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名将岳钟琪兵败被捕入狱,兵部判定“斩决”,雍正为何没杀他

咪加说 2025-02-25 13:17:12

岳飞离世后,他家后人多数都隐姓埋名过日子。过了五百多年,岳家出了个叫岳钟琪的人,凭借自身本事,再次让岳家走向荣耀,重现往昔的辉煌。

【少年英才】

岳钟琪身为岳飞第二十一代后人,他父亲岳升龙,在康熙那时候,可是议政大臣,还担任四川提督一职呢。

岳升龙身为汉人,能握这般权势,凭借的是赫赫军功。他在清朝时,立下诸多了不起的功绩,如此才挣得当下的地位。

岳升龙身为武将,却不打算让儿子也走武将这条路。毕竟,亲身经历战场的他,太明白这行有多难。他身上多达五十三条伤疤,历经无数险况,好几次都差点把命丢在战场上。

岳升龙一心盼儿子岳钟琪有好前程,先是请顶尖老师教他念书识字。岳钟琪长大点,岳升龙花钱给他弄了个候补文官的身份,就想着瞅准时机,把这身份转正,让儿子走文官的发展道路。

然而岳升龙并不晓得,自家这儿子偏爱习武,对读书不太上心。岳钟琪打小就拿父亲当楷模,心心念念盼着有朝一日能跟父亲一般,奔赴战场奋勇杀敌,成为威风凛凛的将军。

所以他认识字后,常常跑到父亲书房翻看兵书。像《孙子兵法》《武经总要》《六韬》这类兵书,他都看过。

另外,每逢岳升龙打胜仗回来,岳钟琪就缠着老爸讲打仗时的事儿。一来二去,岳钟琪在这种过程中,不知不觉积攒了大量军事知识。

1710年,四川冒出叛乱。康熙帝差遣岳升龙带兵去平定。这时,岳钟琪瞒着父亲岳升龙,递上奏章,申请从文官改成武职,好跟着父亲一块出征平叛。

康熙被深深触动,便批准了岳钟琪的奏章。岳升龙听闻后,气得火冒三丈,可事已至此毫无办法。无奈之下,他只好把岳钟琪留在身边,用心教导,指望将其培养成优秀武将,起码别给家族抹黑。

【屡立奇功】

岳飞基因优良,岳钟琪生来就适合当武将。要是安排他做文官,那可太可惜了,如同把珍贵明珠投错地方,完全是浪费他的才华,没能让他在擅长领域施展身手。

岳升龙耗费六年,不遗余力栽培岳钟琪,盼他能在战场上扛起重任。这六年,岳钟琪虽没突出成绩,可扎实苦练,把基本功打得稳稳当当,为日后发展奠定基础。

那会儿岳钟琪,骑马射箭、各种兵器耍得极为熟练,指挥作战、谋划布局更是不在话下。他的本事和见识,跟军中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将比起来,丝毫不逊色。

