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第一次战役是计划外、意料外的遭遇战,我军四次调整部署

史海撷英 2024-10-25 09:52:07

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入朝第一次战役正式打响。

战役打响前,中美两军统帅部的作战计划都没有明确这次战役将于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发起。对交战双方来说,战役之所以在这一天、以这样的方式打响,并不是计划使然,而是一系列计划外、意料外的因素造成的结果。在军事术语中,这就叫“遭遇战”。

这场遭遇战战役对于交战双方来说有着不同的含义:对于美军来说,这完全是一次猝然降临的意外打击——美军不仅事前没有料到,事发时手足无措,就是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没有真正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而对于志愿军来说,却是有备而来,是有思想准备的作战,只不过战前预期在实际作战进程中不断被偶然因素、意外情况所扰乱,有计划的作战成为“草鞋没样,边打边像”的一系列临机应变行动的组合。

在战役指导层面,志愿军对战局和战役进程的把握是恰当的,因而能因势利导、因情措法,但在执行层面,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也出现了一些缺陷和不足。

麦克阿瑟下达总追击令

第一次战役打响前,战场上呈现出双方军队均以尽可能快的速度相向对进的场面。志愿军各部以预期遭遇的战斗姿态组织开进,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则以鸭绿江为目标线实施具有“扫荡”性质的追击。

志愿军一方上下都很清楚,前面必有一场难以预料的硬仗、恶仗在等着自己。而迎面而来的对手,无论是美军、英军,还是韩军,上至高级将帅,下至基层官兵,都没料想到他们前面还会碰到有力的抵抗,更没有打一场大仗的精神准备。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10月24日,麦克阿瑟下达总追击令。

由于攻陷平壤后,“联合国军”基本上就与朝鲜人民军主力脱离了接触,美军在肃川、顺川两地的空降也因人民军先行一步而未能达到断其退路的目的,麦克阿瑟认为,单靠战斗力不强的韩军向北方边境进击,难以完全消灭正在重新集结的人民军主力。于是,他在追击令中抹去了一周前公布的所谓的“新的麦克阿瑟线”,取消在靠近中国边境地区不使用美军的限制。

所谓“新的麦克阿瑟线”,是麦克阿瑟于10月19日下达第4号作战命令时划定的新的军事行动控制线,即宣川-古仁洞-坪员一丰山-城津之线。

按当时规定,该线以北,非韩国军队不得进入。在此之前,麦克阿瑟于10月2日下达向三八线以北进攻命令时,曾在北纬39°40'到39°50'之间,距鸭绿江90到170公里处也划过一条控制线,即定州-军隅里-宁远-咸兴之线,被称作“麦克阿瑟线”。

与该线相比,“新的麦克阿瑟线”西端向北推进了30公里,中央向北推进了100公里,东端向北推进了160公里,大致在鸭绿江以南60公里处并与之平行。

令沃克率第8集团军、阿尔蒙德率第10军于西、东两线“全速奋力向北推进”尽快封闭通往边境的主要通道,隔断北朝鲜与中国、苏联的陆上交通联系,造成占领整个朝鲜的事实;然后再往回打,将人民军剩余力量彻底剿灭于图们江以西、鸭绿江以南地区。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麦克阿瑟对美军北进行动的解禁,显然触及了华盛顿内定的避免将战争扩大到朝中、朝苏边境的政策底线。尽管如此,他并没有因此招来最高当局的任何指责和约束。参联会只是发来一个含糊其辞的电报,向麦克阿瑟提出不痛不痒的质询:“尽管参联会感到无疑你确有理由发出这些指令,但还是希望告诉我们一声,因为你的行动是这里大家关注的事情。”

麦克阿瑟以其“特有的气势”答复道:此前参联会已经给他交过底。说过去所作的规定可以根据事态进展加以修改,并且,参联会实际上也从来没有明确禁止过在边境附近地区使用韩军以外的军队,只是暖昧地说了声“作为一项政策不应这样做”;何况,国防部长马歇尔早有承诺,在美军向三八线以北推进时,战术上和战略上都不应感到有什么羁绊。现在,他之所以改变先前提出的限制性措施,完全是出于军事上的需要,因为韩国军队既无足够的实力也无成熟的领导力,去夺取和守住北朝鲜那些至关重要的边境地区。

