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为德皇仓皇逃出柏林宣告德国战败,盛极一时的德国“公海舰队”在1919年选择了自沉这一带有浓重悲情色彩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屈,但此举德国海军瞬间家徒四壁;战后德国海军被极大限制,仅能保留几艘老旧舰船,曾经驰骋大西洋的“公海舰队”沦为沿海舰队,这一切等到希特勒上台后发生了改变。
正在沉没的“巴伐利亚”号战列舰
希特勒在上台的第一时间就表明自己要废除《凡尔赛条约》,1934年德国海军一次会议中对重巡洋舰的舰炮进行讨论,当时按照世界主流来说重巡洋舰搭载203毫米舰炮,但一部分人认为可以搭载射速更快的150毫米舰炮,而且还能装的更多,最终为了不让自家重巡洋舰舰炮落下风敲定了203毫米作为重巡洋舰的主炮口径。
英国"德文郡"号重巡洋舰,搭载8英寸(203毫米)主炮
希特勒废除《凡尔赛条约》自然引起了英国的不满,但英国又不愿意把德国逼得太厉害,于是英德在1935年6月18日签订了一份《英德海军协定》,协定中规定了德国海军总吨位不能超过伦敦和华盛顿海军条约中英国海军总吨位的35%,潜艇不超过40%,这一协定等于是英国认同德国可以建造大型军舰。
二战纳粹德国海军元帅卡尔·邓尼茨在1935年还是中将,他主张建造中型潜艇可以建造更多还不引起英国注意
德国海军参谋部拿到了英德海军协定后立刻向克虏伯公司下了2种口径舰炮的订单,一个是380毫米口径舰炮,另一个就是203毫米口径舰炮;380毫米口径舰炮是为俾斯麦级战列舰准备,203毫米舰炮就是为了希佩尔级重巡洋舰准备。
“俾斯麦”级战列舰的380毫米主炮
希佩尔级重巡洋舰预计5艘实际建成3艘,很有意思的是1号舰“希佩尔海军上将”号重巡洋舰建造时英国给的吨位额度是1万吨,实际上造出来的已经是1万4千多吨,不过德国一口咬死就是1万吨;德国自用的3艘分别是“希佩尔海军上将”号,“布吕歇尔”号和很有名的“欧根亲王”号,另有“塞德利茨”号半途拿去改航母,“吕佐夫”号1940年卖给苏联,后改名叫“塔林”号。
“希佩尔海军上将”号重巡洋舰
话说回来,SK C/34型203毫米舰炮是克虏伯公司的匠心之作,总结下来就是射速快、射程远、精度好;炮管长12150毫米(倍径60倍),炮重20,700公斤,炮塔重262,000公斤;垂直射界(炮塔)-10°~+37°(8°每秒),水平射界(炮塔)左右180°(8°每秒);最大射程33,500米,炮口初速925米每秒,实际射速每分钟3发。
SK C/34型203毫米舰炮
SK C/34型203毫米舰炮在每艘“希佩尔”级重巡洋舰上都是双联装炮塔4座合计8门,炮弹由扬弹机负责输送,前段发射药和主发射药由人力从弹药输送机搬运,前段发射药人力装填,主发射药由扬弹机装填;由于装填时需要将炮管调整至+3°,导致射速不得不从每分钟5发降低至3发。
SK C/34型203毫米舰炮
SK C/34型203毫米舰炮拥有4种炮弹,分别是穿甲弹、延时榴弹、触发榴弹和照明弹,被帽穿甲弹在9500米距离上可以击穿240毫米厚的装甲,延时榴弹类似于意大利的半穿甲弹,采用弹底延时引信引爆;每座主炮备弹160发,合计1280发炮弹。
德国203毫米舰炮,延时榴弹
SK C/34型203毫米舰炮最有名的实战就是丹麦海峡之战,与“俾斯麦”号战列舰陪伴的“欧根亲王”号虽然无法击穿英国战列舰装甲带但凭借凶猛的火力以及优秀的精度极大干扰了英国战列舰的射击,给了“俾斯麦”号战列舰击沉“胡德”号的机会。
欧根亲王号
前面说到“希佩尔”级重巡洋舰中有一艘“塞德利茨”号半途去改航母了,已经装上去的8根主炮不得不拆下来后改为列车炮部署在大西洋壁垒,在诺曼底登陆时这些大家伙遭到了盟军空中力量的重点关照。
用舰炮改的203毫米E型铁道炮
希佩尔海军上当级[得瑟]
爱亲王胜过首相[笑着哭]
胡德到底死在首相手里还是亲王手里还真𣎴好说,140毫米副炮下面弹库那个弹孔还没有结论。而威尔士亲王的133副炮弹库也给欧根穿了一发,只𣎴过那发炮弹没炸……
单发威力恐怖,射速太低了,看看鹰酱的8英寸机枪
水面舰队德国又上大瓦之堂,英法意三国海军完全碾压德国海军
得梅因的8英寸机关枪标识 尼玛三德子打垃圾算毛线
[握手][握手][握手]
一分钟打三发,现在都难做到,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