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世恩副总理的夫人和子女

笑看人间事 2024-12-20 18:38:46

他用生命写下最后一个字:“油”

1956年,新疆克拉玛依的戈壁滩上,寒风刺骨,地面冻得像铁板。一个身穿棉大衣的中年人,蹲在一堆石头旁,手里攥着一块油砂,反复摩挲,眼神里透着倔强。

这片荒凉的土地,谁能想到埋藏着改变中国石油命运的宝藏?他拍了拍手中的沙子,对身边的人说:“油就在这下面,干!”这个人,就是康世恩,一个为中国石油事业奉献一生的“石油赤子”。

但你知道吗?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写下的,不是遗言,也不是家人的名字,而是一个字:“油”。为什么会这样呢?

从“学霸才子”到“石油副总理”

回到1949年,玉门油矿刚解放。

34岁的康世恩刚从清华大学地质系毕业,意气风发。他本以为自己会像同龄人一样,走进大学实验室或研究所,过着安稳的生活。但谁能想到,这位书卷气十足的“学霸”,却被直接派往玉门油矿,接管一片满目疮痍的废墟。

玉门,当时是中国唯一的油田,但设备破旧、技术落后。

康世恩到矿区后,住帐篷、啃馒头,寒冬腊月,零下几十度,他裹着棉被钻进野外,与工人们一起找油井。

但最让人记住的,是他的那句口号:“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工人们笑着说:“康主任能吃苦,咱们还能不拼命?”

几年后,他带着团队在戈壁滩发现了克拉玛依油田,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那一刻,康世恩站在荒原上,看着喷涌的黑金,笑得像个孩子。但他没时间庆祝,紧接着又南下指挥大庆油田的开发。

1960年,大庆油田会战打响。

工地上,工人们昼夜奋战,吃的是窝头,喝的是凉水。为了节省时间,许多人干脆睡在工地旁的草席上。当时的1205钻井队队长王进喜,也就是后来的“铁人”,连续奋战四天四夜,累得直接倒在井场边。康世恩看到后,亲自跑过去推醒他:“你是队长,不能垮了,全国人民都在等着咱们的油出来。”

康世恩和工人们一起扛过设备、跳进泥浆池,他是国务院副总理,但在那些日子里,他更像是一名普通工人。大庆油田的胜利,不仅让中国摆脱了石油短缺的困境,也让康世恩成为家喻户晓的“石油副总理”。

家庭与事业的两难抉择

可就是这样一位“拼命三郎”,在家庭中却是一个“缺席的父亲”。

康世恩18岁时,听从父母之命,与郭效贞结了婚。

婚后不久,两人有了一个儿子,取名康卫平。正当一家三口过着平静生活时,时代的洪流将他推上了革命的道路。

1936年,他考上清华大学,离开了妻子和出生不久的孩子。

临走时,他对妻子说:“我会回来接你们的。”可这一别,就是十年。

郭效贞身体本就不好,一个人既要照顾年幼的儿子,又要操持家务,最终积劳成疾,早早去世。康世恩听到这个消息时,正在前线忙着革命工作。他匆匆赶回家,为妻子料理后事,又将儿子托付给父母,转身离开。从此,康卫平的童年记忆里,父亲是相框中的一张老照片,母亲则是墓碑上的名字。

多年后,康世恩娶了扬华甫,一位同样投身革命的进步女性。

扬华甫聪明能干,心胸开阔,得知康世恩的儿子后,她主动提出:“把孩子接来吧,我会当作亲生的。”1946年,10岁的康卫平终于见到了从未谋面的父亲,也多了一位慈爱的继母。

贫寒岁月里的“严父”

解放后,康世恩将康卫平送到北京读书。

物资匮乏的年代,康卫平有次开口要一条毛毯,说宿舍里太冷。康世恩皱了皱眉头,咬牙给他买了一条,但反复叮嘱:“这不是给你讲享受的。”

1961年,康卫平的妻子怀孕了,很想吃酸菜。康世恩听说后,跑到机关食堂,向厨师要了几块酸菜带回家。他觉得这已经算“走后门”了,逢人便念叨:“这怕是占了国家的便宜。”

康卫平说,父亲一生清廉,连给家里人办点小事都要掂量再三。他转业后,分配工作时并不顺利,还是康世恩的同事余秋里看不过去,主动帮忙安排康卫平进了石油系统。

便如此,康世恩仍告诫儿子:“你是靠自己能力吃饭,别给我丢人。”

最后的执念

1995年,80岁的康世恩病重。

他躺在病床上,几乎不能动弹,意识也时断时续。一天,护士发现他颤抖着拿起一支笔,在纸上缓缓写下一个字:“油”。写完后,他闭上眼睛,再也没有醒来。

有人说,他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奠基人,把一辈子都奉献给了石油事业。可也有人说,他对家人亏欠太多,特别是儿子康卫平。

他用一生证明了什么叫“国为重,家为轻”,可这种取舍对家人又何尝不是一种残酷?

康世恩的故事,讲的是一代人的责任与牺牲。他生在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选择了用一生去点燃国家的希望。他是石油工业的开拓者,带领中国摆脱了贫油的困境;他是工人们的“老康”,用身体力行赢得了所有人的敬重;可在亲情的天平上,他始终是那个让家人等了又等的人。

有人说,家国之间,总要有人做出牺牲。康世恩选择了家国,而他的家人选择了理解。

这种沉默的牺牲,或许才是那个年代最深沉的爱。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