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探访15岁的十一世班禅:他的一天24小时如何度过?

岁月静美时光 2025-03-20 02:08:43

2009年,在全球佛教的大聚会上,19岁的第十一世班禅用流利的英语讲了一段话。他行为稳重,头脑清楚,看待世上各种事情,比同龄人要透彻得多。他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知识也非常丰富,让在场的人都十分佩服。

班禅在西藏和整个藏传佛教世界里特别重要,他出色的表现赢得了众多藏民发自内心的尊敬,大家都觉得,尽管他还很年轻,但真的是个当之无愧的班禅。有人觉得十一世班禅之所以出色,是因为他天生聪明。但要是我们看看他是怎么长大的,还有他每天是怎么学习和生活的,就会明白,天生聪明只是他众多优点中的一个。

【01 出身普通家庭自小天资聪慧】1989年,十世班禅去世了,于是大家开始着手寻找新的转世灵童,也就是他的接班人。政府给了近600万资金,按照藏族的老规矩,专门派了一个小组去找人。他们花了5年多的时间,终于挑出了46个小朋友,其中包括5岁的坚赞诺布。坚赞诺布的爸妈都是普通的藏族老百姓,他们俩学历不高,小学毕业就停了学。可别看他们这样,坚赞诺布说话做事,比起来其他同龄的小孩,显得格外聪明伶俐,根本不像他那个年纪的孩子。就是因为这样,他成功地闯过了两道关卡,成为了最后三个留下来的孩子中的一个。接着,人们用一种叫做金瓶掣签的方法,选定了坚赞诺布作为第十一世的班禅。

金瓶抽签就是把三个备选小孩的名字写到签条上,然后有专人在大家监督下摇金瓶,抽出一个签条来选人。这跟咱们平时玩的抽签选东西差不多。要是想成为候选人,那得有比同龄人更出色的聪明劲儿,而到了抽签那一刻,靠的就是运气,或者说是一种命中注定的巧合了。反正,5岁的班禅成了大家心里认定的继承人,当他坐上那个位置后,他的肩上就扛起了比同龄孩子重得多的担子。1995年,当第十一世班禅坐上法位后,按老规矩得去北京见见国家的大领导。那年他才5岁,这次是头一回出远门,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让他觉得新鲜的东西。当十一世班禅在会面时,服务员递上了一条热乎乎的毛巾,这让他的随行人员一下子慌了神。

小班禅以前从没这样用过热毛巾,他们到来时也没教他怎么用这热毛巾。他们担心小班禅会做出些“不像样”的动作。不过,挺让人吃惊的是,当热毛巾摆在眼前时,十一班禅并没有急着去用,他也不知道怎么用,所以就坐在那儿仔细观察起来。瞧见他旁边的人抖了抖热乎乎的毛巾,擦了擦手又搁下,他便也跟着做,抖一抖,擦擦手,这不慌不忙的动作里,藏着的是他观察入微的小聪明。

等十一世班禅年纪稍大一些,他不仅要学藏文,还得学汉文、梵文、英文等好几种语言呢。有一回,他在学写汉字时,老师教他认识了“开”这个字。十一世班禅稍微想了想,然后就写了一个“关”字,接着问老师:“这个字是不是表示关门的‘关’呀?”老师感到很意外,就好奇地问他怎么知道的。十一世班禅害羞地笑了笑,回答道:“我常在电梯里瞅见这两个字,要是看到了一个写着‘开’,那旁边挨着的肯定就是‘关’啦。”十一世班禅从小就特别会观察和琢磨事儿,显得挺出众。不过,真正让他懂得更多的,还是靠他一天天努力学习的积累。

【02 十五岁时的一天(1)】班禅十一世继位坐床后,他的老师们就开始为他安排学习计划,这个计划是从简单到复杂,一步步深入学习的。有时候,他会出席一些社交场合,但更多的时候,十一世班禅都是在默默成长,他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很少对外公开。2005年,有位记者带着满心的好奇,去看了看15岁的十一世班禅,还记录了他整整一天的生活。那时候的十一世班禅,虽然才15岁,但学习负担可不比同龄人轻。他每天早上7点就起床,晚上要到10点半才睡觉。这一整天啊,他要上的课可真不少。不过,在这段时间里,十一世班禅学到的东西,可不光是书本上的各种知识。

