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经济就需要构建遍布全球的稳定的供应链体系!2024 年,中国对外资产突破 10 万亿美元大关,净资产高达 3.3 万亿,同比激增 15.6%。这串数字背后,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布局的血汗钱,更是国家经济安全的命脉。然而,当某些小国为一己私利 “左右横跳”,当霸权主义挥舞 “长臂管辖” 大棒,我们不得不直面一个残酷现实:没有金刚钻,难揽瓷器活!
全球供应链困局:谁在动中国的奶酪?过去三年,全球供应链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震荡。俄乌冲突引发能源危机,红海危机让航运成本暴涨 40%,某些国家更是将供应链武器化,试图 “去中国化”。数据显示,我国高端芯片进口依赖度超 90%,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突破 70%,农业种子长期贸易逆差…… 这些 “卡脖子” 环节,随时可能成为外部势力要挟的筹码。更令人警惕的是,部分国家政局动荡、治安恶化,中国企业投资频遭 “国有化” 洗劫,海外员工安全堪忧。
带剑经商:不是口号,是生存之道!面对豺狼环伺,中国必须从 “和气生财” 转向 “以战止战”。借鉴华为 “备胎计划”,我们需要构建 “双循环” 供应链体系:对内强化全产业链自主可控,对外布局 “一带一路” 多元化伙伴。但光靠经济手段还不够 —— 看看美军如何用航母战斗群守护石油美元,看看以色列如何用摩萨德保护海外资产。3.3万亿净资产每损失1%,就相当于300艘山东舰航母打水漂!十四亿中国人艰苦奋斗积累的财富,绝不容许宵小之徒肆意掠夺。带剑经商,箭在弦上!中国企业 “走出去”,必须要有 “带刀护卫”!
护商利剑:雇佣军不是答案,但武力是底气!有人质疑 “雇佣军” 不符合中国外交政策,却忽略了一个事实:全球 70% 的跨国企业都在使用安保公司。中国完全可以借鉴国际经验,组建专业化海外安全团队,为中资项目提供风险评估、武装押运、危机救援等服务。更关键的是,要强化军事投射能力 —— 海军常态化巡航关键航道,海外基地建设加速推进,与友好国家联合军演形成威慑。正如金灿荣教授所言:“我们不惹事,但绝不怕事!”
多管齐下:让 “中国链” 更稳更强!保障供应链安全,既要 “硬拳头”,也要 “软功夫”。在法律层面,完善《海外利益保护法》,建立反制裁、反干涉机制;在技术层面,加速 5G、人工智能赋能产业链,打造 “数字护城河”;在舆论层面,讲好中国供应链的 “共赢故事”,瓦解 “中国威胁论”。更重要的是,推动全球供应链治理改革,通过 RCEP、金砖机制等平台,构建平等包容的 “朋友圈”。
结语:十万亿资产不是数字,是中国人的血汗!当中国商船航行在印度洋,当基建工人奋战在非洲大地,他们背后不仅是企业的账本,更是国家的尊严。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实力的仁义,只是任人宰割的羔羊;没有底线的开放,只会沦为他人砧板上的鱼肉。
今天的中国,必须一手握橄榄枝,一手持倚天剑,让 “中国链” 在惊涛骇浪中岿然不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