1717年,准噶尔发动叛乱,这可是康熙那会儿仅次于“三藩之乱”的大危机。康熙没犹豫,立马派十四子胤禵挂帅出征,还让岳钟琪当副将,在一旁辅助作战。

在这场战役里,岳钟琪于四川,仅率600人就把3000敌人打得落花流水,还斩杀了好几位敌方的先锋大将。

随后他撇开大部队,单枪匹马深入敌方。这一举动让敌军毫无防备,他顺势拿下准噶尔五位大贵族头领,一万多人投降。从这之后,前往拉萨城的路便畅通无阻了。

后续部队一到,岳钟琪就领着四千士兵当先锋,一路势如破竹,不断攻克城池、占领土地,胜利的消息接连传来。

这一仗打完,岳钟琪声名远扬,全国上下都知道了他。就连康熙皇帝听闻其事迹,也专门宣他进宫,就为亲眼看看这位崭露头角的年轻才俊到底是何模样。

经过一番交流,康熙看出岳钟琪既懂兵法谋略又擅军事指挥,是不可多得的将才。随即给他连升数级,提拔为左都督,还让他担任四川提督这一要职。

雍正登基后,西北突发叛乱,没办法,雍正只能差遣大将军年羹尧去平定。但那会儿年羹尧势力渐大,已然不受控,给雍正帝带来了不小的威胁。

于是,雍正大力提拔岳钟琪,安排他给年羹尧当副手。岳钟琪打仗勇敢,从不居功,也不搞小团体,各方面都合适,是牵制年羹尧的最好选择。

年羹尧失势倒台,川陕总督一职空了出来。雍正皇帝降旨,任命岳钟琪接任此位。要知道,川陕总督可是清朝屈指可数的九大封疆大吏之一,从这儿就能看出雍正对岳钟琪极为重视。

那会儿岳钟琪混得风生水起,事业达到了顶峰。可老话说“物极必反”,没过多长时间,一场大祸就快临头了。

【命运转折】

1727 年,穷书生曾静,多次科举都没考上,心里窝火。于是,他给岳钟琪写了封信,撺掇岳钟琪跟他一块儿反对清朝统治。

曾静于信里讲,岳钟琪身为岳飞后代,不该给清廷效力。毕竟从传统观念看,岳飞抗金,而清朝与金渊源颇深,岳钟琪这么做,在曾静眼中不合祖训。

岳钟琪无奈,只能把这事奏报朝廷,还提出辞职。那会儿清朝战事不断,雍正不想岳钟琪告老还乡。所以雍正对他好言抚慰,让他放心履职,表明自己对其信任有加。

不过信任这东西是有时间限制的。之后,卢宗汉和李不器相继造谣,说岳钟琪图谋造反。尽管岳钟琪最后没被问罪,可雍正对他的信任已开始打折扣,不像之前那般深信不疑了。

瞅瞅岳钟琪之前的年羹尧便明白,大臣要是兵权在握,权势极大,日子一长,皇帝心里头难免会犯嘀咕,产生忌惮。

1732 年,准噶尔又来侵扰。岳钟琪因手下耽搁战机,清军忙活一场却没收获。雍正狠狠责备了他,平日里跟他有矛盾的大臣趁机纷纷上奏参他,雍正就借势把岳钟琪关进了大牢。

那时雍正病情严重,身体状况愈发糟糕。他忧虑儿子乾隆掌控不了岳钟琪,于是传下旨意,打算等秋天过后就把岳钟琪开刀问斩。

没想到啊,岳钟琪这边眼巴巴等着秋天到来,可没曾想,雍正却比他预想的快,在秋天还没到的时候,就已经离世了。

乾隆登基没多久,大小金川战役爆发,清军却是连吃败仗。乾隆为此质问满朝文武大臣,难道咱们朝中,就找不出一个能征善战的武将吗?

这当口,有人说起岳钟琪,还讲了他打过的那些胜仗。乾隆听了,赶忙宣岳钟琪进宫。一打听,才晓得岳钟琪还关在大牢里呢,随即下令把他放了出来。

乾隆仔仔细细地向岳钟琪打听行军打仗的事儿,岳钟琪应答得十分流利。乾隆心里明白,这正是自己寻觅之人,于是就饶了岳钟琪,让他通过立功来弥补之前的过错。

岳钟琪没让乾隆失望,迅速平定叛乱。随后,他南征北战,哪儿有乱子就往哪儿去,不断平息纷争,立下了数不清的战功,为朝廷稳定出力不少。

1754年,68岁的岳钟琪在得胜返程途中离世。乾隆极为悲痛,专门下旨安排赐葬,赐予“襄勤”谥号,还准许其后代世袭一等轻车都尉。

【伴君如伴虎】

人们常讲陪伴君主就像陪伴老虎般危险。岳钟琪一辈子对朝廷、对皇上那是赤诚忠心,可遗憾的是,依旧躲不过被朝廷猜疑的命运。

要是皇帝对你起了疑心,功劳再大也没用,人家根本不承认。像年羹尧,立下赫赫战功,可皇帝不信他了,功绩就白费;岳钟琪同样,遭皇帝猜忌,之前功劳也都不作数了。

好在那会儿朝廷用人,可又没合适的人,于是乾隆破格赦免了他。说到底,这人到底算有功还是有罪,其实就看皇帝怎么想,全凭皇帝拿主意。

还好乾隆这人挺重情义,岳钟琪一生为清朝尽心尽力,乾隆对其后人也挺好。跟乾隆那时候不少大臣比起来,这样的结果相当可以了。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