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中办找李敏商讨主席遗产,李敏拒绝:我要爸爸留给我的那份

岁月静美时光 2025-03-20 02:12:16

1976年,这位伟大的领袖离开了我们,全国人民都非常伤心,到处都沉浸在哀痛之中。五年后,中央办公厅的工作人员找到了伟人的女儿李敏,跟她商量有关遗产的事。李敏对来访的人说,她只要父亲留给自己的那份遗产就足够了,其他的她都不想要。【一、对子女的亏欠】李敏是革命英雄“贺子珍”的女儿。贺子珍很早就投身革命,年纪不大时,就勇敢地带着一支人数不多的赤卫队,成功打退了敌人一个营的围攻,还缴获了好几百杆枪。从那以后,贺子珍的勇敢故事就在部队里广泛流传,越说越传奇。

随后,大家朝井冈山进发,而她则成了井冈山首位女红军。1927年,那位大人物带着队伍上了井冈山,碰巧遇见了贺子珍。大人物惊讶地发现,这位传说中的女中豪杰竟然如此年轻。尽管是头一回见面,但他们心里似乎已经产生了某种情愫。他们的关系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贺子珍对那位伟人的感情,从一开始的敬仰慢慢变成了少女般的心动。而伟人因为自己的过往和感情经历,有些难以启齿。后来有一天,他特地找贺子珍深谈,鼓起勇气向她表达了自己的爱意,还分享了自己的情感故事。他们俩聊了很久,发现彼此非常合得来。

在子弹横飞的战场上,贺子珍受了重伤。后来聊起这事儿,她总是心怀感激,说是那位大人物救了她一命,还帮她做了重要决定。部队安排她留在了陕北,没多久,他们的第一个宝贝女儿李敏,小名叫娇娇,就来到了这个世界。大人物特别疼爱这个女儿。但因为当时的形势,贺子珍不得不忍痛把女儿送回老家,自己继续投身工作。贺子珍看起来文弱,其实心里头特别坚韧。那位伟人很有才华,爱跟那些年轻有学问的人聊天,这让读书不多的贺子珍有时会感到孤单,他们也会为些小事拌嘴。伟人有时还会把他俩比作木头和铁块,说这两样东西碰一块,免不了会叮当乱响。

两人最终决定各奔东西,十年相伴,他们有了六个孩子,但唯有娇娇幸存。就连伟人的其他孩子在战乱中也难以得到周全,他们既顾不上事业也管不了家庭,孤苦伶仃,漂泊无依。有的孩子因病早早离世,有的则不知去向。每当想起孩子们,伟人心里总觉得对他们有太多的亏待。【二、伟人一生勤俭】这位伟大的人物生活非常简单朴素,衣服破了就会缝缝补补、洗干净继续穿,没有他的点头,谁也不能随便丢掉衣物。他一辈子就只有两件睡衣,都是用旧毛巾做的,线开了就缝上继续用。听说,直到他去世,这两件睡衣上每件都有六七十个补丁呢。

长征路上,日子过得很苦,这位湖南籍的伟大领袖因为少了辣椒,常常胃口不好。新来的小警卫员心疼领袖,就从村里老乡那儿 找来几颗辣椒。领袖知道后,不仅教训了小警卫员一顿,还让他从自己工资里扣出辣椒的钱,还给老乡。这事儿之后,领袖还特地在全党全军强调了纪律的重要性。这位大人物平时过日子也挺会算计,主要靠工资来维持开销。家里人多,水电煤气和烟钱就得花去不少。还有老家时不时来人,有的手头紧,有的来京瞧病,他们的路费和日常花销,大人物也会帮忙承担,这些都得从他的工资里出。

在生活管理员的账本上,到处都是记录着像补热水瓶、修锅这些日常用品的花费。伟人留下来的东西里,肉票仅仅有两张,还是他好不容易节省下来的。平时吃的两顿饭,大多都是素菜,只有在过生日的时候,他才肯让多添几个菜,和家人、工作人员一起吃顿简单的饭,从来没有大张旗鼓地办过生日派对。【三、严格家风】伟人在新中国的创建和发展中付出了巨大努力,对子女教育上,他更注重用行动来引导。他时刻给孩子们树立榜样,教导他们要思想严谨,勤奋学习,生活上给予关爱但不放纵。他不愿孩子们过着娇生惯养的生活,以免他们产生高人一等的念头。

1946年,岸英回到了好久不见的延安,见到了他日思夜想的父亲。按理说,作为父亲的他完全有能力把儿子留在身边,好好享福。但他却让儿子赶紧脱下苏军的制服和大皮靴,换上了自己的旧衣裳。接着,他让儿子去基层锻炼,和士兵们一起吃饭一起住,绝对不能搞特殊。李敏和李讷姐妹俩,从小就在单位的食堂解决吃饭问题。等她们上了大学,周一到周五都住在学校里,只有周末才能回家看看。学校位置比较偏远,不在市中心,赶上学校有活动,她们常常得忙到很晚才往回走。身边的警卫员看她们这么晚了还要回家,觉得不太安全,就安排司机去接她们。结果这事儿让伟人知道了,把司机好好地训了一顿。

司机表示,他对别人的娃、敌人或者特务那些都不上心,但说到您的孩子,情况可能就不同了。伟人听后说:“上心又怎样?难道他们以前就没上过心?我们不还是赢了嘛。”说完,伟人摆了摆手,一脸严肃地说:“不让接就是不让接,按我说的做,让她们自己坐车回来。”通常,伟人的小孩和大家一样,都在大食堂吃饭,不能跟伟人坐在一桌。他们跟普通孩子没啥两样,都睡在那种大宿舍里,就连学校的领导也不知道他们的父母是伟人。在那个困难的年月,小女儿在北大上学,特别盼着周末能回家吃点好的。不过,伟人没答应她,说这是国家给自己的待遇,不能滥用。

不论是看病还是读书,孩子们的待遇都一样,而且父亲对他们的要求比其他孩子更苛刻。李敏聊起父亲时说:“爸爸对他们既疼爱又严厉,凡事都高标准严要求,从不让他们搞特殊,但也能感受到他对孩子们满满当当、无微不至的父爱。”【总结:】给女儿娇娇留下的,就只有电视机、冰箱和点现金了,但这些都是爸爸满满的爱和心意,啥都比不上。爸爸对她的管教很严,这些都深深印在了她的心里。这样的好品质,会一辈子跟着她。

伟人对怎么教育子女有一套想法,这想法对他们来说很重要,也是现在很多爸妈教育孩子的参考。希望孩子们身心健康,长大能成为无产阶级事业的得力帮手,这样才不辜负伟人给大家树立的好榜样。

1 阅读: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