面对如此强势的麦克阿瑟,华盛顿的决策者,从总统到国防部长、参联会主席,全都失声不语,实际上采取默许态度。

美军北进行军的缺陷

此时,西线战场,第8集团军已成两路展开:美军第1军在左,担任主攻;韩军第2军团在右,担任辅攻。两军分别从清川江下游及价川至德川一线出发,快速北进。

美军第1军的北进路线,过清川江后分为两支:一支由英军第27旅担任,作为美军第24师的前卫,沿西海岸公路经定州,直奔边境城市新义州;第24师主力随后跟进。另一支由第1军指挥下的韩军第1师担任,从安州过江,经博川、泰川,向朔州、水丰方向推进。韩军第7师作为第1军预备队,进到价川、宁边、龙山洞一带提供后续支援。

韩军第2军团位于美军第1军右翼,以楚山、碧潼为目标向北推进。第6师在前面开路,第8师紧随其后,按计划先占熙川,然后向江界、满浦发起追击。美军第1骑兵师和第187空降团位于平壤、肃川地区,作为战役预备队。

东线战场,韩军第1军团指挥首都师由咸兴、兴南北进,沿海岸直扑图们江边境,留下韩军第3师驻守元山,接应美军第10军登陆,尔后朝长津方向发展。美军第1陆战师和第7师从海上登陆后,分路向长津、江界、惠山进击。

这样,在志愿军当面,有“联合国军”的9个师另1个旅、1个团。西线只有1个美军师(第24师)在一线,另有1个美军师(第1骑兵师)和1个团(第187空降团)在二线作预备队;东线有2个美军师(第1陆战师和第7师)在元山港外海面上等待上岸。韩军一线有6个师,西线4个(第1、第6、第7、第8师),东线2个(首都师和第3师),大都担负打头阵的任务。特别是西线右路和中路的韩军第1、第6、第8师,为争夺到达鸭绿江边的头功,不惜突出冒进,已分别推进到温井、熙川一线。

“联合国军”摆出的这个阵势有个特点:通过半岛“蜂腰部”后,越往北走,东西两线的间隙就越大。“蜂腰部”最窄处宽度不足200公里,而向北到鸭绿江边,宽度陡然增加2倍多,达640公里。这样,随着战线北移,“联合国军”进攻阵势便呈放射形伸展状,正面越来越宽,状如一幅展开的扇面。各个军、师均分为多个独立的支队,每个支队由1个团或1个营组成,彼此相隔30到50公里不等,分途前进,各自为战,既无行动上的照应,也无通信上的沟通。与之相应,东西两线接合部上的缺口也越来越大,成为整个布势最为薄弱的一环。

志愿军4次调整战役部署

志愿军首批入朝的4个军正在向预定作战地区开进途中。

由于山大路窄,向后方撤退的朝方军民与向前开进的志愿军部队同挤在一条狭窄的山道上,人马车辆堵塞,行走十分困难。

为隐蔽战役企图和避开美国飞机轰炸,志愿军行军只能在暗夜中进行,速度很难提起来。大山之间,道路崎岖曲折,实际行程要比图上距离远出许多。加上运输车辆极少,给养、弹药多靠部队携行,单兵负重量大,极耗体力。因此,志愿军各部的开进大都不顺利。

至10月25日凌晨,只有最早过江的第40军先头2个师(第118、第120师)分别进至北镇以东、云山以北指定位置,另一个师(第119师)进至泰川以北,开始战役展开;其他各军仍在开进途中,先头各师距指定位置还有20至50公里。

其中,第39军主力进到龟城西北,第38军主力还在江界、满浦一线。第42军先头部队一部由于征集到若干车辆,速度快一些,第124师已进至长津以南,第125师进至小白山以西地区。

根据不断变化的战场形势和毛泽东一系列指示,志愿军总部多次调整作战部署,到战役发起时止,大的调整达4次之多。

第一次调整是10月21日作出的,由初期防御部署转为运动歼敌部署,确定以一部兵力担任钳制和阻援,主力集中在龟城、泰川、熙川、德川、宁远地区,准备寻机各个歼灭前出的韩军3个师。

具体部署是:以第42军1个师加1个炮兵团坚守长津,军主力控制小白山地区,视情况向孟山以南地区挺进:第40军全部进到德川、宁远地区,第38军全部进到熙川地区,第39军全部进到泰川、龟城地区,尔后视敌前进情况寻机各个歼灭。