那天早上7点,日喀则的天还没完全亮,但班禅新宫里已经亮起了灯。洗漱了半小时后,他就要开始每天的早晨念经了。他读的大多都是很难懂的古文经书,对于一个才15岁的孩子来说,可能里面有些内容他还不能完全搞明白。不过,对十一世班禅来说,传承是个很大的责任,好好研读经文就是他的一个主要任务。他得把那些深奥的经文背得滚瓜烂熟,盼着每天的努力能让他慢慢领悟里面的深意。这就像学校里的早晨朗读时间,十一世班禅对待这事儿特别上心。他觉得,不管多难搞定的事儿,只要一直下功夫,总会有解决的办法,就像坚持打坐冥想那样。

盘腿坐是打坐的一种方法,刚开始可能有点不习惯,但他从5岁起就开始练,现在已经练得很熟练了。十一世班禅的早晨例行事务,看起来跟普通少年没啥两样,但他们在做这些事时心里怎么想,那就不清楚了。还有啊,吃早饭时他做的一件事,真叫人忍不住要点个赞。15岁的班禅要吃饭时,很自然地先让经师江央嘉措坐下。他看到经师往碗里倒了奶茶,伸手拿糌粑吃,这才自己动手开始吃饭。

这两分钟左右的等候,可以看作是十一世班禅每日学习中关于“敬重师长”的一课。一开始可能是老师提出的规矩,但那时已经年满15岁的他,从一举一动中都流露出对老师的深深敬意。走路时,他总是很细心,要是看到老师走得慢了,他就会立刻停下脚步等老师。吃完饭散步那会儿,他一会儿轻声问老师问题,一会儿又静静听着,对老师的尊敬时刻都在。他每天的课特别多,一下课他就赶紧站起来。要是负责接待的人没在,没法送老师走,他就自己跑过去,给老师拎包,开车门,然后恭恭敬敬地看着老师离开,之后才急急忙忙去上下一堂课。

一次午饭过后,当十一世班禅和他的老师打算返回住处时,天空忽然下起了瓢泼大雨。班禅在西藏可是个大人物,工作人员担心他被雨淋了会生病,一时着急只找到了一把伞,就赶紧拿给他,让他先赶紧避雨回去。可十一世班禅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老师,见到老师不肯接受伞,他便直接将伞塞给老师,自己毅然决然地踏入了雨中。认真学习、脚踏实地,还非常尊敬老师看重教育,十一世班禅每天的功课里,传统文化的熏陶占了挺大一块。不过呢,身为90后的他,也想跟上时代的步伐,所以光做这些还不够。

【03 十五岁时的一天(2)】每天早上十点半,念完经文后,十一世班禅就会开始上文化课。他汉语学得挺好,还学了英文和梵文。不管是哪种语言,身为西藏人的他,学起来都挺不容易的。但据他的老师所说,这位少年班禅特别好学,不管哪门学科,他都充满了浓厚的学习兴趣。2005年,记者采访的那天,十一世班禅正在上文化课,学的是英语。他的学习表里,每周固定有两堂英语课,不过要是碰上什么活动,这些课就可能不上了。

一碰到学习的机会,他就会全神贯注,不停地回答老师的问题,要是碰到发音上的难题,他也会赶紧向老师求教。十一世班禅表示,他学英语就是为了能和人沟通,开阔眼界看看这个大千世界,不管多难都会咬牙挺下去。有了明确的学习方向,他就特别乐意主动去探索那些新鲜又未知的事物。每天下午2点到3点半,是十一世班禅的课余时间,这段时间他可以自由自在地去学习各种新东西。在他独处的时光里,他喜欢翻翻课外书,一会儿沉浸在西藏古老传说的世界里,一会儿又探索起那些新潮的科学杂志来。

但他更爱做的,是捣鼓那些电子产品。2005年的时候,电脑开始走进千家万户,十一世班禅对此特别感兴趣,常常在电脑上完成他的学习任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他不仅能够熟练地操作文档,还掌握了不少日常办公的小技巧。除了电脑,十一世班禅对相机和录像机也挺感兴趣,他觉得这些小巧的电子产品功能真强大,总是盯着它们琢磨来琢磨去,不停地摆弄。一旦拍到了满意的照片,他就开心地拿给别人看。十一世班禅对这些高科技玩意儿挺感兴趣,但难得的是他从不上瘾。就像他鼓捣电脑时,会跟旁边的人说:“要是藏文软件能快点用起来那该多好啊。”

