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这样一个词条火上了热搜:“公主的家”。
上海,有人路过淮海中路时,在马路边看到了一座漂亮的小洋房。
华丽复古的欧式设计,露台上装点着鲜花,粉粉嫩嫩的在夜空下闪闪发光,简直就是偶像剧里才会出现的场景。
发帖人感慨:“难以想象住在里面,应该是有多么的快乐......”
越来越多人慕名前去参观“公主的家”:
夜晚灯亮后真的美得好突出;
清早7点也是充满了氛围感;
房子里面的小花园,也是很有公主的格调。
评论区里都是羡慕的声音:
“让我住进去,就算一辈子开豪车吃山珍海味我也愿意。”
“突然代入了饥肠辘辘的流浪小猫,隔着玻璃看宠物猫在温暖明亮的大屋子里吃罐头玩耍的感觉。”
然而事实上,这座精致的小洋房里,并没有住着所谓的“公主”,这只是一家卖裙子的服装店罢了。
这类帖子之所以热度居高不下,正是因为满足了很多普通人的憧憬和愿望。
多少下班后拖着疲惫身子回家的上海打工人,路过这里时,幻想着:“要是这是我家就好了”。
现实却只能回到自己那转身都费劲的廉租房里,钻进黑心棉被窝,睡前再刷点贩卖焦虑的小视频,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02就像上海有位租房中介,经常在网上晒出一些奇葩出租屋的视频,每一套都让人觉得:
“上班上了一天,往这一躺,感觉这辈子都完了。”
比如一间5平米左右的小房间,房东竟能爆改成一套上下两层的loft。
楼上是睡觉的区域,放着一张单人床,旁边架空着一个小衣柜。
顺着如同青藏高原般陡峭的楼梯向下,可以看到一个迷你小冰箱。
旁边就是厨房,安装着一个巨大的油烟机,感觉开着整个房间都会缺氧。
卫生间倒是挺像模像样,不但有洗衣机,还有窗户可以晒衣服。
就这么个睡觉时不小心翻个身,都可以摔下楼去见太奶的小房间,租金是每个月1200。
而评论区里,很多人竟觉得相当不错:
“我竟然觉得这个小房子还可以。”
“只有在上海租房的人才懂这房子多实在。”
比如有间月租金200左右的房子,让中介都忍不住感慨:“这个房子,真的是绝了。”
楼梯下面的一个小隔间,打开就是房间了,房东说到时候会配个床垫。
难以想象究竟谁会租这样的房子,哈利波特吗?
“上了一天班累得跟狗一样,回家打开门爬进去锁在里面,想想人生就好灰暗。”
“弯了一整天的腰,回家躺下的那一刻,断了。”
“躺进去一晚上写了200张遗书。”
03不光是奇葩出租屋,最近的一条热搜,更是让很多年轻人悬着的心终于死了:
“租房千万别租串串房”。
“串串”,是重庆人对炒房客的称呼。这群炒房客的骚操作是这样的:
低价收购旧房或者毛坯房,迅速装修之后当作精装修房,租给涉世未深的年轻人。
串串房通常会有以下几种特征:
老旧小区,房子装修很新,网红ins风,家电齐全但全都是杂牌或者高能耗的;
再加上灰纹地砖、低饱和沙发、白色桌子柜子、彩色墙壁、拼接窗帘......
有人因为住了这种房,年纪轻轻就得白血病走了;
有人住了一个月,喉咙一直很难受,买了测纸,发现甲醛超标6倍;
有人因串串房而皮肤过敏,大把掉头发,房东还耍无赖,至今没退还押金和剩余租金。
租房变成了一场危机四伏的扫雷游戏,你永远不知道哪一步会踩到地雷。
1989年,诗人海子写过一首诗:“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
2024年的今天,多少囊中羞涩、留在大城市打拼的普通人,每天为了生存四处奔波。
从青葱到白头,还是没能找到一处安身立命的居所,只能在梦里憧憬着“公主的家”。
04特别是315晚会之后,“普通人的一天”又更新了版本:
“天不亮,就从附带白血病套餐的串串房中醒来,匆匆出门;
买上一杯勾兑豆浆和合成肉夹馍,经过一上午的工作学习,美美地点上两个大菜:
一份淋巴肉做的梅菜扣肉,一份不知何时去世的鸡做的鸡公煲,大吃一顿。
下午抽空喝一杯被人尝过、还放过期的植脂末奶茶,再来点烂水果切成的‘新鲜果切’;
终于熬到晚上下班,路上买一根用骨泥做成的淀粉肠,回家吃点酸脚丫踩过的酸菜鱼,加除草剂的豆芽。
再放些鸭肉合成的肥牛卷、甲醛泡的鸭血,来点过期的炸串。
用8毛钱的合成纸擦擦嘴,吃完饭敷上一片水兑凝胶的面膜,盖上黑心棉被子。
睡前刷点自己喜欢的低智小视频,给crush发个骚扰小短信,弯了一天的腰终于断了。”
真是一场酣畅淋漓的无差别攻击啊,有的人在看段子,有的人在照镜子。
一时竟分不清,自己和蟑螂,究竟是谁在过着“蟑螂人生”。
唯一的区别大概就是,蟑螂住的串串房、吃的肉骨泥是免费的,而你,我的朋友,却要花着大价钱。
当然,自嘲归自嘲,身为普通人的我们,还是可以在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旧热爱生活。
很喜欢三岛由纪夫在《爱的饥渴》中写的一段话:
“生活本身就是无边无际的大海,既充满众多混杂的漂流物,反复多变,暴怒无常;
又总是充满着一派澄明和蔚蓝。”
人生实苦,但我们依旧能够翩翩起舞,在生活的缝隙中,看见微光。
与你共勉。
作者:小椰子,个人成长领域作家,全网粉丝量破200万。关注我,用独特视角解读社会事件,陪你一起每天认知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