第二次调整是22日作出的,确定以第39、第40两个军分别抓住韩军第6、第8两个师。

具体分工:第39军主力进至龟城及泰川西北,寻歼韩军第6师;第40军主力进至温井、云山地区,寻歼韩军第8师。此外,以第38军主力进至熙川地区,准备配合第39、第40军作战。第42军除以1个师控制小白山要点外,军主力进至长津、旧津里一线打阻击。

这次调整有个较大的动作,就是将原来担任侧后防卫的第39军向东移至龟城地区作歼敌部署。这样一来,新义州至定州的后方交通线便处于无兵保护状态。

为填补这一缺口,应彭德怀、邓华的要求,中央军委于23日急调驻天津的第66军和已开至辽阳的第50军就近入朝参战。第66军(军长萧新槐、政委王紫峰)奉命紧急出动,3日内迅速车运至安东,编入志愿军序列,先以1个师进入朝鲜,负责保护新义州至定州段的交通,军主力作为志愿军预备队。第50军(军长曾泽生、政委徐文烈)先头师由辑安渡江入朝,准备阻击向楚山进犯之敌。

这次兵力调动,从志愿军领导人提议、中央军委批准,到部队出动、开进、到位仅用3天,效率之高、速度之快,创造了一个纪录。

此后几天,志愿军各部按调整后的部署向预定位置开进,但由于只能在夜间靠两条腿赶路,怎么也赶不上以摩托化行军为主的“联合国军”部队。

23日,当韩军第6、第8师主力分别进至熙川、宁远以南时,志愿军各部仍未到达预定地,点完成战役展开。22日制订的寻歼韩军两个师的计划,到第二天便失去了实现的条件。

针对这一情况,彭德怀于23日13时电示邓华:“我军在熙川以南歼敌已失去先机,待敌深入熙川后歼击之。”当日14时,毛泽东也电示彭、邓:将熙川、温井、龟城一线以南地区让给敌人,诱敌深入,利于歼灭。

24日,彭德怀与邓华、洪学智等第13兵团领导人会合后,一起开会研究作战部署调整问题,定下首先在熙川地区聚歼韩军第6师的决心。

当日20时,彭德怀、邓华下达作战部署电,这是他们入朝后首次联名下达的电令。

该电决定:第40军移至温井、北镇地区集结待机,准备向熙川出击;第38军主力迅速前进,准备由熙川东南出击,包围歼灭敌人另以一部伸至熙川通往德川公路上的杏川洞,准备截击逃敌和打敌增援;第39军准备向球场、妙香山方向出击,切断敌退路,并准备对付可能增援的韩军第7师;第42军主力进至小白山地区,准备配合志愿军主力围歼进入熙川之敌。

第一次战役前态势图

这是对作战部署所作的第三次调整。

就在志愿军各部依令变更部署之际,战场情况又发生新的变化。西线“联合国军”于清川江以北完成战役展开后,向鸭绿江边全速前进。

到25日,韩军第6师进占熙川,并继续向温井、楚山推进,该师第6团冒进到距鸭绿江只有十几公里的古场,对辑安、长甸河口两大渡江通道构成直接威胁。韩军第8师进至德川以东,并继续向熙川、江界方向前进,威胁志愿军后方交通线。韩军第1师进至龙山洞地区,继续向云山、泰川方向推进。

韩军第7师主力位于江东、顺川间。英军第27旅渡过清川江后沿西海岸公路直奔新义州,美军第24师在其后跟进。而当日凌晨,志愿军除第40军第118师进至北镇以东,第120师进至云山以北指定位置外,其余各部仍在开进途中,先头师距离预定作战地区仍有数十公里。