少年班禅心里总装着责任,这成了他的一个日常。这份日常,一直告诉他该往哪儿使劲。他觉得,让自己变得知识丰富,把藏族文化传承下去,带着藏民过上好日子,这才是他该挑的担子。对于藏族文化里很重要的经书学习部分,他特别下功夫。每天下午3点半,十一世班禅都会进行辩经的练习。很多和尚聚在大殿里,有的和尚在提问,有的和尚在回答。不管是问问题的还是回答问题的,都得有点学问才行。每到这个时候,大家都能看出十一世班禅平时学习认真、爱动脑筋。碰到问题,他不慌不忙;回答起来,又能从简单说到深奥,很有智慧。

激烈的辩论结束后,十一世班禅稍作休整便开始吃晚饭。晚餐过后,他的习惯是去散散步。饭后散步是十一世班禅的一大爱好,他觉得这样能动一动身体,让自己更健康些。说实在的,对于运动,十一世班禅最中意的其实是打篮球。每当他瞧见别的少年在篮球架下蹦跶,心里头就直痒痒,也想上去试试身手。可话说回来,作为班禅,他得守着不少规矩,好多体育活动都只能看看,没法亲身参与。对第十一世班禅而言,这确实让他感觉挺可惜的。他经常拿自己学过的道理来劝慰自己,不去强求那些得不到的东西。他每天都会看新闻联播和各种国内外大事,这些事情悄悄让他意识到世界多么宽广,心里那些小不快,很快也就烟消云散了。

做完今天的作业和预习好明天的内容后,十一世班禅会拿起笔来练书法,在一撇一捺间修身养性。他写的字工工整整,跟他对待生活和学习一样,都非常用心。写好字后,十一世班禅每天的学习就快要结束了。这时候,通常已经快到晚上九点一刻,他会按照佛教的传统习惯,和其他僧人一起再次念经。晚上10点半,是这位少年班禅雷打不动要关灯睡觉的时间,他从不会拖沓。有人讲,一天好似一年,人生的岁岁年年,都是由每天里一点点积累起来的。从5岁到19岁,十一世班禅每天都过得和15岁那年一样规矩,他脚踏实地,一直严格遵守着该守的规矩。正是这些年的坚守,让他学到了不少知识和美德,也成就了他自己。

【04 一生与一天】经过长时间的自我约束和坚持,十一世班禅终于迎来了属于他的成果。2009年,19岁的十一世班禅首次亮相,确实很吸引人,但那还不是他最让人佩服的地方。为了真正负起责任,把学到的知识用到实处,十一世班禅经常四处走访,了解百姓生活。见过他的人,都被他那份由衷的真诚和友善打动,夸他真正领悟了佛法的真谛。他时常会在身边发生的事情里,心里有些感触。瞧着那些藏族地区的州县,老百姓的生活跟以前大不一样了,他对国家的感情越来越深,也觉得自己肩上担子沉甸甸的。2015年,到了十一世班禅坐床20年的日子,说起这20年的成长,他感慨道:“我每一刻都过得充实,学了不少文化知识,但接下来,我得把这些知识真正装进心里去。”

他觉得,把学到的好东西真正记在心里,就是把它变成自己的,然后再用这些知识去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现在,第十一世班禅有了更多的任务,因为工作的关系,他大多时间都待在北京的办公室里,不过每年都会抽大约三个月时间回到西藏。一回到西藏,他就会立刻去探望百姓,帮他们解决遇到的难题。在一次访谈里,十一世班禅讲过,我慢慢长大后感觉到,大家尊重一个班禅,并不光是因为他学问大,更重要的是看他为老百姓和国家都做了哪些实事。2022年的一次集会上,他对大家讲:“要是有小朋友问咱们,怎么才能学习棒,咱们就告诉他,得天天用心学习,好好过日子,这样才能实现愿望。咱们活着就是为了这个。”

同时,他对于那些想要把祖国拆开来的外国势力,心里头非常不痛快。他讲道,根据我所学的知识和亲眼见到的实际情况,咱们国家里,藏族朋友们和全国老百姓一块儿,都过上了既幸福又有面子的日子,文化也发展得红红火火。那些想借着藏传佛教来搞分裂的家伙,都是心怀鬼胎。而他年纪轻轻,就已经成为了藏民们心中公认的活佛班禅。肩挑责任,脚踏实地去做,分清对错,每一天的积累,构成了十一世班禅一生智慧的根本。要是说怎样成为人才是个有意思的话题,那十一世班禅的成长经历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