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克家数学考零分,作文只写三句话便被山东大学录取,写的什么?

笑看人间事 2024-12-21 11:38:53

数学交白卷,作文只写三句话,这人竟然还能上山东大学?我看,这不是运气,是“天赋”。

1920年代的中国,正值新旧文化激烈交锋的时代。

人们一边在传统科举的余韵里挣扎,一边又不得不面对西学的冲击。那会儿的大学招生五花八门,考试科目也越来越多,什么数学、地理、物理全拉上了,逼得考生们叫苦不迭。

而偏科严重的天才却屡屡逆袭,靠一篇惊艳的文章、一首打动人心的诗,照样能进名校,比如北大的罗家伦、清华的钱伟长。可臧克家这个案例,连偏科都算不上,他是直接“破格”。

数学白卷就算了,作文只写了三句话,还真能靠这三句话上了山东大学。这事儿,怎么听都觉得玄乎。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原因一他真是个“文化内卷”家庭的孩子。

臧克家出生在山东诸城的一个大家族,家里代代出读书人,曾祖是进士,爷爷是举人,父亲是政法学堂的高材生。

再加上山东这地方本来就是传统文化的“重镇”,家里又经常背《过秦论》《滕王阁序》这种硬核古文,他从小耳濡目染,12岁上小学时已经能背60多篇古文了。这种底子,放谁身上都不一般。

虽然数学是“天坑”,可他对文学的敏感度、文字表达的功底,早就比同龄人高了一大截。他那三句话能写得那么有深度,靠的不是灵光一现,而是文化底蕴。

原因二闻一多是慧眼识珠的伯乐。

臧克家参加山东大学考试的时候,校长正是闻一多。

这位大诗人和学者,不是一般的文化人,而是真正对新诗有深刻理解的改革者。他对“三句话”的评价,精准到位“寥寥几句,竟能直击人心。”这三句话写的是人生的幻灭感,用词简洁,寓意深刻。

臧克家说“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无底的苦海。”这不就是新文化运动推崇的现代人文精神吗?换个普通老师可能看不懂,但闻一多偏偏懂得欣赏,直接拍板录取。这种慧眼识珠的能力,不是谁都能有的。

原因三时代需要这样的“新文化代言人”。

1920年代是中国新文学的起步阶段,文坛缺的正是有才华、有思想的新人。

臧克家的三句话击中了时代的痛点,摆脱了传统八股文的繁复套路,用白话文表达深刻的哲理,代表了新文化运动的精神追求——直面人生,探讨人性。这种写作方式,在当时来说是非常“先锋”的。

山东大学作为一所致力于新文化传播的高校,自然会对这种才华青眼有加。闻一多看中的,绝不仅仅是三句话的文字,而是臧克家作为一个新文化代表的潜力。

【结语】

臧克家的录取,是天赋与时代的双重成全。一方面,他的文学天赋确实过人,三句话能写出直击人心的深度;另一方面,1920年代的新文化运动,也需要像他这样的人才。

没有闻一多的慧眼,他的天赋可能被埋没;但没有那样的时代,他的天赋也可能无处施展。可以说,他的成功,是个天时地利人和的经典案例。

0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