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不论抱着何样的立场,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美国——这个建国于1776年,国祚至今不到250年的国家,依然是世界上的一大强权霸主,而在冷战光环的照耀下,哪怕经过几次金融危机与政治危机的冲击,今日的美利坚依然也是锐不可当,在地球上少有敌手。然而,不论是美国、欧洲抑或是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这个帝国身上感受到一股暮气,越发觉得今天的美利坚没有了二战、冷战中的那股奋发有为的英气。
这些人的感受并没有错,今天的美国,正如同过往的西班牙帝国、大英帝国一样,在享受了一段时间的辉煌后,开始一步步地遭遇着内外部危机,其自身运作治理的机制也越发地僵化起来,如一个即将步入暮年的人。而美国现在这个状态的最佳体现,就是拜登、佩洛西所代表的老人政治。
老人政治,一般指的是国家领导人的年龄过高。这个词在最开始被大众所广泛使用的时候,所指向的对象并不是美国,而是冷战期间的苏联。冷战时期,出于两极争霸的需求,美国有意操纵出“老人政治”这个术语,并将这个表述运用到苏联身上。在这时,“老人政治”所指代的不单单只是苏联领导人的年龄过高,其内在还隐喻了苏联高层政治结构过于僵化,以及苏联高压体制给予人的种种束缚。
正因为这个词汇的内在隐喻,在冷战期间,“老人政治”不断被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所大量使用,对于这些国家来说,这个词形象有力,很容易就为民众所理解、接受。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老人政治”这个词汇所要攻击的对象与攻击内容,往往只存在于社会主义国家身上,而不会攻击到这些资本主义国家自身——毕竟,在当时欧美国家的精英们看来,采用民主选举、民众投票出来的国家,是不可能出现领导人年纪过高的问题,至于“老人政治”在苏联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那些弊端,更与欧美国家无关,因此,采用这样的词汇,这样的表述对苏联进行攻击,完全是没有后顾之忧的。
然而,23年地球上发生的许多事情,是半个世纪前那些欧美国家精英们难以预料到的。他们绝不可能想到,仅仅只是过了50年,在二战与冷战中整个国家都冒着一股锐意进取精神的美国,居然会在击败苏联赢得冷战胜利,并独享了20年世界霸主荣光后,一步步地染上了宿敌苏联得过的病。
这种“老人政治”的慢性疾病,在冷战结束后,美国就已经染上,只是它太过于隐蔽,直到28年美国内部的政治矛盾开始加剧后,才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
从28年开始,随着特朗普卷起的政坛风暴愈演愈烈,许多美国政治界的大佬都被迫下场站队,为自己的利益集团助威。
而在这一场政治风暴中,许多美国选民惊讶地发现,从风暴的中心特朗普,再到共和党人麦康奈尔,再到特朗普的对手拜登、佩洛西与桑德斯,这些在美利坚政坛上呼风唤雨的大人物们,没有一个人的年龄低于70岁。也就是说,照着当时的选举形势看,不论美国大选再怎么激烈竞争,到最后,美国人选出来的美国总统,必然是一个70岁高龄的老人。
构成美国政治界核心的,不单单只有这些政治大人物,还包括了美国众议院及参议院的议员,可是,在当下,这些议员与拜登一样,都能算是高龄老人。在美国三权分立的独特政治制度下,众议院与参议院可以说是美国政治权力的核心之一。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核心权力的参与者们,到了22年,其平均年龄已经达到63岁。
虽然中国有句俗话叫“姜还是老的辣”,而不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在政治生活中,年纪越高,经历越丰富,总能识别出更多潜在的风险,做出更为稳妥的选择。对于小国来说,老人政治也无伤大雅,毕竟,小国往往需要高超的政治与外交技巧,以求在几个大国之间维持外交平衡,在自身国内需求稳定。
可是,同样的情况,换到美国身上却行不通了。对于美国这样一个经济、军事实力排名全球第一,在全世界拥有众多军事驻地与盟友的强国来说,领导人与决策者的年龄过高,本身就藏着许多风险,很容易引发许多隐患。试想一下,一旦这样高龄的老人处在政治决策地位,出现各类突发事件急需决策,却因为他们的健康问题而延误了时间,该会造成多大的损失。
此外,老年人本身就很容易出现各类健康问题,过去的苏联,就由于一众高层领导人的年纪过大,在勃涅日涅夫逝世后,出现了在短短5年内连换3任最高领导人的离奇局面。而最高领导层频繁更换的风波,也影响了苏联的政治局势与自身的改革进程,最终成为苏联解体的一大助力。
这样的情况,可以在苏联身上发生,也自然可以在美国身上出现。尽管美国没有如同苏联那般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可现在美国内部的政治分裂已经越来越大,除去最高领导层外,重要的议院议员年龄也超过63岁,在这种当权者容易突然去世的情况下,美国内部的政治,又蒙上了一层阴影。
可以说,美国今天这个政治分裂的局面,今日这种“老人治国”的景象,并非一日之功,而是美国自身的体制机制出现了问题。
毕竟,这种“老人政治”的疾病,没有出现在社会主义中国身上,也没有出现在欧洲国家身上,却偏偏出现在了美国的身上,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原因必然只有一个——美国自身出了问题,才导致了这种“老人政治”的疾病的产生,并最终慢慢发展到今天这种境况。
而美国“老人政治”的出现,与美国的人口年龄分布,以及更深层次的社会阶层差异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果仔细研究这些高龄美国政治家的出生年份分布,可以很清晰的看到,这些当今仍然活跃在美国政治舞台的政治人物们,几乎都出生在20世纪的40、50年。正如我们现在常常提到的“代沟”一样,不同时间段出生的美国人,经受过不一样的历史洗礼,自然而然有着不一样的志向追求与努力方向。出生在20世纪中叶左右的美国人,正好处在美国历史上最为繁华,社会阶层流动最为畅通的时刻。
经济的繁华发展,阶层的畅通,自然而然地就会让那个时代的美国人也跟着享受到好处。因此,出生于这个时期的美国人,很容易就在历史的浪潮下积累起足够的经济资本与政治资本,并在这些经济政治资本的支持下,有着足够的能力与信心向着美国的高层政治冲击。
然而,同样的情况在20年后却不可能出现。二战后的经济繁华持续了几十年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迎来了“滞胀”危机,美国的经济与民众的生活自然而然地也受到冲击,这个时候出生的美国人,想要在经济上获取成功,得到足够的金钱积累已经不再是几十年前那么容易,而底层人想要向上爬,却也发现社会阶层流通的渠道越来越小。在这样的情况下,往后时间里出生的美国人,不再有足够的能力与信心挤入美国高层政治之中。
人类从历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会吸取教训。苏联的“老人政治”已经逝去,美国的“老人政治”正在显现,而下个“老人政治”会出现谁身上呢?又会为这个国家带来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