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段疯传的“广东高铁上发疯55秒”视频,撕开社会最可悲的潜规则

小椰子的专栏 2024-08-17 00:36:58
01

前段时间,有这样一段55秒的视频在全网疯传,看得人神清气爽。

安静的高铁车厢里,一位女士旁若无人地在大声讲电话。

已经持续了15分钟了,还没有任何要停下来的迹象。

(素材来源:嘻嘻耐斯)

一位男大学生从睡梦中被吵醒后,怒气值持续积攒中。

忍了20分钟后,实在快憋不住了,那位女士还在夸夸其谈:

“你知道吗,这个是角度不同,一个人的角度不同,她的利益面就不同,那为什么我能看得到,因为我能看得到所有的人......”

男大学生开始尖叫,打断了她的电话煲:“好吵啊啊啊啊,发疯了我要!”

车厢里顿时鸦雀无声,坐在旁边的大哥被吓傻了,因为一直没说半句话的安静小男生,毫无征兆地就放了大招。

男生继续稳定输出,摇头晃脑地发疯:“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打电话wow,打电话打电话。”

那位女士已经不敢吱声了,后续旁边的人说她走去了别的车厢......

真是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用几秒钟的发疯,换来了一车厢人的宁静。

评论区里,很多人都对这位“高铁判官”心悦诚服:

“好佩服你,干了我一直想干的。”

“收藏了,下次遇到,把这个视频外放。”

还有好多人都说,自己也经常遇到类似的情况:

“为什么高铁上总有一直打电话谈生意的,声音还超大,动不动就是几百万的项目。”

“原来大家在高铁上累得不行想休息的时候,都能碰到这种超长时间大声打电话的行业精英啊。”

你会发现,这几年,被各种高铁不文明现象折磨得身心俱疲的年轻人,不再选择忍气吞声,而是勇敢“发疯”:

(素材来源:皑皑)

面对大声外放电视剧的人,直接出声制止:“喂,谁在看电视剧啊,声音小一点,吵死了,我要发疯了。”

(素材来源:呀)

闻到一股来自周围的异味后,耿直又不失礼貌地大声询问:“谁脱鞋了?能不能把鞋穿上啊,有点臭,谢谢。”

(素材来源:阿怡痛失晚餐)

看到熊孩子精力充沛地在车厢大吵大闹,列车员说了好几次都不好使,家长又不管教,便歇斯底里地尖叫:“我真的生气了!都安静点!能不能小点声!”

那一刻,车里是安静的,乘务员是感激的,小孩是害怕的,她是生气的,我是爽的。

为什么这一届年轻人都开始热衷于“发疯”了?还不是因为,用素质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出于礼貌和修养的忍让,往往还会成为一些人得寸进尺的台阶。

就像余华老师所说:“总觉得忍一忍就会好起来,真笨,人家不就觉得你会忍一忍,所以才对你这样吗。”

当温良恭俭让解决不了问题,当低眉顺眼只会换来自己的情绪内耗,不如该疯疯、该怼怼,绝不姑息迁就。

02

与“发疯行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最近火出圈的“窝囊文学”。

面对别人不断地侵犯自己底线的行为,很多人只敢又怂又窝囊地喊出一句:

“知道惹我生气的后果吗?就是无事发生。”

“你敢惹我?那你算是踢到棉花了,惹到了方圆百里最好惹的人。”

“别惹我,惹我的后果就是,我的朋友又要听我抱怨,而你毫发无伤。”

“生活将我反复晾晒,竟让我变得更加美味可口。敢惹我,那你算是捏到软柿子了。”

看似放狠话,实际只暴露出自己的窝囊,用最硬气的方式,坦白自己怂的本质。

这其实是一种“习得性无助”,渐渐被生活磨平了棱角,明白无能为力才是生活的常态。

与其情绪内耗,不如自我调侃,毕竟还能怎么样呢?

然而,你的一味退让,有时候只会让别人越发肆无忌惮;你的懦弱隐忍,只会让对方更加咄咄逼人。

余华老师说得好:“当我们凶狠地对待这个世界的时候,才会发现这个世界突然变得温文尔雅。

所以大胆地去发泄吧,发疯虽然可能解决不了问题,但至少能让我们更快乐一点。”

你会看到,越来越多人选择不忍气吞声,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合理诉求:

(素材来源:小夏爱吃瓜)

比如,当同事说我容易得罪人:“其实大家私底下都觉得你有点太狂了,言语太直接犀利。”

别急着否定自己、自我反省,而是可以勇敢拒绝PUA:“你什么时候改名叫大家了?”

“你不尊重我,对我评头论足的,为什么要让你下得来台?”

当大晚上楼上一直传来砸瓷砖和砸墙的装修声,持续了半小时还不停。

(素材来源:有好梦呀)

直接换上中年男人的头像,在小区群里准备吵架:

“哪家一直在敲啊,现在不是装修时间,已经是扰民分贝了!”

当烦人的亲戚在家族群里发癫,自以为是、高高在上地说教时,直接不惯着。

一通有理有据的怒怼之后,将他移出了家族群:“拜拜了您嘞。”

主打一个“放下个人素质,享受缺德人生。拒绝精神内耗,有事直接发疯。”

03

而很多时候,发疯往往能奏效、自己的合理诉求终于能够得到重视的底层逻辑,其实源于博弈论中的一个经典模型:胆小鬼博弈(Chicken Game)。

两名车手,同时朝着对方的方向飙车。有两种结局:

①两人都猜测对方会闪躲,因此自己拒绝躲开,这时两辆车就会相撞,最终两败俱伤;

②有一方先打了方向盘躲开,而另一方没有,躲开的那一方就会被耻笑为“胆小鬼”,另一方胜出。

如果你是其中一名车手,既不想撞车,又不想输掉这场博弈,你会怎么办?

经济学家托马斯·谢林提出了一个绝妙的策略:假装发疯。

让对方看到,你把方向盘直接拆了下来,从窗户里扔了出去,以此来告诉对方:

“我是疯子,绝对不可能转向,你不想撞上来的话就识相点。”

对方肯定被吓尿了,只能选择赶紧打方向盘躲开,你便最终赢得了这场博弈。

所以呀,很多时候,年轻人的发疯,看似是放飞自我,实则是战略发挥;看似情绪失控,实则精准打击。

04

当然,发疯也是有方法和原则的,GQ实验室曾发表过一份《成人发疯指南》,里面有3条建议可以参考一下:

①成年人发疯,旨在起到威慑作用:

承诺不首先发疯,但要让其他人知道,你是有发疯的能力的。

②成年人发疯,自说自话是基本原则:

吵架是双向奔赴,发疯是精彩solo。你不用管对方说什么,更不要接对方的话茬。

不自证不回怼不过脑,只管凭本能。

③成年人发疯,讲究一个利己利人:

有时候不发疯,诉求和问题就永远不会被重视。

你可以不发疯,但当别人发疯替大家争取权益时,我们起码能做到别说风凉话。

愿我们,都能摆出自己的底线和原则,该拒绝时拒绝,该强硬时强硬,拥有一种被讨厌的勇气。

共勉。

作者:小椰子,个人成长领域作家,全网粉丝量破100万。关注我,用独特视角解读社会事件,陪你一起每天认知升级。

0 阅读:0

小椰子的专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