的自愈因子。当极端天气来袭时,周围其他农场遭遇灭顶之灾,而约翰的农场则依靠75种果树及密集的植被根系形成天然海绵,成功扛住了水土流失;旱季来临,多样化作物通过根系互补维持地下水位。这种不干预的智慧,让农场在自然灾害中展现出惊人的韧性,农作物年产量反而有了明显提升。

企业生态的构建,也何尝不是如此呢!

可以看到,华为正在以技术雨林理念重构产业生态——通过鲲鹏、昇腾构成算力根系,欧拉、昇思等开源框架形成数字光合作用层,逾4万家合作伙伴如同共生物种,在开放架构的土壤中各展所长。

当行业遭遇算力洪峰时,全场景产品矩阵如植被般消纳冲击;面对创新干旱,产学研协同机制激活技术地下水源。这种多样性对抗不确定性的生态逻辑,正精准呼应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新质生产力”培育路径。

例如,投入百亿构建AI基础软件平台,将大模型训练成本降低70%,如同改良土壤肥力。设立分层的伙伴能力认证体系,推动4000家中小科创企业完成AI能力嫁接,形成物种进化。通过“AI+”场景实验室,在制造、医疗等领域孵化出23个跨行业解决方案,实现技术溢出与商业反哺的生态循环。

当传统企业仍在“单一种植”式数字化中艰难求存时,华为生态已演绎出数字时代的丛林法则:核心竞争力并非培植某个“巨无霸”,而是架构起多元主体相互依存、动态平衡的生态位。这或许印证了,在数字经济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密码恰恰蕴藏于复杂系统的自组织能力——正如约翰农场的腐殖层锁住水土那样,华为通过4万家伙伴构筑的数字化免疫系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沉淀出抗周期波动的韧性基底。

0 阅读:4

计算杂谈

简介:聊聊一切与计算相关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