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4年夏末,北京城内一片炎热。雍和宫内,乾隆皇帝正焦急地来回踱步。他刚刚得知,制作雍和宫三世佛像所需的铜料严重不足。这可怎么办?忽然,和亲王弘昼神秘兮兮地凑到乾隆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乾隆眼前一亮,拍案叫绝:"妙啊!就这么办!"
这个决定,将彻底改变中国印刷史的进程。
【雍和宫的前世今生】
说起雍和宫,可不是一开始就是寺庙。它的前身其实是个王府,还是康熙皇帝给他儿子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盖的豪宅。
1694年,康熙看中了东城区一块地皮,那里原本是明朝太监的官房。他一拍脑袋,决定在这儿给四儿子胤禛建个府邸,起名叫"禛贝勒府"。后来胤禛升级当了亲王,这府邸就改名"雍亲王府"。
胤禛当了皇帝后,觉得这地方不错,就把它改成行宫,取名"雍和宫"。等他驾崩后,尸体还在这儿停了一段时间。他儿子弘历(也就是乾隆)继位后,想着反正是先帝住过的地方,干脆把它改成寺庙得了。于是在1744年,雍和宫正式变身成了喇嘛庙。
【三世佛的诞生之谜】
雍和宫改成喇嘛庙后,原来的银安殿摇身一变成了大雄宝殿,里面供奉着三尊大铜佛:中间是释迦牟尼,左边是燃灯佛,右边是弥勒佛。这三位组合在一起,就叫"三世佛"。
可是,这三尊大佛可不是凭空冒出来的。它们的"前世"可有点意思。
1744年,乾隆下令把雍和宫改造成喇嘛庙。工程一开工,问题就来了:光造三尊大佛就得用几万斤铜,可铜料从哪儿来?
就在这时,和亲王弘昼灵机一动,想出了个馊主意:把印书用的铜活字熔了,不就有铜了吗?
乾隆一听,眼睛都亮了。他立马点头同意,下令把存在武英殿"铜字库"里的铜活字全部搬出来,准备一锅端。
这批铜活字可不是普通货色。它们是康熙年间为了印刷《古今图书集成》专门制作的,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铜活字印刷。印完书后,这些铜字就被收起来存着,平时也没人管。
乾隆这一决定,可以说是一石二鸟:既解决了铜料短缺的问题,又给这些闲置的铜活字找了个去处。但他没想到,这个决定后来会让他追悔莫及。
【铸造过程:从铜字到佛像】
1746年,内务府养心殿的工匠们和"中正殿"造佛像的师傅们一起,开始了三世佛的铸造工作。他们还请来了德胜门外黑寺的主持察汗达尔罕喇嘛当设计师和技术顾问。
原料是用江南运来的赤铜,加上白银和黑铅一起熔化,炼成了黄铜。炼铜的地方就在雍和宫东墙外的一条胡同里,那条胡同因此得名"铜厂子"。
工匠们先用紫檀木做了三个主心木,上面写满了泥金咒语。这可不是随便写写,据说这样做能保佛像更有"灵气"。
铸造完成后,还得给佛像上金。乾隆可是大手笔,用的全是足色赤金,俗称"飞金"。光是装颜佛像和做背光就用了260两黄金,这在当时可是笔不小的开支。
不仅如此,佛像的胸腔和腹腔里还塞满了各种珍宝,这叫"装藏"。里面有金银珠宝、盔甲、刀剑,甚至还有象牙制品。这么些宝贝塞进去,估计是想让佛像更有"分量"。
【意外发现:历史真相大白】
长期以来,大家都以为这批铜活字是被熔了铸钱。连乾隆自己后来也是这么说的。他在《御制诗四集》里写道:"毁铜惜悔彼,刊木此惭予。"还特意注解说,这些铜字因为京城缺钱,就被熔了铸钱。
这个说法影响很大,连朝鲜使臣都记下来了。后来的学者也都这么认为,觉得这是一桩"得不偿失"的蠢事。
但是,真相并非如此!
根据军机处的档案记载,这批铜活字其实是被用来铸造雍和宫的三世佛像了。1760年6月4日的一份档案清清楚楚地写着:
"乾隆九年十一月初六日武英殿将铜字板二万七千八百六十斤查明具奏,奉旨著佛保销毁备用...于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三日因铸造雍和宫三世佛,复经奏请此项铜板销毁应用。"
这下真相大白了:原来这些铜活字不是变成了铜钱,而是变成了佛像!
【乾隆的后悔药】
乾隆:我错了,真该留着那些铜字!
乾隆当时可能觉得自己很聪明,一石二鸟解决了问题。但30年后,他可后悔死了。
1774年,乾隆想把四库全书馆里的珍稀书籍印出来。这时他才发现,那些珍贵的铜活字早就没了。他懊恼地说:"所得有限,而所耗甚多,已为非计。且使铜字尚存,则令之印书,不更事半功倍乎?深为惜之。"
没办法,乾隆只好重新刻木活字来印书。这一来二去,不仅花了更多钱,效果还不如铜字好。这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遗憾。
雍和宫的三世佛,看起来金光闪闪,威严庄重。但谁能想到,它们的前世竟然是一堆印书用的铜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历史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有时候,一个看似聪明的决定,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就像乾隆,为了解决眼前的问题,却无意中葬送了一项珍贵的印刷技术。
今天,当我们参观雍和宫,欣赏这些巍峨的佛像时,不妨想想它们的"前世今生"。也许,我们能从中学到一些关于决策和长远眼光的教训。
毕竟,历史不仅仅是过去,也是给现在的我们上的一堂生动的课。