这样一来,在熙川地区聚歼韩军第6师的部署又变得难以实行。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毛泽东关于准备与韩军第1、第6、第7、第8师和英军27旅五部敌军作战,并至少歼灭其中3个师的指示,在彭德怀主持下,志愿军总部最后定下歼敌部署,决定:以第42军主力位于东线黄草岭、赴战岭地区阻击向江界方向推进的敌军,钳制东线之敌,保护西线主力侧后安全;集中第38、第39、第40军和第42军第125师于西线,在云山、温井、熙川地区,各个歼灭韩军第1、第6、第8师。具体部署是:以第40军于温井以北、北镇以东地域,待机出击,力求将韩军第6师诱至温井及其以西地区加以歼灭;以第38军并配属第125师,迅速集结于熙川以北明文洞、仓洞地域,以第39军主力迅速集结于云山西北龙兴洞地区,作为东、西两路侧击部队,向球场地区进行合击,准备在第40军围歼韩军第6师同时,分别将韩军第8、第1师歼灭在熙川及其以北地区和云山附近。

第一次战役形势图

这是志愿军总部于第一次战役打响前对作战部署的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调整。

从以上过程可以看出,彭德怀、邓华等根据战场情况变化及时调整变更部署,修正作战计划,表现出很高的灵活性。

在复杂多变的战场上,只有随机应变,才能掌握主动。

清川江以北战场选择的高明

志愿军与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首次交战,发生在清川江以北的温井附近地区。自温井向东、向南的清川江谷地,成为第一次战役的主要战场。

清川江是朝鲜半岛“蜂腰部”的一条主要河流。它发源于狼林山脉甲蚬岭南坡,由东北流向西南,在安州以西注入黄海,全长198公里。从发源地至熙川为这条江的上游。这一段,江水穿流于妙香山脉和狄逾岭山脉之间,河床较窄,水亦不深,到处可以徒涉,但岸高坡陡,机械化、摩托化部队靠近和通行困难。从熙川到价川一段为中游,江宽200至500米,水深1.5至3.5米,可成为攻方的障碍和守者的屏障。从价川到黄海入海口为下游,江宽400至800米,水深2至4.5米,越靠近入海口,江水越宽越深,并有大宁江、九龙江等支流汇入。

整个清川江地区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上、中游为林木茂盛的山区,下游是夹杂着低矮丘陵的平原。沿江有熙川、球场、价川(军隅里)、安州、新安州等城镇。从安州、新安州过清川江,沿海岸公路经定州向西,直通中朝边境城市新义州;向北,经龟城、朔州,可到鸭绿江畔的长甸河口。

平壤在清川江以南约80公里处。从平壤沿满浦线北上,过价川、军隅里进入清川江河谷,再向东北,经熙川可到北朝鲜战时首都江界;由江界过满浦,便是中国边境城市辑安。

作为清川江发源地的狼林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山区峰峦叠嶂,通行困难,是北朝鲜的地形分界线和河流分水岭。它与清川江以南的妙香山脉一起,以一种天然力量将朝鲜战场分隔成东、西两大部分。

平壤、元山线以北就不再有连接东西的横向公路,只有北上到江界后,才有一条山区道路经长津湖向南与咸兴相通。

第一次战役几场主要战斗,均发生在清川江以北的熙川、云山、温井、泰川、博川等城镇和道路交叉口及其附近。从这几个点再向北,越过狄逾岭山脉和江南山脉,到鸭绿江边,沿途有北镇、古场等要地。“联合国军”北进的最后几个目标均在鸭绿江边上,由西向北依次为新义州、朔州、水丰、碧潼、楚山、满浦和惠山。

当时,越过清川江向北进攻的“联合国军”兵力共5万余人,志愿军在该地可集中12万到15万人作战,与敌方相比,拥有2到3倍的兵力优势。

志愿军将首战战场选定在清川江以北地区,既是敌情发展所致,很大程度上也是考虑到了此处的地形之利和志愿军入朝后开进与展开的实际情况。

在失去在半岛“蜂腰部”组织防御的时机和条件后,志愿军将主力展开于清川江以北,既可集中力量,趁“联合国军”兵力分散之际突然发起攻击,又可在得手后沿清川江河谷顺势发展,对经海岸公路向定州、新义州实施主要攻击的美军主力形成侧后包围之势。一旦攻击不成,还可背靠狄逾岭、江南两条山脉地带专人防御。攻守进退,都有相当大的回旋余地。

日本战史研究者分析这一战例时,对当时志愿军的战场选择给予很高的评价。

10月25日,志愿军第40军第118师和第120师,分别在温井、云山地区与韩军第1、第6师发生交战。这是志愿军入朝后首次师级规模的战斗,作为第一次战役的起点和抗美援朝战争“第一仗”而载入史册。

1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